中央有关规定,在新闻报道中,生动反映中央领导同志参加代表团会议和参加政协委员联组讨论的情况,全面展示中央领导同志勤政务实亲民的作风。中央电视台发挥电视画面优势,注重抓取最生动的对话和最鲜活的表情,大量使用同期声,运用中央领导同志与代表委员共同审议讨论的镜头,用简洁的电视语音,表现中央领导同志与代表委员深入交流、共商国是的精彩瞬间和热烈场面,展现富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民主画卷。中央电台完整报道了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政治局常委30多场下团组活动,很多新闻大量运用现场录音,准确传达了中央领导同志与代表委员平等交流、深人讨论的动人情景,内容丰富,打动人心。国际电台《汇民智、谋民生—中国领导人与代表委员商国是议蓝图》,撷取发生在中国国家领导人与代表委员共同审议“十二五”规划过程中的精彩瞬间,突显国是、民生的民主决策实质。3.充分做好代表委员审议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十二五”规划纲要等报道。广播电视深人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央电视台在多个栏目,以现场记者、评论员、主持人三方视频连线的方式,针对政府工作报告要点、现场代表委员反响、中外媒体关注点等展开深人点评,节目生动、现场感强。中央电台秉持新闻速度和思想深度相结合的理念,在同步播报“两会”新闻的同时,对政府工作报告、“十二五”规划草案以及公众高度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了实时深人解读。在完成人大会议开幕式和温家宝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的直播后,立即邀请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和国家发改委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走进直播间,介绍政府工作报告起草情况,阐释政府工作报告的几大“关键词”,解读“十二五”规划的主要内容。国际电台采用多种形式对外传播相关重要信息,全面深人地解读“十二五”规划。陕西电台、甘肃电视台、青海电视台、宁夏电台、新疆电视台等省级电台、省级电视台纷纷邀请专家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专题解读。4.着力报道代表委员审议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的情况。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是会议审议讨论的重点。广播电视大力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宣传人大代表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政协委员积极参政议政的情况,着力反映代表委员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为主题,集中播发了5条相关新闻,报道了吴邦国委员长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的阐述,详细介绍了全国人大法工委负责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和完善过程的解读。中央电台大力宣传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年来的工作进展,突出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巨大成就和重大意义。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杨禹看两会》、《李强两会观察》、《棉棉两会现场》就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内容展开深入评析和连线报道。国际电台通过新闻、背景介绍、专家解读、时事评论等多种形式,面向境外受众,多层次多角度解读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内涵,突出报道中国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2012中国广播电O工一Z>刀卜O一0必一(Km乡刀田OQ大!`制等核心内容。5.积极做好代表委员审议和讨论“两高”工作报告的报道。“两高”工作报告历来备受各界关注。广播电视积极做好“两高”工作报告的解读,充分反映过去一年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成绩,大力宣传深人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司法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充分展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大成就。对一些代表委员的批评、意见和建议,客观分析,审慎处理,加强引导,避免炒热。三、关注民生热点.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广播电视坚持“三贴近”原则,全面反映代表委员的意见和建议,积极表达社会各界的心声,关注民生和社会热点,有力促进了会上会下的沟通交流,正确引导社会舆论。1.聚焦基层代表委员,反映各界呼声。广播电视坚持把镜头、话筒对准基层代表委员,充分反映基层代表委员反映民声民意、积极建言献策的典型事例。中央电视台各套节目在报道中,注意把镜头投向基层代表委员,注重挖掘新闻细节。《我建议》累计采访106位代表委员,其中大部分代表委员来自基层。中央电台《直通大会堂》让公众就自己关心的话题,直接向代表委员提问,使新闻报道成为面向百姓,反映问题的民意渠道。国际电台《透视中国》巧设选题,借助微博等新媒体手段广泛采访基层代表委员,深人报道和解读“两会”热点话题,取得良好传播效果。天津电视台、河北电视台、山西电视台、辽宁电台大力邀请基层代表委员围绕“两会”精神,联系本地区实际,谈观点、说体会,议思路、话前景。内蒙古电视台通过《直通两会》、《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等专栏,及时传递内蒙古区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风采。安徽电视台及时展现基层代表委员的参政水平和个性风采。2.紧扣民生话题,展示群策群力。广播电视坚持以成就报道为主,着力宣传国家政策措施与资源资金投人,让人民看到近年来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多领域民生方面的显著变化,展示党中央国务院保障民生、惠及民生的积极努力和重大进展。中央电视台将镜头对准普通百姓,通过他们谈感受,说体会,讲变化,使民生视角得到凸显,推动会外焦点在“两会”上展开,推动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中央电台派出多名记者深人基层实地采访,将基层百姓的声音及时带到节目中,并邀请代表委员做客直播间共同探讨民生热点焦点问题和国家实施的各项惠民政策。国际电台《两会热点直击》聚焦“十二五”规划、民生问题等10大议题,突出了知识性、解读性和评论性。江西电视台《社会传真》推出“两会”访谈系列报道,邀请代表委员,做客北京演播室,畅谈“两会”热点和老百姓关注的话题。广东电视台《代表委员话民生》邀请广东省代表委员,结合各地落实“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中采取的新举措、新做法接受记者采访。重庆电台充分利用农村综合广播信息系统对全国’`两会”进行宣传报道,把党中央的声音迅速直接传递给了基层群众,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贵州电视台《贵州新闻联播》推出8篇《话民生、谈发展》专题。3.直面社会热点,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广播电视正确把握和引导热点问题、敏感问题,对党和政府下力气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加强解疑释惑,正面引导,回应关切。“两会”期间,广播电视直面收人分配、贫富差距、社会管理、幸福指数等社会热点问题,积极进行政策解释,深人开展说服引导,着力化解社会不满情绪,努力增进和谐因素。中央电视台《新闻1+l)}报道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提到食品安全时连称惭愧成为当日会上的热点议题。《小崔会客》邀请省部级代表委员和普通百姓一同走进演播室,围绕“民生民富”议题开展对话,搭建领导与民众共聚一堂、换位思考的平台。中央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连续推出“两会”系列评论《社会管理,重在民本》,深人社会管理这一热点话题。播出了《向幸福指标转身》、《政府不能再唱“独角戏”》等5篇中央电台独家评论,有效地发挥了中央电台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国际电台播出《科学规划立足全面发展》、《承担国际责任须与中国国情相适应》、《中国的制度环境正在不断完善》、《中国加强反腐力度》等评论,向世界阐明中国在众多国内国际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江苏电视台、浙江电视台、福建电视台、山东电台、河南电视台、湖北电台、湖南电视台、海南电视台、四川电台采取多种形式,对房价、老龄化社会、个税改革等热点问题进行报道,阐释相关政策,开展说服引导。四、着力改进创新,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广播电视主动适应时代发展和实践要求,着力改进创新,增强“两会”报道吸引力和感染力,切实提高报道针对性和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和影响面。1.丰富节目内容,提升节目质量。在“两会”报道过程中,广播电视立足受众心理习惯,精炼新闻内容,增加信息容量,更好地满足各方需求。《新闻联播》是中央电视台“两会”报道的龙头,实现了基本时长不延、内容更多、质量更高的目标,获得了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好评。中央电台创新报道方式,将采访重点从“追踪议程”转为“追踪热点”,将信息整合从“整合资讯”转为“整合观点”,将记者安排从“全面铺开”转为“集中出击”,使得新闻报道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国际电台((2011中国两会》,通过快讯、详讯等形式,宣传我国大政方针的决策过程和基本内涵,展示我和平发展、民主进步、文明开放的国家形象。2.强化时效性,增强实效性。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两会”报道突出新闻特色,早间、午间、傍晚时段以“两会”相关资讯为主打,《两会·民生》、《两会·人物》等栏目节奏紧凑、时效性强。中央电台中国之声以《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等品牌新闻节目为骨干,并对“两会”进程的报道全部采用直播方式,每天播出14小时的《央广新闻》全天候实时跟踪“两会”议程、“新闻发布会和代表委员的审议讨论情况,以每半小时4一5次连线前方记者的频次传递两会动态和新闻,真正做到报道与事实同步。国际电台《新闻纵贯线》,在整点新闻及时追踪会议进程,有效提升“两会”报道速度。黑龙江电视台《故事天下》联合全国28家省级媒体,联合报道“两会”盛况。江西电台联合中部其他五省广播电台和腾讯网推出等10期《跨越发展“十二五”》大型直播节目,邀请出席“两会”的中部各省代表委员做客北京直播室,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畅谈民生、纵论国是,谈想法、提建议,为中部崛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献计献策。3.注重运用细节,增强节目亲和力。“两会”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连续播出新闻特写,用细节展现基层代表委员的履职风采。《小撒探会》、《小崔会客》、《小丫跑两会》、《两会丙观察》等专栏,播出了大量来自基层代表委员的画面和同期声,细节生动,真实感人。中央电台从栏目设置、选题内容、表现方式等多方面提高节目的可听性和感染力。民族语言广播把话筒对准人口较少民族的代表委员,通过对鄂温克、达斡尔等少数民族代表、委员的采访,反映了少数民族的发展情况和对“两会”的期盼。国际电台《两会热点直击》,从细节切人,通过一个普通市民对父母养老保险问题的关注,引出社会保险法出台这一事件,从而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过程。吉林电台的录音特写《我一定跟孩子们上堂体育课》—温家宝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侧记,成为当日中央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的亮点。黑龙江电视台《读报告,话发展》节目,挖掘有故事性的细节,增强节目感染力。安徽广播电视台在《肩负重托赴盛会、承前启后绘蓝图—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侧记》、《委员心声:听报告如沐春风、话发展信心满怀》等报道中,捕捉现场细节,让严肃的程序报道生动鲜活起来。4.突出优势特色,打造名牌栏目。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推出《小撒探会》、《小崔会客》、《小丫跑两会》、《两会丙观察》等专栏,全面及时呈现“两会”各项议程、活动和话题,打造新闻频道鲜明的“两会”特色。中央电台推出《做客中央台》、《政务直通》,使“两会”报道更加立体和丰富。国际电台各语言广播推出了《两会热点直击》、《两会直通车》、《专家论坛》等一批多语种“两会”特色栏目,根据对象国受众特点,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全方位报道“两会”。中国教育电视台《两会进行时》、北京电视台《小曹跑两会》、吉林电台《两会日记》、上海电视台《两会新观察》、黑龙江电视台《两会北京直播室》、广西《两会关注》、重庆电视台《两会声音》、贵州电台《两会焦点》等品牌栏目,在“两会”宣传报道中起到了重要作用。5.加强评论力度,强化舆论引导。“两会”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杨禹快评》、《杨禹两会评论》、《两会点评》等一批评论性栏目,对舆论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中央电台在直播节目中大量引人新闻观察员,目前,中国之声专家已近2000人。这些专家扬独家观点,显独特视角,极大地提升了中央电台“两会”报道言论的品质和舆论影响力。国际电台推出了《外媒评两会》、《网评会》等栏目,播发了一系列本台评论员撰写的评论文章,并借用海外媒体的视角评价“两会”热点。五、充分运用新媒体.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宣传报道格局广播电视在“两会”宣传报道中,加强台网联动,运用互联网、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移动传媒、IP电视等平台,发挥网络高清视频直播、点播优势,创新网络原创报道、互动报道形式,着力扩大传播覆盖范围,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报道格局。中国网络电视台通过中、英、西、法、阿、俄六种语言和蒙、藏、哈、维、朝五种少数民族语言,进行多终端、多语种、全球化的视听互动报道,打造面向网民的“全媒体”信息平台。中国网络电视台20n年“两会”报道从线上的专题报道、网友互动到现场采访、跟踪报道全面采用“微博”这一全新报道平台,增加互动性,让更多的网民参与“两会”,为“两会”建言献策。手机终端通过央视手机电视、手机央视网、iPhone、识ad客户端、央视手机报等多种形态,对“两会”进行全面报道。中国广播网首页推出《2011全国两会》专题,设置了读、看、赏、听、议、评六大板块,推出《两会要闻》、《两会经济谈》、《精彩声音回顾》、《互动平台》、《新媒体观察》、《两会镜头》、《代表议案》、《委员提案》等20个栏目,充分发挥台网联动优势,开设了“两会”视频窗口。网民通过互联网收听收看《中央电台直播》、《做客中央台》等独家节目,以及大量“两会”新闻,效果很好。同时,还推出《代表一分钟》、《委员一分钟》、《代表议案》和《委员提案》等音视频节目,充分展示代表委员履职议政风采,反映代表委员的真知灼见,共播发直播、连线报道近100期。中国广播网与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手机电视平台统一策划推出了《央广视讯2011年两会专题区》,开播至今,已连续播出各类“两会”专题超过100条,吸引了6万多人次用户主动点击。国际在线继续发挥多语种采访、多媒体传播优势,开设《2011年两会专题》;综合运用多种传播手段,重点打造视频报道,开设《国家意志与公民表达一125个人的“十二五”》,集中呈现了125位代表委员眼中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图景。朝文、蒙文等10个语种网站联合推出《两会热点老外看》视频节目,深人思考大气污染治理、垃圾分类等社会问题,突出中国政府为改善人民生活做出的不懈努力。西班牙语、英语、阿尔巴尼亚语、塞尔维亚语等4个语种在海外首次借助社交网站实时更新“两会”消息,与海外受众直接交流。马来文、印尼文等14个外文网站,邀请对象国学者和本部门外籍员工撰写多语种博客,通过见闻和感悟报道“两会”。英文网、华语广播网利用微博报道“两会”,现已拥有近2万名跟随者。环球资讯广播通过微博聚集了41万跟随者,“两会”报道的实效性、生动性得到较好展示。六、统筹内宣外宣,有效主导国内舆论,积极影响国际舆论广播电视“两会”宣传工作,内外宣并重,有效主导国内舆论,积极引导国际舆论,进一步展示了我国和平发展、民主进步、文明开放的国家形象。1.广播电视“两会”宣传工作成效明显。广播电视“两会”宣传工作有声有色,将党和国家的声音传人了千家万户。“两会”期间,中央三台共播出现场直播220多场,比2010年增长5%;开办“两会”栏目350个,比2010年增长13%;播出“两会”新闻22334篇,比2010年增长25%.播出“两会”专题节目900多个(以上数字均为首播)。全国省级电台、电视台上星节目、地面主频率、主频道开辟相关栏目超过100个,播出“两会”新闻29000余条,比2010年增长7%。中央三台网站开办“两会”报道栏目300余个;发布文字稿24000多篇,比2010年增长5%.发布图片13000多幅;总访问量14.2亿人次,比2010年增长13%,播发音视频节目900多小时,比2010年增长26%.发布博客2200多篇。中央领导同志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广播电视“两会”报道给予充分肯定。3月1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和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O工工之乡刀>D一0卯州<Km>刃口QO大庆林分别来到参加“两会”报道工作的中央主要新闻单位负责同志和一线采编人员中,向大家表示慰问和感谢。吴邦国和贾庆林同志充分肯定了包括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国际电台在内的中央主要新闻媒体“两会”报道工作。政协闭幕后,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到中央电台设在人民大会堂的直播间,慰问中央电台报道人员并给予鼓励。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打来电话,对中央电台的报道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广大听众观众来信来电,表扬中央三台“两会”报道。2.广播电视“两会”对外宜传取得新成绩。据统计,政协开幕式及贾庆林主席作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共有90个国家和地区的304家电视机构全部转播或部分使用了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信号,转播电视机构数比2010年增加27个。人大开幕式及温家宝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共有125个国家和地区的331家电视机构全部转播或部分使用了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信号,转播国家和地区数比2010年增加10个,转播电视机构数比2010年增加l个。吴邦国委员长作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共有90个国家和地区的308家电视机构全部转播或部分使用了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信号。人大闭幕式及温家宝总理记者会,共有129个国家和地区的354家电视机构全部转播或部分使用了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信号,转播国家和地区数比2010年增加2个,转播电视机构数比2010年增加了30个。政协闭幕式,共有91个国家和地区的327家电视机构全部转播或部分使用了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信号。外长记者会,共有128个国家和地区的333家电视机构全部转播或部分使用了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信号,转播国家和地区数比2010年增加了1个,转播电视机构数比2010年增加了13个。国际电台“两会”报道在以短波、中波和数字广播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同时,还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中波、调频电台及有线入户平台通过36种外语及汉语普通话和方言节目,向海外受众传播。据统计,国际电台共收到来自160个国家和地区的受众来信、传真、热线电话、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12万件。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英语新闻、西语、法语、阿拉伯语和俄语频道,针对国外观众的需求,提高议题设置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积极拓展报道视角,正面回应国外关注的热点问题。西班牙语频道推出“两会”特别节目《高端访谈—大使谈两会》,通过采访巴西、古巴、委内瑞拉、墨西哥、西班牙等9个国家的驻华大使,畅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法语频道专访了科特迪瓦驻华大使、两国建交的见证者科菲·阿兰·尼凯斯,以其特殊经历和视角展示中国的发展成就和经验。黑龙江省电视台《你好,俄罗斯》、《这就是黑龙江》充分报道“两会”盛况,向目标受众宣传黑龙江成就及发展前景。境外主流媒体纷纷对中国“两会”召开和广播电视“两会”报道给予充分肯定。路透社、法新社、俄通社—塔斯社、英国广播公司(BBC)、日本广播协会(NHK)、美国之音等境外媒体大量使用了中央电视台和国际电台的直播信号、新闻报道,并对温家宝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给予高度评价。多国政要、驻华使节、媒体人士、专家学者、友好组织、听众俱乐部主席等高端受众接受了广播电视专访、连线,对中国“两会”给予积极评价。(国家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提供)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李长春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宣传报道综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中国之声为龙头,对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胡锦涛总书记会上讲话、全会公报,以实况、录音特写、专家解读等方式,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形式多样,音响丰富,效果良好。十七届六中全会闭幕后,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宣传报道意见》的要求,中央电台各频率及相关部门,以专题、专栏、系列报道、大型活动、网络专题、手机视频等形式,深人宜传报道十七届六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和全会精神及各地学习、研讨、落实全会精神的情况,宣传阐释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成就和面临的机遇挑战,权威解读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和政策举措。中国之声开设《对话文化名家》、《中国文化日记》、《难忘的中国之声—中国人版》等多个专栏,突出高端、权威特点,注重案例解读,增加听众互动。《对话文化名家》系列报道通过记者对话(采访)文化名家,剖析社会文化现象,解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弘扬文化正气,引领时代风气。系列特别节目《中国文化日记》在《新闻和报纸摘要》和《新闻纵横》接力播出,以纪实切片的形式,将小人物的活动扩散至大时代的变迁,微观与宏观相结合,既反应老百姓的文化生活,也反映一个城市一个省份的文化新气象,有冲突,有反思,体现大时代里中国文化的点滴发展。经济之声推出“今晨文化观察”系列和“文化产业公司专题”系列报道,全方位、多角度报道我国文化,伙业的发展与现状。音乐之声推出《文化风景线》专栏,反映我国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探索和成果。对台湾广播中心策划推出50集大型系列节目《创意无限—海峡两岸创意文化产业合作纪实》,以普通话、闽南语、客家话三种语言播出,台网联动立体传播。对港澳广播推出大型文化精品节目《文化名人系列访谈》,完成对30多位在中国现当代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化人物的专访,并陆续在中央电台华夏之声、香港之声播出,受到香港多家媒体的关注,得到香港民众的好评,香港电台普通话台播出了《文化名人系列访谈》的全部内容,《香港文汇报》刊登了这个系列节目的相关采访文字和照片。民族广播中心以五种民族语言播出了30集系列报道《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巡礼》,并在中央电台文艺之声播出汉语版,全面展示少数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央电台央广都市公司多频率联动,文艺之声《从文化开始》栏目推出百集系列节目“文化人物和事件访谈”;在文艺之声和娱乐广播播出的《创意英雄谱》栏目,以现代评书(评书十纪实采访)的创新方式重点推介文化创意产业领军人物。中央电台军事宣传中心《国防时空》策划了文化系列访谈节目,对台湾广播节目推出《军营文化巡礼》专栏,弘扬军旅文化。中国广播网充分运用各频率新闻资源,推出学习宣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以音视频、图片、网络社区等多种手段全方位展现文化事业发展景象,为广大网民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营造了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央广手机台发挥新媒体技术优势,设置了《文化改革》、《文化视野》等专题,增强互动交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总编室)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十七届六中全会报道综述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京召开。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充分发挥多语种、多媒体、多窗口的优势,精心做好报道工作。一、重点报道国际台10月上中旬起在全台媒资平台开设了重点栏目《透视中国》,播发了一组有关文化体制改革和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系列报道,包括《自觉与自信: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华文化“走出去”成就巡礼))、《从电影<唐山大地震>的成功和青岛出版集团改制管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孔子学院—中国“和”文化走出去的桥梁》等多篇稿件,通过全台61种语言广播和网站播发。全会召开后,播发的重点篇目有《热点直击:中共将以文化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建设文化强国》、时事评论《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深刻影响中国文化建设走向》、评论《文化体制改革将进一步促进中华文化国际化传播》等,围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人解读全会公报所反映的精神及其对中国文化事业未来发展将产生的影响,指出近几年中华文化“走出去”取得可喜成果的同时,也提出中国文化产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文化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等突出问题。上述深度报道,均在全台各播出窗口重点播发,相关报道持续到2011年12月。二、发挥优势积极拓展报道国际台各语言记者深人基层,结合“CRl千名记者基层行”之“走进少数民族村寨”、“侨乡行”等采访项目,采写反映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侨乡文化保护传承的系列稿件。同时,借助地方记者站资源,选择特色地域、线索深入采访,呈现中国各地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系列报道,及时发布各类文化类消息及《中国时事》、《中国文化》、《中国音乐》等专题稿件。对接文化部及国家文物局、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部委,就近些年文化建设的典型进行专题采访和报道。邀请我国文化界知名人士、专家学者撰写评论,从多个角度进一步对此次全会精神进行解读。对在海外举办的中国文化“走出去”活动进行报道。重点推荐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年来举办的“感知中国”活动,包括“感知中国—以色列行”文化活动、“感知中国—土耳其行”活动、“感知中国—日内瓦行”、“感知中国—印尼行”大型文化活动等。以及在法国举行的“重扉轻启—明清宫廷生活文物展”,在美国举办的“中国:一个国家的艺术”中国文化系列活动,在澳大利亚举力、的20n年一2012年中国文化年系列活动等进行报道。由中国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主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承办电视连续剧《媳妇的美好时代》斯瓦西里语版译制版在坦桑尼亚播出。此外,安排播出海外媒体关注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的系列稿件,其中介绍美联社、《华尔街日报》、美国广播公司、英国广播公司、日本共同社、韩国《京乡新闻》等海外通讯社和媒体对六中全会的正面评价。三、各播出窗口特色报道华语环球节目中心中文环球海外落地《风尚中国》等节目就文化体制改革的经典剧目、特色人物、开创模式等制作播出节目.人物访谈节目《CRI会客厅》推出“多样文化、多彩人生”系列访谈节目;方言节目依托沿海侨乡节目制作室提供节目源,加大中国文化传播力度。依托国际台潮州、厦门等沿海侨乡节目制作室,华语“世界华声”传播平台与地方广电联合采集、制作和播出多媒体中国文化节目,使节目制作室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采集、制作基地和新媒体文化产品的合作平台。环球资讯广播《环球文化圈》节目制作播出“中国因你更美丽”特别节目,结合20n《泊客中国》盛典活动,介绍有代表性的旅居中国外国友人的故事,体现其在中外文化互通过程中的推动作用。英语环球传播中心时政访谈节目《专家论坛》,推出三期系列访谈节目,邀请中外专家分析文化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讨论如何形成与中国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以及“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等问题。东北亚南亚地区传播中心利用语言部和对象国驻华机构联系多的优势,及时掌握中国与各对象国在文化领域的合作和交流情况,报道对象国机构在华文化活动,了解中国文化机构在对象国的交流活动,并形成报道。东南亚地区传播中心推出“CRI中外记者2011中国穆斯林文化之旅”活动。活动邀请了尼美都电视台、印尼Elshinat电台、印尼《雅加达邮报》、印尼《罗盘报》、马来西亚国家广播电视台、马来西亚电视三台、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马来西亚旅游杂志LIBUR等媒体的约20名记者来华,赴北京、西安、宁夏等地采访报道。西亚非地区传播中心豪萨语部制作“中国文化在非洲”.阿拉伯语部重点报道中阿文化交流和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成果;我驻埃及记者站采访中国埃及文化中心,报道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情况。俄东地区传播中心举办“中华武术之旅”,推出“国际在线多语种武术频道”,把弘扬中华文化、传播中华文化的精髓作为工作的重点,以外国受众能够接受的方式,选取武术等最能吸引外国朋友的中华文化符号,通过广播、视频、平面媒体、微博等媒体平台立体传播,宣扬中华文化“和平、和谐、平衡、自然”的理念。俄语部推出大型多媒体文化项目《你好,中国》第二季(旅游季),选取100个外国民众感兴趣的旅游关键词,围绕每个词汇制作出电年度2012中国广播电视年门I一Z卜刀/\O一O伪州(Km>刀口QO天1!视、广播、平面、网络、手机五种不同媒体形态的产品。阿尔巴尼亚语部在对象国门户网站推出网上电影周活动,在Albeu网站播放5部中国优秀电影。保加利亚语部与保加利亚报纸《论坛报》合作,在《论坛报》上增设中国饮食栏目,将独具魅力的中华饮食文化介绍给保加利亚民众。西拉地区传播中心《中国民族器乐鉴赏》系列报道组赴内蒙古、新疆和贵州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采访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乐器制作以及器乐发展情况,制作更多具有生活气息和文化品位的多媒体产品。德语部以2012年德国“中国文化年”为契机,向受众介绍两国文化交流成果以及中华文化在德国传播情况。葡萄牙语部以巴西圣保罗孔子学院院长来台参观访问为契机,商讨明年举办“巴西学生北京夏令营”活动。西班牙语部借助阿根廷24小时落地新平台,制作更多贴近当地受众的节目,宣传中国文化,扩大其影响力。(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总编室)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开设六中全会报道专栏2011年!月至10月,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全国各地各部门举行了隆重热烈、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其中以2011年7月1日在北京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周年大会最为重要。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此后,全国撤起学习“七一”讲话的热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庆祝建党90周年报道综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报道,以新闻、专题、文艺等多种手段,浓墨重彩讴歌了党的光辉历程,形成鲜明特色,取得良好社会效果。2011年5月6日开始,中国之声推出三种形态的特别节目,分别是特别直播《光辉足迹》、精品录音《难忘中国之声》、名家专栏《党史开讲》。《光辉足迹》重访历史闪光城市,回顾、再现党的奋斗发展历程和轨迹,共推出16场系列直播;《难忘中国之声》通过历史音响重现、当事人回忆、历史解密等方式,展现中国共产党90年的艰辛与荣光,持续播出半年;《党史开讲》邀请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讲述中共党史,抓住历史中的重要事件,介绍来龙去脉,分析其中蕴含的历史规律与经验得失,收到听众广泛好评。从2011年5月9日开始,《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等重点新闻栏目推出《伟大历程》、《红旗飘飘》专栏,大力营造喜庆祥和、团结奋进的浓厚氛围。此外,中国之声《国防时空》还推出《人民军队忠于党》、《苦难辉煌》、《党史著名军事家》等大型系列报道,重点访谈我军高级将领和军事专家。7月1日,中国之声、中华之声、华夏之声并机现场直播了建党90周年庆祝大会实况,蒙、藏、维、哈、朝五种少数民族语言同步进行了网络直播;中国之声还推出“24小时直播日”特别节目《恢弘90年》。在纪念建党90周年报道中,经济之声与中央机关、国家部委、产业协会等几十家单位联合推出33集大型系列报道《领航中国》,并在全国经济广播联盟中的10家省级电台同步播出。《领航中国》创新演播形式,邀请艺术家田连元用评书形式播讲,引人人胜,可听性强。对台湾广播推出《光辉历程90年》、《复兴之路,走向未来》等大型系列报道,重点讲述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来祖国大陆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华夏之声推出系列报道《访老区,看发展》及新闻专栏《风云人物》、新闻专题《火红的七月》、文化专题((90年奋勇前行》,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及手段讴歌党的光辉历程。中央电台五种少数民族广播在庆祝建党90周年报道中,推出百姓征文专栏《我身边的党员故事》,请少数民族听众讲述自己身边共产党员的感人事迹和生活的新变化。蒙语广播播出30集系列报道《旗帜下的辉煌》,以生动的事实展示蒙古族聚居或散居地区翻天覆地的变化。藏语频率联合中央电台西藏记者站和地方电台制作了30集系列报道《阳光雪域60年》,联合多家地方电台、电视台举办了20H年全国藏族风格歌曲评选活动“再唱山歌给党听—歌唱我们的幸福生活”。维语频率推出《情满天山—19省市援疆报道》,报道19省市援疆工作的进展和成果。哈萨克语广播推出50集系列报道《永恒的太阳》。朝鲜语广播采制了30集系列专题报道《朝鲜族新农村建设巡礼》和《星光案然—记朝鲜族科学家》,并与中国民族出版社合作进行“90周年90人”专题报道。中央电台音乐之声、都市之声、文艺之声、老年之声、娱乐广播等频率.根据频率特点,以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讴歌党的光辉历程,分别推出了《唱响中国—群众最喜爱的新创作歌曲》展播、纪实文学作品《解放战争》、《红色电影录音剪辑赏析》、《夕阳红似火—知识界老党员风采录》、《红遍90年》等特别节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总编室)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庆祝建党90周年报道综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建党90周年报道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除对庆祝大会进行现场直播外,组织了独具特色的大型多媒体活动“新西行漫记”,根据受众特点,推出形态各异的专题等,得到包括一些国家首脑在内的多国受众的广泛响应,收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一、报道特色鲜明、形式新颖、引导有力、效果良好多语种现场直播效果良好。20n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国际台除通过英语环球广播、华语环球广播在人民大会堂进行现场直播外,还在后方通过国际在线中文网、英文网、俄文网、法文网、西班牙文网等5个语种网站进行网络音频直播。华语环球广播、英语环球广播还在国际台海外落地电台奥克兰、温哥华、墨尔本、纽约、旧金山、休斯敦等地区进行同步直播.62家海外整频率电台联动播出庆祝大会消息。自主策划活动彰显核心竞争力。国际台自主策划了以中外记者实地寻访为主的大型多媒体活动“新西行漫记”。来自五大洲19个国家的106名中外记者参与采访活动,五路采访队伍分赴上海、江西、贵州、四川和陕西等地,采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等多媒体手段,紧密结合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转型的发展历史,结合各地外宣需求,秉承发扬斯诺《西行漫记》蕴涵的实证精神,运用事实说话,用真情实感和贴近境外受众的方式及视角展开报道,共播发记者手记265篇、图片巧20张、视频专题22个,拍摄视频素材合计超过3000分钟。数十家网站转载了800多篇(次)。来自非洲的记者阿达在报道中说:“这是我第一次面对面与中国共产党党员交谈,听共产党员讲述他们眼中的共产党,就好比听一首歌的原唱那样真实。”分众传播增强报道针对性。国际台遵循“内外有别”、“外外有别”的报道策略,突出对外报道的针对性、贴近性,开展精确传播、互动传播,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西欧拉美地区传播中心推出10篇高品质专题节目《中外专家解读中共90年》,西亚非地区传播中心推出《红色旅游》网络专题,选取12处经典红色景点向以色列网民集中推介。东北亚南亚地区传播中心播出音乐系列专题,以《南泥湾》、《歌唱祖国》、《春天的故事》和《走进新时代》等歌曲来讲述中国共产党90年历史。深度报道提升传播影响力。国际台主动设置议题,推出深度报道“六看中共”和“读懂中共”,客观真实地报道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与执政成就。“六看中共”系列评论观点鲜明,例证丰富,论证严谨,注重从小处切人,大处着眼,语言平实,夹叙夹议,具有鲜明的外宣特色。“读懂中共”系列深度报道,通过对中纪委、中组部、中央党校等中共核心部门的采访和揭秘,针对境外关注的各种问题,客观反映中国共产党的革新与变化,突出“中国共产党90年风雨历程,正是不断寻求正义与真理的历程”这一主题。国际视角树立我党良好形象。针对境外受众“个性”信息的接受特点,国际台通过对具体人物、事例的报道中国共产党整体形象。国际台外籍记者对话中联部地区局负责人,报道中国共产党超越意识形态差异,加强与各国政党间的理解和合作。录音报道通过国际台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肯尼亚、利比里亚等国的落地电台播出,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和理解,提升中国共产党在国际上的政治影响力、形象亲和力。巧借外媒及受众传播中国立场。驻外记者采访有代表性国家的党派领导人、专家学者和友好人士,讲述海外政党与中国共产党交往合作的历史与现实。着重反映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日趋成熟的政党,在对外交往中不计意识形态差异,不在历史问题上纠缠旧账,主张完全平等,相互尊重的求真务实精神,从不同侧面积极评价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成就。同时,肯定政党外交对推动国家关系发展不可替代的作用。多渠道合作扩大传播扭盖面。国际台充分调动境内外丰富的合作资源,相互借力,优势互补,扩大了传播覆盖面。国际台与中联部合作推出的建党90周年电子相册,着重突出对外针对性,用外国受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表述方式说明历史图片,解释我党历程,供我驻外使馆网站链接。相册精选100张珍贵的历史图片,展示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军事、民族等方面取得的瞩目成就。国际台还组织20余名外籍记者走进中联部,深人了解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历史和现状,切身感受我党开放意识。国际台还调动全球3000多个听众俱乐部的受众资源,就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的关注与质疑展开受众调查;同时与境内外媒体通过合作录制节目、交换节目素材、联合采访等形式,提高报道的海外落地率、外媒采用率,扩大报道的传播实效和海外影响力。二、外国政要高度评价中国共产党取得的辉煌执政成就老挝人民革命党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朱马利,以及斯里兰卡执政党副主席、西方省省督阿拉·维·毛乌拉那、菲律宾众议长费利西亚·贝尔蒙特、西班牙驻华大使欧亨尼奥·布雷戈拉特、阿尔巴尼亚驻华大使古依蒂姆·扎尼、印度比哈尔邦首席部长尼蒂什·库玛尔等高端人士来电来函,祝贺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高度评价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政策和领导国家的能力,祝贺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期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更大成果,把中国建设成为强大、富有的社会主义国家。他们认为,中国在国际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不仅是本地区的稳定因素,也影响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三、海外受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未来发展表达良好祝愿建党90周年庆祝大会直播期间,国际台收到来自160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受众的来信、来电、传真、电子邮件、网络留言6.8万件。西班牙听众华金·普拉内利说:“我正在线收听着你们的直播报道,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让我深受感动。我希望中国共产党能够继续取得进步和发展,继续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全中国人民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美国听众萨姆·科亚说:“中国共产党90年的成就有目共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得解放,成立了新中国;中国共产党还带领中国人民大力发展经济,逐渐走上了国富民强的道路。”土耳其听众奈武扎特·阿扬说:“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的治党治国思想,非常值得借鉴。人民群众的就业、教育、健康等需求都切实得到了满足才能真正意义上行使国家主人的权利。中国共产党在这一点上所付出的努力是非常成功的。”阿根廷听众里卡多·韦尔塔说:“中国共产党本着科学的执政原则,不断努力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且为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衷心20年度报2.12中国广播电视年C工12势刀势U一0伪é尸、代m乡刀口00大期待中国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继续努力。”(中国国际广播台总编室)中央电视台庆祝建党90周年音乐会中央电视台庆祝建党90周年新闻报道综述作为2011年最重大的一项宣传任务,中央电视台高度重视建党90周年新闻报道工作,自2010年年末就着手策划筹备,并从2011年4月份全面启动,先后投人150余路、500余人次报道力量,在6种语言、8个内外宣频道内,播发新闻上千条次、专题节目50余期,形成强有力的宣传声势,为庆祝建党90周年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一、重大活动,精心设计中央电视台紧密围绕中央纪念活动安排,圆满完成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我们的旗帜》文艺晚会”、“中央领导接见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代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报道。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直播报道中,中央电视台对现场机位和灯光设置进行了全新布局与设计,画面质量是历次重大转播活动最好的一次。中央电视台11个频道同步并机播出大会盛况,包括CNN、BBC、俄罗斯全俄广播公司、法国电视台等92个国家和地区的3犯家电视机构转播中央电视台信号,或采用中央电视台国际视频发稿平台供稿。二、.`规定动作’.创新求变在“红旗飘飘”、“伟大历程”、“`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重点专栏及重点栏目报道开展过程中,中央电视台先后三次优化调整选题方向,主动增加播出版面、加大播出频次,提升了传播效果。其中,“红旗飘飘”由在《新闻联播》中播出,扩展为在《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同步推出,连续每天、每期用6至8分钟的篇幅予以保障.选题方向由面向基层党员,转为聚焦重大事件、重大项目、重大节点中的党员群体。报道手法以“三避免”一~=避免概念化、类型化、简单化,实现了“三突出”—突出党员特征、先进性和社会引领价值。“伟大历程”以有新闻性的事件或载体切人主题,通过历史,展现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开放成就,使节目融可视性、传播性和现实指导意义于一体。《焦点访谈》推出系列报道“打开中国奇迹的问号”,从国外民众、研究者、媒体对中国的惊叹与疑惑出发,勾勒出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和生命力的秘诀。三、“自选动作”,出新出彩中央电视台还设计推出了“红色记忆”、“我是共产党员”、“重访纪念地”、“寻访海外红色足迹”、“红旗先锋”、“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共产党”、“走进延安”7个自选动作报道,占相关报道播出总量80%以上,是中央电视台重大主题宣传历史上,自选动作设计规模最大、形态最为丰富的一次。为了将90年党史进行一次“电视化”的梳理和呈现,中央电视台搜集了散落在国内外的各类影像和档案数据资料,通过节目,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呼应,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一主题。其中,巧期“重访纪念地”调集知名主持人,深人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巧个重大党史事件发生地,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实地体验和观察,感受历史、触摸现实,做到了“走得广、看得多、谈得细、想得深”,被认为是“一部深度发掘、现场创作的电视版党史札记,具有超越时代的红色核心价值观。”四、外宣视角.中国声音“建党90周年”报道,中央电视台第一次组织6种语言的外宣频道,第一次启用7大海外中心站、50个记者站构成的全球新闻采编网,第一次投人国际视频发稿平台,在统一指挥下,参与重大主题宣传报道。各外宣频道从“让世界更充分地了解中国共产党”出发,注重国际化表达及对象国受众心理分析,策划制作了一批特别节目,扩大了外宣报道的规模和声势。其中,中文国际频道推出了《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共产党》,通过见证中国现代社会变迁的外国人视角,展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形象和令人赞叹的执政业绩;英语新闻频道推出3期大型直播特别节目“走进延安”,组织记者和中外专家一道探寻新中国成长的足迹。(中央电视台办公室)澳靡辛亥摹牵到曝擎鞠翱拳腾蘑;2011年5月至10月,武汉、南京、广州及全国各地,海外华人华侨界举行了各种形式的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活动。2011年10月9日上午,纪念辛亥革命1。。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娜涛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2011年10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等参观“辛亥革命在上海”文献文物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报道综述一、成功完成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大会现场直播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10月9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央电台第一、五、七套频率并机现场直播了纪念大会实况,中国广播网同步网络直播。整场直播历时50分钟,自然流畅,取得圆满成功。《全国新闻联播》、《新闻和报纸摘要》等重点新闻栏目详细报道了纪念大会盛况,播发中央领导同志的致辞,反映全国政协和中央统战部邀请部分辛亥革命先辈后裔、港澳台和国外有关人士参加纪念活动的情况。二、专题报道特色鲜明,社会反响良好1.中国之声系列专题报道及特别直播《百年辛亥》全景展现辛亥百年风云。2011年9月巧日,中国之声系列大型纪念报道正式启动,邀请一批专家学者、社会名流,走进大型讲坛《辛亥印记》。讲坛分30讲,在《新闻纵横》、《央广新闻》和《央广夜新闻》中连续播出。既关注大革命给中国走向带来的根本转折,也观察大革命在中国各个角落留下的细微痕迹。10月9日,中国之声在武汉“武汉起义门”设主直播现场,与湖北人民广播电台联合推出两场特别直播《百年辛亥》。直播尝试了全媒体直播,包括中国之声和湖北之声的并机直播、中国广播网的视频同步直播和微博新媒体同步互动和直播等。此外,直播还链接与辛亥革命紧密相关的北京、广州、南京、中山等城市,并与香港、澳门、台湾及日本、美国等地连线,结合现场纪念活动,串起辛亥大变革的关键过往,回望百年前辛亥首义的壮阔瞬间,展现中华民族百年峥嵘岁月。10月9日至11日,《新闻和报纸摘要》连续三天播出《百年辛亥》报道,通过采访专家、重要历史人物后代等综述辛亥革命为中国民族独立、国家振兴所付出的艰辛探索及由此带来的百年巨变。2.对台湾广播20集大型系列节目《辛亥百年》增进两岸共识主题鲜明。该系列节目以辛亥革命遗迹和辛亥革命主要人物为主线,以继承和发扬辛亥革命精神、共同振兴中华为主题,除实地走访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外,还通过人岛采访报道两岸纪念活动,记录和反映两岸在辛亥革命方面的研究成果,从而达到增进历史共识、体现两岸和解的目的。该系列节目被列为国台办重点宣传项目。3.华夏之声系列专题聚焦辛亥革命的深远影响及港澳珠三角地区纪念活动。华夏之声推出的专题节目《辛亥百年》,用独特的视角、生动的故事、全新的解读,再现辛亥百年的风云变幻;《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重要社会力量—洪门》、《辛亥革命与广州》等专题报道,深人介绍辛亥革命的社会背景、经过、人物事迹等,再现真实的历史画面。《历史上的今天》、《故地今昔》等,重点报道辛亥革命中的重大事件,介绍广州、中山、武昌、南京等地的今昔变化,缅怀革命先驱的伟大精神。《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美丽之路”8月唱响澳门》等连线报道,使听众在第一时间真实感受到辛亥纪念活动在澳门开展的相关情况。4.中国广播网多形式报道受网友欢迎。中国广播网在头条位置,以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形式全程直播了辛亥百年纪念大会盛况,编发的30余条快讯,第一时间被新浪、搜狐、腾讯等百余家网站转载。结合中国之声特别节目内容,推出同步网络直播页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武汉首义门特别直播:纪念辛亥百年》,编发相关活动报道百余篇,发布图片报道70余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总编室)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报道综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结合外宣特点,充分发挥多语种、多媒体;多窗口播出优势,报道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一、圆满完成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大会直播报道2011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际台使用华语环球广播、英语环球广播对大会进行现场直播,直播通过汉语普通话、英语广播的短波广播、境外奥克兰、墨尔本、温哥华、休斯敦等落地电台播出,国际在线中文网、英文网、华语广播网同步直播,并对大会配以详细的图文报道。国际台在第一时间播发了快讯、详讯和深度报道《中国时事: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等稿件,另外,围绕胡锦涛主席关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阐述,播发的录音新闻《胡锦涛呼吁两岸携手同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被人民网、凤凰网、环球网等多家门户新闻网站转载。二、自主策划大型系列采访报道1.“寻访辛亥足迹—百年知行路”采访报道活动“寻访辛亥足迹—百年知行路”是国际台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自主策划的大型多语种、多媒体采访报道活动。9月5日和19日,国际台记者分两路深人广州、武汉、南京、中山等地采访,国际台香港、澳门记者站配合采访,纽约华语广播网、洛杉矶鹰龙传媒、澳洲3CW电台等海外合作电台协助采访。活动期间,共编发各类报道近百篇、图片200多张、直播连线20多次、还有多个音视频访谈和网络专题,在专题网页、微博、海外落地调频等媒体平台展开全面报道。所发稿件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凤凰网、中新网、搜狐网、网易、新浪、大洋网、江苏新闻网、深圳新闻网、中国共青团网等30多家网站转载。2.推出“家国理想一百年”系列报道在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之际,国际台策划推出“家国理想一百年”系列报道,以深度报道、直播访谈等形式,通过对国家、城市、家庭、个人四个层次的命运讲述,回顾百年来中国的社会变革。系列报道分为“理想·国”、“记忆·城”和“信念·家”三部分,主要包括《从推翻帝制到建立人民共和国》、《从“开启民智”到高等教育大众化》、《广州:从革命重镇到改革前哨》、《武汉:从“首义之城”到商贸枢纽》、《从实业救国到民间写史》、《从黄埔学生到殉国将军》等6篇报道,分别从政治体制、民生、教育、经济发展、城市变化、爱国情怀等方面的百年变迁梳理了辛亥革命留下的宝贵遗产、深人发掘百年变革中人的命运与社会发展的轨迹,向国际社会全面介绍中国人爱国精神薪火相传的精神风貌、海内外中国人维护祖国统一的坚定决心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222012中国广播电O工12乡刀势口一Q必T<长m卜刀口00大三、多语种广播采制一系列特色报道与节目国际台媒资平台开设全台性专栏“辛亥百年”,汇集全台多个编播中心的音视频、图文报道和特色节目,以消息、深度报道和评论等形式全方位展开辛亥革命百年的预热阶段报道。国际台华语文化专题节目((1卜常记录》推出了八集文献记录专题“回望1911”,通过翔实的史料和生动讲述,再现1911年辛亥革命前后的历史事件。《CRI会客厅》栏目展播《辛亥百年系列人物访谈·音频版》和《辛亥百年系列人物访谈·视频版》;英语环球广播高端时政节目《专家论坛》推出特别节目,邀请中外专家从历史、社会、人才等角度解读辛亥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东南亚地区各语言广播播出了国际台驻新加坡记者站记者在新加坡等地采访新加坡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和东南亚地区的相关专家并制作的特别节目。西亚非地区的豪萨语广播在《透视中国》栏目中播出了“辛亥革命让中国从封建专制走向民主共和”为主题的纪念中国辛亥革命100周年特别节目。此外,俄罗斯之声广播电台同国际台俄语广播联合制作辛亥革命特别节目,在两台媒体平台上播出。四、开设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国际在线多语种网络专题2011年9月13日,国际在线中文网推出精心策划的“温故·19n百年之后论鼎革辛亥革命100年纪念”网络专题,并在网站首页显著位置标红推荐.陆续播发了《海外华侨华人高度评价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学者:辛亥革命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真正的界碑》、《胡锦涛呼吁两岸携手同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胡锦涛:百年历史表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胡锦涛:辛亥先驱的美好憧憬今天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等稿件。国际在线英语、日语、泰语、越南语等十几个外语网站于9月中下旬推出网络专题,在海外受众中反响热烈。值得一提的是,国际在线泰文网、越南文网的报道,充分考虑对象国受众需求,从友好大局出发,突出中国与东南亚人民在辛亥革命时期为了实现民主共和、民族独立而相守相依、携手共进的情谊,贴近受众心理,播发了《孙中山与越南》、《孙中山的越南“粉丝”》、《58家海外华文媒体聚焦辛亥百年》、《专题报道:辛亥百年华侨丰碑》、《电影<辛亥革命>全国热播》等一系列报道,播出后得到受众的积极评价。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报道被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新浪网、搜狐网等多次转载。(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总编室)新闻出版总开、中国记协五部门于2011年8月召开会议,布呈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塞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全国新闻战线积极响应。为推动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促进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2011年广电系统“走、转、改”活动成效显著2011年,中宣部等5部委联合开展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广电总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全国各级广播电视机构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各台记者、编辑、主持人在台领导带领下纷纷奔赴艰苦地区,与一线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工作,体察人情冷暖,感悟百姓人生,采制播出了大量鲜活报道。这些报道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和解决了百姓在生产、生活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获得广泛社会好评,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一、各级广播电视机构积极开设“走、转.改”专题专栏在广电总局积极协调下,全国各级广播电视机构迅速开展、全面部署,将“走、转、改”活动进行的井然有序,声势浩大,开设大量相关专题专栏进行宣传报道。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频道、财经频道、中文国际频道、英语新闻频道共播发“走基层”报道2000余条,不断推出“接地气、有底气、聚人气”的作品。《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栏目形成联动,播出《走基层》系列报道,针对基层战线广、群体多、内容丰富等特点,设计了《蹲点日记》、《我在基层当干部》、《第一手调研》、《劳动者之歌》、《百姓心声》五个子栏目,以记者蹲点采访、跟车随访、职业行为体验等多种方式,走进基层和百姓的生活当中,反映劳动者真实的工作状态和心理状态,反映他们的所思所想。中央电台“中国之声”在各频率的重要时段开办专题专栏。《新闻和报纸摘要》、《新闻纵横》、《央广新闻》、《基层中国》制作播发大量记者在一线采制的报道,反映基层群众中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反映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民族之声”推出了《畅行祖国边疆行》、《来自基层的报道》、《编辑记者在基层》、《走遍西藏》等系列专题节目,记者深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走进农牧百姓生活当中,全方位报道民族地区的新生活和新形象。“华夏之声”推出《访老区、看发展》系列报道。国际电台策划了《CRI百名记者中国行》、《中外记者吉林行大连行》、《和谐使命电波传情》、《我心中的新疆》等13个系列“基层行”报道,对少数民族地区、偏远农村、城镇、革命老区、东南沿海地区、地震灾区等地进行全面深人的采访,通过广播、网络、图片、视频等形式生动直观地报道,让国内外听众了解民生、了解国情、了解中国。地方各级电台、电视台积极参与“走、转、改”活动,成绩显著。湖南卫视《湖南新闻联播》策划推出《记者走基层·和你在一起》专栏,湖南经视《午间360“》、《经视新闻》、《经视播报》中分别开设《走进夜归人》和《经视记者在基层》《说到就到》专栏,湖南都市频道在《都市1时间》等三档新闻栏目联动报道。湖南广播传媒中心新闻频道、交通频道《全省新闻联播》、《新闻快报》、《893资讯》、《新闻时报》等栏目挂牌播出《我们在身边》等特别报道,每天保证2条播出量。浙江卫视《浙江新闻联播》推出《来自蹲点一线的报道》和《七姐妹访民情》两个专栏。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在《范大姐帮忙》中推出《走进你心中》系列专题,杭州、宁波、温州等市属新闻综合频道推出了“走、转、改”大型新闻行动和专栏节目。“浙江之声”《浙广早新闻》、浙江电台文艺频率、经济频率均开设了《来自基层的声音》专栏或特别报道。甘肃省广电总台电视新闻中心推出系列报道《走基层》,确定见闻、日记、调查、发现、民情等五个报道重点。该栏目在《甘肃新闻》、《午间20分》、《零点播报》中统一开设,每天播发一条新闻,每个州市播出7条新闻。该新闻中心还充分利用甘肃电视新闻直播联盟这一平台,联合14个市(州)电视台播出这档系列报道。安徽广播电视台在安徽卫视《安徽新闻联播》、新闻综合广播《全省新闻联播》中设立《走基层、访民晴、传民声》、《我们在基层》、《基层见闻》专栏,安徽经济频率、安徽经济生活频道和安徽公共频道等设立“走、转、改”栏目。全省16个市级广播电视台也纷纷设立“走、转、改”专栏,合肥、芜湖、毫州、淮南、淮北、蚌埠、黄山、六安、池州等市级台在主频率、主频道的重点新闻栏目中开办i((己者在基层》、《基层见闻》、《走基层》专栏。广西卫视《广西新闻》播出《千名记者一线行》专栏,南宁、桂林、百色、崇左、来宾等各市级电视台,以及广西电台《新闻深一度》纷纷开办了“走、转、改”专栏或专题报道。甘肃甘南电视台记者到墓层采访二、领导带头深入基层联系点转作风各级广播电视机构领导带头扎根基层,体恤民情,积极建立基层联系点,既深人群众反映民意,又锻炼了新闻采编队伍。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在《走基层》专栏中以《北大仓今年粮满仓》、《广西都安学生“小餐桌”变了样》为题,报道中央电视台领导分别前往东北粮食主产区、广西贫困县、西藏等地进行调研采访。中央电台领导率《小喇叭》节目组深人云南调研,与基层广播同行共同探讨,与听众深人座谈,为基层广播办好儿童节目出谋划策,为中央电台《小喇叭》节目的改版听取意见和建议。中国教育电视台在开学报道中,围绕“我的新学年”这一主题,走近忙碌的校长、学生、家长,推出《开学第一讲》和《开学记者调查》报道。访谈节目《与爱同行》的主持人和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教师面对面交流,走到教师们中间,聆听一线教师最真实的心声。湖南卫视《湖南新闻联播》和湖南经视《经视新闻》报道湖南广播电视台台领导来到张家界乡村音乐节现场和长沙市开福区蔬菜生产基地,以一名普通记者的身份进行采访。江苏电视台领导到江苏省最大的丝绸产地海安县进行蹲点采访,与当地农民群众、农业合作社一线干部深人交流。江西电视台领导带队深人都阳湖区,走访报道今年的春旱、秋早以及都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给湖区农村、渔民带来的生产生活变化。甘肃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领导带队深人工矿企业、农村乡镇,点对点开始采访。《穿越腾格尔》、《走进石羊河》、《走近黑河湿地》、《早源打造中国薯都》、《融人大关中》、《镍都再出发》、《寻梦香巴拉》、《五彩庆阳》等报道,真实地展现了当地经济、社会、民生新变化。《走进石羊河》通过在石羊河畔生活的普通人以及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将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所取得的成效,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观众眼前。在基层联系点,各级广播电视机构严格要求编辑、记者带着任务下基层,感受最真切的民生,报道最真实的新闻。浙江卫视要求新闻工作者驻点时间不少于一个月。每个驻点记者每个季度至少去一次联系点,并将活动作为“加强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项目来抓。山东卫视新闻中心要求每天必须有三分之一的编辑、记者和主持人在基层采访,做到部门有采访基地,人人有体验地点,天天有一线报道。江苏卫视从台领导到新闻业务部门的编辑记者,每人都结合工作确定一两个基层联系点,每人每月蹲点采访三天以上。河南电视台新闻中心组织六路记者,走进田间地头、工厂车间,钻进深山矿井,将镜头对准基层,对准普通百姓,以亲身体验的方式,发回了清新朴实、鲜活生动的报道。三、编辑记者与群众打成一片在基层改文风各台在基层采制新闻报道中,充分运用丰富的群众同期声、记者现场声,原汁原味地反映百姓的真实生活。来自基层、来自老百姓的声音多了,套话空话少了,实实在在的内容多了,官腔官调少了,真正对“走、转、改”活动有了切实的感受。中央电视台系列报道《走基层》注意选取展现新闻人物朴实、生动的形象;运用新闻人物的同期声、采访的现场声,展现鲜活的人物性格,报道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提高了节目的感染力。财经频道《边疆行》系列节目深人商户,报道了吞巴村的藏香、藏药农场、夏尔巴人生意经、高原鲜花大棚等,新颖的故事、敏锐的视角、精辟的解读,专业性强又丰富鲜活,赋予了财经新闻的人情味和贴近性。中央电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播出的《“低保户”周素艳搬家》、《竺大爷的幸福晚年》等报道,与听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丰富的音响素材,增强了可听性、可信度、感染力和说服力。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新闻》在《记者走基层》专栏中,对延庆盆窑村的录音报道,撷取群众生动语言,增强节目的生动性,听起来亲切、自然、朴实、生动,更增添了报道的可听性。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千名记者一线行》的记者深人武警军事训练大比武的现场,声情并茂地描绘战士们百发百中的绝技,表现出基层武警战士扎实刻苦训练的丰硕成果等。四、各级广播电视机构心系百姓.服务于民各台记者带着对社会问题、群众实际困难的思考走基层,通过报道呼吁社会关注,同时提供大量的信息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信息需求。2011年内蒙古土豆大丰收,但是丰收之后销路成了问题。存不住、卖不出的土豆让农民和当地政府心急如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朝闻天下》和《东方时空》对此进行了持续跟踪报道。记者来到达茂旗采访了正在地里起土豆的农民和县农业局领导,就这些问题进行深人采访。这些消息报道之后,242012中国广播0工一之/\刃势口fQ妙刊(Km/\刀口OD大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在《走基层》专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在《百姓心声》、内蒙古卫视《内蒙古新闻联播》报道商务部组织全国大型超市与当地种植户直接联系采购。在媒体关注下,有关方面采取多项措施促进土豆销售。浙江卫视《走基层—七姐妹访民情》中报道农民工孩子上学难、农村看病难、城镇居民养老等问题。湖南广播电视台“走、转、改”系列报道播出了《公益时间·三百孩童圆了新桥梦》《帮女郎助学行—一起牵手过暑假》等,其中《一份黄桃一份爱》系列报道为炎陵黄桃产区义卖黄桃,销售总额突破50万元。为炎陵贫困大学生筹集善款近25万元,8位贫困学子获得了3万元助学金。陕西广播电视台第一新闻频道《今日点击》播出的《琳猴桃品种之惑》报道陕西大量称猴桃销路难找,卖不上价,记者走进周至县称猴桃种植户当中,宣传琳猴桃新品种“翠香”,打开了市场,使得这一新品种市场零售价格达到每斤25元。这些鲜活报道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当地农民所面临的农产品滞销问题,帮助农民走出困境,真正做到服务于民。五、国家广电总局及地方广电局加强收听收看工作国家广电总局及各地方广电局收听收看部门以及中央三台都开办“走、转、改”评议专栏,加强对节目的跟踪收听收看,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中央电视台在“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简报中开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专刊》,中央电台((u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简报》、国际电台《宣传工作通报》对各频道频率开展“走、转、改”活动的总体方案、具体措施、采访情况、宣传效果以及社会反响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反馈,刊登了记者、编导的实践报告、采访手记等文章。各地方广电局对“走、转、改”活动的报道全面跟踪,在收听收看专刊开辟评价文章。广西广电局《视听评议》开设《聚焦走、转、改》专栏,刊登了《广西电视台深入群众“接地气”走进基层“抓活鱼”))、((北海电视台认真开展走、转、改活动》、《广西电台新闻深一度践行走、转、改》等评论,并对桂林、柳州、崇左、贺州、贵港、梧州、防城港、钦州、河池等电台、电视台的报道进行专题点评。甘肃广电局《广电宜传》在《一家之言》栏目中,刊发了台领导、节目编导和热心听众观众的采访体会、意见和建议。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专栏中,转发总局、甘肃省委宣传报道精神,新闻单位负责人、老新闻工作者对“走、转、改”活动的认识和体会。广播电视系统通过“走、转、改”活动的开展,引导广大编辑记者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忠实地实践“三贴近”原则,在采访报道中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更好地反映群众心声,回应群众关切,为广播电视树立了良好形象。总局和各地方局将继续跟踪收听收看,与媒体一道确保“走、转、改”活动长期坚持下去,扎实有效地开展,提高节目的可信度和感染力,产生更加积极的社会影响。(国家广电总局宜传管理司)率髯鑫属对勇星霸纂靡框馨中国羹霆臻套罄电馨夔鬓霆到年鑫194!年12月3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首次进行日语广播。后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的诞生日。纪念大会会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着孩中国人民风沙句~播事业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创建70)司年贺信全国对外广播系统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全体同志:值此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创建70周年之际,我谨向你们表示热烈祝贺并致以亲切问候!70年来,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始终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在艰难中创业,在探索中进取,在变革中发展,在竞争中壮大,已经成为中国感知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成为我国对外宣传的重要阵地,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广大对外广播工作者怀着对党和国家事业的极大忠诚,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全面客观地向世界介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深人阐释宣传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立场主张,积极维护我国家利益和形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了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打造国际一流媒体。这对我国对外广播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希望你们深人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继承和发扬光荣传统,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开拓进取,适应国际传播的特点和要求,着力在增强对外新闻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上下工夫,在提高新闻信息的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上下工夫,在扩大国际传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上下工夫,加快建设国际一流媒体,努力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25在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邵部长刘云山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创建70周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专门发来贺信,高度评价对外广播事业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取得的辉煌成就,对做好今后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对外广播事业的高度重视。这里,我谨向对外广播系统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祝贺!向所有为我国对外广播事业作出贡献的老一辈广播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向长期关心支持我国对外广播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感谢!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对外广播事业,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给予了亲切关怀。70年来,对外广播战线始终把传播中国声音作为崇高使命,牢记职责、不负重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对外广播战线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积极介绍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深入报道中国的巨大变化和发展成就,为营造于我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树立中国良好形象,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作为我国对外宣传的主阵地,秉承“向世界介绍中国、向中国介绍世界、向世界报道世界”的宗旨,坚持开放办台、改革立台、创新强台,人才兴台,大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逐步实现由单一媒体向综合媒体转变、由对外广播向国际传播转变、由本土媒体向跨国媒体转变,成为集无线广播、在线广播和多媒体传播于一体的国际知名传媒机构。回顾70年的发展历程,几代对外广播工作者以对党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对事业的热爱,用自己的青春、智慧和热血谱写了对外广播事业的壮丽篇章。实践证明,我国对外广播工作队伍是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队伍,是一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队伍。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强调加快建设现代传播体系,不断增强传播能力,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这给对外广播事业提出新的要求、赋予新的使命。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作为对外广播事业的主力军,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围绕构建现代国际广播体系的目标,把握正确舆论导向,遵循国际传播规律,努力打造现代综合新型国际传媒,为顺利推进我国改革建设事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作出新的贡献。为此,我提几点希望:第一,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充分展现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国家形象。对外广播工作是一项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重要工作,在树立国家良好形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根本利益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外广播战线要把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展示我良好形象作为第一位任务,更好地向世界介绍中国,架起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沟通理解的桥梁。要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深人宣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生动展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不断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道路的认识。要围绕迎接党的十八大,广泛宣介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围绕国际社会有关关切,深人宣传我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立场和行动,宜传我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彰显我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理念和风范。第二,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不断提升中国声音的话语权和感召力。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传播渠道日趋多样、受众选择性大大增强的新情况下,要底得话语权、增强感召力,就必须大力推动对外传播的改进创新,讲究传播艺术,提高传播水平。要努力贴近国外受众需求,充分考虑他们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善于运用国外受众便于接受的表达方式、语言风格、传播形式,努力取得最佳传播效果。要善于讲述中国故事,运用富有说服力感染力的事实,在关键时刻、重大问题上发出中国的声音,着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的广播品牌。要切实增强新闻时效性,走进第一现场,抢占第一落点,提高报道的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不断提升我国对外广播的权威性和影响力。第三,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加快构建现代传播体系和国际一流媒体。当前,全球传媒业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处于国际媒体竞争的前沿,应当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着力打造语种多、受众广、信息量大、影响力强的国际一流媒体。要积极适应媒体发展的新趋势,统筹国内传播与国际传播,统筹无线广播与在线广播,统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统筹内容创新与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国际传播能力。要积极推进新闻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加快“走出去”步伐,深人实施整频率电台落地、英语环球广播、华语环球广播、多语种环球广播工程,建立反应迅速、高效便捷的采编播发体系,使中国的文字、图像、声音、信息更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地。要紧跟世界科技发展潮流,加快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运用,加快发展互联网电视、手机广播电视、多媒体移动广播等新媒体业务,加强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实现由传统媒体为主向多媒体融合、全媒体发展转变。第四,进一步增强合作意识,努力扩大对外广播节目的世界影响。发展对外广播事业,必须高度重视加强与国外传媒的交流合作,探索有效模式,扩展范围领域,使中国声音更好地得到传播。要积极推进本土化发展战略,努力实现选题策划、制作播出、产品营销和传播人才的本土化。要加强与境外知名媒体和机构的合作,通过交换新闻信息产品、共享营销网络、合作办台等方式,推动我广播节目进人国外主流社会。要坚持官方合作与民间交流并举,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深化中外文化传媒企业之间的合作。要特别加强同发展中国家新闻媒体的合作,进一步增进传统友谊、实现互利共赢。第五,进一步增强人才意识,着力建设一支适应对外传播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提升对外传播能力、抢占国际传播制高点,关键靠人才、靠队伍。我们已经有了一支26年度报2012中国广播电视年峭O工ù之卜刃乡口一O字州(丈m卜刀口QQ大很好的人才队伍,为做大做强对外传播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要看到,与新的形势任务相比,与事业大发展的要求相比,我们的人才队伍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快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对外传播人才队伍。要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着力培养一批巫需的专业人才、高端人才,有计划地从海外引进一批优秀新闻人才。要关心爱护对外传播工作者,提供良好工作条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对外传播与祖国和人民利益紧密相连,是十分神圣的事业。我们的对外传播工作者要树立崇高的理想追求,秉持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努力成为有作为、有影响的编辑、记者和主持人。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外籍专家和员工在我对外广播战线工作,要格外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和作用。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赋予新的责任、新的使命。让我们团结一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奋力开创中国对外广播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在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王庚年尊敬的刘云山部长,陈至立副委员长,戴秉国国务委员,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副主席;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纪念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创建70周年。刚才,会议宣读了李长春同志发来的贺信,充分肯定对外广播70年辉煌成就,对今后发展提出殷切希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还将代表中央发表重要讲话。我们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落实。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70年的成长壮大,得益于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与亲切关怀,得益于几代国际广播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得益于海内外朋友的大力支持!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向在百忙中往临大会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以来给予对外广播事业暨国际台大力支持的中外宾朋,表示衷心感谢!向世界各国的广大受众和合作伙伴,致以亲切问候!向为创建和发展对外广播事业做出积极贡献的老前辈以及正在为构建现代国际传播体系辛勤工作的全台干部职工,表示崇高敬意!1941年12月3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办日语节目,标志着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诞生。从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声音,通过这一红色电波,传遍中国,传遍世界。70年来,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宜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等上级机关的大力支持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高举旗帜,奋勇向前,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要舆论贡献。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给予了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70年来,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国际台每天使用61种语言,向全世界累计播出节目3000多小时.在全球拥有70家境外整频率电台,180家合作电台,24家境外节目制作室,40个海外地区总站和记者站,18家环球网络电台,巧家广播孔子课堂,4112家听众俱乐部,去年受众反馈达300余万件,国际传播能力显著提升。70年来,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紧跟时代步伐,勇担社会责任,不断改革创新,加快推进由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转变,由单一媒体向综合媒体转变,由对外广播向国际传播转变,由本土媒体向跨国媒体转变,逐步成为集无线广播、在线广播和多媒体传播于一体的全球语种最多、媒体形态齐全、受众分布广泛的现代综合新型的国际传媒机构。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按照中央部署,大胆改革,锐意创新,努力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事业规模和影响力有了整体提升,其中三个方面具有开创性:一是大力建设海外媒体。通过“自行建台”、“经援建台”、“委托建台”、“租赁办台”、“公司化运作”等多种方式,积极发展海外城市分台、海外站点、节目制作室、广播孔子课堂等新型国际传播平台。联合地方政府和媒体机构,依托社会资源,共同开展边境外宣。打造了以44个语种无线广播集群和61个语种在线广播集群为平台的台本部环球传播工程,以“北部湾之声”、“中亚之声”等系列边境外宣分台及若干节目制作室为平台的边境环球传播工程,以70个整频率电台、10多家节目制作室等为平台的境外环球传播工程。二是大力发展新型媒体。依托国际在线,新增芬兰语、希伯来语等18种语言节目。发展多语种网站、网络电台、网络电视台、手机广播电视等新媒体业态。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台(CIBN)的开办,实现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形成了以无线广播为基础,以在线广播为支撑,以新媒体发展为方向、以多媒体传播为特征的语种多、信息量大、受众面广、影响力强、覆盖全球的新型传媒构架。三是大力搭建产业平台。贯通事业和产业两个机制,解放和发展国际传播生产力。组建国广系公司集群,盘活媒体资源,以品牌开发、股份合作、资本运作为主要方式,搭建组织科学、架构合理、体系完善、运行规范的产业平台,为传统机制下的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既是世界主流媒体快速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我国外宣媒体做大做强的重要路径。总结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70年发展历程,我们得到许多有益启示: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构建现代国际传播体系发展战略。2004年1月16日,李长春同志、刘云山同志在视察国际台时提出,要通过“两手抓”、“两条腿走路”,“建立现代国际广播体系”。2006年12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批示,国际台要“积极建设现代国际厂`播体系,不断提高我国对外广播的质量和水平”。2008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要“建设覆盖广泛、技术先进的现代传播体系”。2009年,中央在重点媒体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总体规划中,要求国际台“以构建现代国际广播体系为目标,建成集无线广播、在线广播和多媒体传播于一体的新型媒体”。七年来,我们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始终27把构建现代国际传播体系、打造现代综合新型国际传媒作为发展战略,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落实。实践证明,党中央制定的这一发展战略,符合国际台自身实际,符合当代国际媒体发展规律,符合广大受众期待。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按照这个战略目标走下去,把中国国际传播事业做大做强。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外圆内方”海外发展方略。今年4月12日,李长春同志出席国际台亚美尼亚分台开播仪式时,在听取运用市场化方式建设海外分台的情况汇报后,提出了“外圆内方”的海外发展方略。“外圆内方”的实质,是在坚持中国政府立场、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坚持党管媒体性质不变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因国制宜、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务实的方式,推进中国媒体走出去。我们要深刻领会“外圆内方”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把它落实到国际传播理念中,落实到日常宣传管理中,落实到节目内容建设中,落实到海外媒体发展规划中,增强国际传播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国立场、世界眼光、人类胸怀”的传播理念。“中国立场、世界眼光、人类胸怀”,是外宣“三贴近”和“外圆内方”思想的具体体现。坚持“中国立场”,就是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及时发出中国声音,传播中国政府立场;广泛宣传我国的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广泛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亲和力与影响力。坚持“世界眼光”,就是把中国的发展,放到全球范围内进行展示,赢得国际社会的理解和认同;用国外受众普遍接受的方式,向世界传播中国、向世界传播世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为指导,着力传播和展现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良好形象。坚持“人类胸怀”,就是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尊重和承认各国文化差异,有效回应海外受众的广泛关切,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胸怀、开明的态度,促进不同文化平等对话、不同文明和谐交流;遵循效果决定论原则,创新国际传播方式方法,实现国际传播人耳人脑人心。当前,我国国际传播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处于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既有难得的机遇,又有严峻的挑战。在未来十年内,我们将按照中央总体部署,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不断开创国际广播事业新局面。首先,要加快推进现代综合新型国际传媒建设,在国际舆论新格局中发挥引领作用。围绕构建现代国际传播体系战略目标,全面打造环球广播电台、海外城市分台、边境外宜分台、对内外宣广播频率、外宣电视媒体业务、多语种平面媒体、海外合作电台、多语种网站、多语种网络电台、多语种网络电视台、多语种移动媒体、全球节目制作室、全球记者站、专业人才、外籍人才、海外孔子课堂、海外听众俱乐部、国广系外宣公司等十八大业务集群,形成以现代技术为支撑,以综合传播为手段,以新媒体发展为方向,以雄厚经济实力为基础的新型国际传媒,在采集能力、制作能力、发布能力、技术装备、传播影响等方面,达到或接近世界主要国际传播媒体水平,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居全球媒体前列。第二,要加快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在国际舆论新格局中发挥骨干作用。在全球建设150个整频率电台,实现对世界主要国家首都和重要城市的有效覆盖。在全球建设70个节目制作室,实现本土采集、本土制作、本土发布、本土互动的国际传播。完成英语环球广播工程建设,建立具备不同地区特色的7套英语环球广播节目。完成华语环球广播工程,面向全球华人聚居城市播出5套华语广播节目。完成多语种环球广播工程建设,建成10个语种以上24小时环球广播节目制播平台。建设覆盖全球的海外新媒体工作站和发布点,实现国际在线多语种音视频直播。建成以多语种、新媒体、互动性应用为核心的在线广播技术大楼,形成整合辐射全国外宣资源的多语种、多媒体国际传播体系。第三,要加快推进国际传播内容建设,在国际舆论新格局中发挥主导作用。做好国际传播,内容建设是关键。国际传播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技巧性。我们要始终遵循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始终牢记国际传播的使命和责任,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按照贴近中国和世界发展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的外宜“三贴近”原则,加强和改进内容建设,提升节目质量。深人研究国际传播规律,遵循分类实施和差异化传播策略,实现传播内容的对象化、分众化、精准化和本土化,主动掌握国际舆论话语权。第四,要加快推进传播机制创新,在国际舆论新格局中发挥推动作用。创新宣传、人事、财务、外事、技术等管理系统,建立与国际化媒体相适应的运行机制。推进由办节目向办媒体、管媒体、经营媒体转变,实现资源贴近窗口、节目贴近受众、媒体贴近市场。推进海外本土化媒体建设,实现由节目本土化到媒体本土化转变,融人当地生活、扎根当地社会。推进以视频业务为主业的新媒体化进程,打造视听互动、信息共享、语种集合为特色的新媒体传播平台,形成与集团化发展相适应的媒体形态。各位领导,同志们:回顾历史,我们倍感光荣,展望未来,我们满怀期待。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这既是对全党的要求,更是对我们国际广播工作者的要求。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坚持开放办台、改革立台、创新强台、人才兴台,为推动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创建7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举行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创建70周年纪念大会12月3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发来贺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出席大会并讲话。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国务委员戴秉国,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出席大会。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蔡赴朝,国家广电总局党组成员、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王庚年在282012中国广播C工一之乡刀/\D一0矽州(Km)刀田00大会上发表讲话。中央有关部门和中央主要新闻单位负责人,对外广播工作者代表,外国驻华使节代表以及外国听众代表等共700多人参加了纪念大会。大会宣读了世界多国政要、国际组织负责人、国际主流媒体、境外机构负责人,国内各省区市有关单位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等有关机构发来的贺信贺电;为国际台十佳听众及十佳海外俱乐部颁发了奖状和奖杯。1941年12月3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办日语节目,标志着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诞生。从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声音,通过这一红色电波,传遍中国,传遍世界。70年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国际台每天使用61种语言向全世界累计播出节目3000多小时.在全球拥有70家境外整频率电台,180家合作电台,24家境外节目制作室,40个海外地区总站和记者站,18家环球网络电台,巧家广播孔子课堂,4112家听众俱乐部,2010年受众反馈达300余万件,国际传播能力显著提升。70年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紧跟时代步伐,勇担社会责任,不断改革创新,加快推进由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转变,由单一媒体向综合媒体转变,由对外广播向国际传播转变,由本土媒体向跨国媒体转变,逐步成为集无线广播、在线广播和多媒体传播于一体的全球语种最多、媒体形态齐全、受众分布广泛的现代综合新型的国际传媒机构。其中三个方面具有开创性:一是大力建设海外媒体。通过“自行建台”、“经援建台”、“委托建台”、“租赁办台”、“公司化运作”等多种方式,积极发展海外城市分台、海外站点、节目制作室、广播孔子课堂等新型国际传播平台。联合地方政府和媒体机构,依托社会资源,共同开展边境外宣。打造了以科个语种无线广播集群和61个语种在线广播集群为平台的台本部环球传播工程,以“北部湾之声”、“中亚之声”等系列边境外宣分台及若干节目制作室为平台的边境环球传播工程,以70个整频率电台、10多家节目制作室等为平台的境外环球传播工程。二是大力发展新型媒体。依托国际在线,新增芬兰语、希伯来语等18种语言节目。发展多语种网站、网络电台、网络电视台、手机广播电视等新媒体业态。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台(CIBN)的开办,实现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形成了以无线广播为基础,以在线广播为支撑,以新媒体发展为方向、以多媒体传播为特征的语种多、信息量大、受众面广、影响力强、覆盖全球的新型传媒构架。三是大力搭建产业平台。贯通事业和产业两个机制,解放和发展国际传播生产力。组建国广系公司集群,盘活媒体资源,以品牌开发、股份合作、资本运作为主要方式,搭建组织科学、架构合理、体系完善、运行规范的产业平台,为传统机制下的事业发展注人了新的活力。这既是世界主流媒体快速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我国外宣媒体做大做强的重要路径。12月3日晚,纪念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创建70周年系列活动—海外听众及中外媒体联谊会在北京举行。国家广电总局李伟副局长,国际台王庚年台长,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刘习良、国际台前任台长张振华、李丹,老挝、缅甸、巴基斯坦、越南、阿富汗、克罗地亚等国驻华大使,中央外宜办、中联部、外交部等中央、国务院有关部委,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及全军和武警部队各大单位宣传部门的领导、首都部分高校代表,以及国家广电总局各司局领导,国际台老领导和老一代对外广播工作者代表,各省区市外宣办主任、电台台长,国际城市广播媒体合作论坛代表,海外归侨、海外听众和海外俱乐部代表,国内节目制作室负责人等中外嘉宾300余人参加了联谊会。台庆期间,国际台先后举办赴延安和涉县寻根纪念、精品书画展、联欢晚会、国际城市广播媒体合作论坛、纪念大会、联谊会和编撰台庆系列丛书、编制台庆画册、拍摄电视纪录片等系列活动,全面展示国际台的辉煌历史和发展成果,展示全台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思想境界和良好风采,极大提升了国际台的媒体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台内外引起了广泛反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办公室)龟广播电视知识一三网融合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三网融合是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现代信忽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忽化得迫切要求。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举措,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任务,有利于迅速提高国家信息化水平,推动信忽技术创街和应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的生产、生活服务雷求,拉动国内消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断的经济增长.叔;有利于更好地参与全球信.忽技术竞争,抢占未来信J忽技术制高点,确保国家网络信忽安全;有利于创新宣传方式,扩大宣传范围,牢牢占领思想典论主阵地,促进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保障国家文化安全。—国务院《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2010年】月21日29…一羹奥羹;国翱澎孽鑫霍奎…羹〕羹·总述·新闻宣传1.舆论导向正确,抓好重大宣传,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一是坚持以宣传为中心,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形势,深人宣传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重点做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宣传,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舆论支持。二是精心组织、圆满完成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发射、深圳大运会等宣传报道任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大力实施“台网一体”战略,推动传统广播以外的各类媒体在新闻宣传报道中及时跟进,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中央电视台围绕建党90周年,《新闻联播》开办“伟大历程”、“红旗飘飘”专栏,精心制作播出了《旗帜》等大型文献片.围绕“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实施,相继推出《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等专栏和系列报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充分发挥海外落地调频台优势,在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国家和地区的落地电台中全面展现了胡主席访美、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和博鳌亚洲论坛等系列活动。三是深人开展“走转改”活动,把话筒和镜头对准基层和群众,新闻报道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切实增强。四是积极加强国际新闻报道,日本海啸、利比亚战争、泰国水灾等重大事件都有我国广播电视记者现场采访报道。五是在强化新闻节目的同时,进一步办好经济、文艺、体育、生活以及少儿、农村等各类节目,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2.加强监测确保安全播出。一是内容监管成效显著,通过监测技术平台及时掌握全国广播电视节目的总体播出情况。二是加强视听节目监管,为进一步规范广播电视频道(率)运营秩序提供了真实准确的监看数据。三是加强对全国省级和地市级电视台的监播与研判,监看境内外视听节目网站数量超过16,000家。四是圆满完成安全播出、监测、调度指挥工作,确保全年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率达到99.9%以上。五是完成中星6A等4颗卫星转发器合同签订和重大工程项目中星6B卫星四川卫视、康巴藏语卫视的转星调整工作。完成有线模拟电视、数字电视、地面开路电视及调频广播、CMMB、IPTV、地面数字电视等新媒体业务的监测。3.扎实推进净化荧屏声频、抵制低俗之风工作。一是为整治清理广播电视节目低俗化问题,印发了《关于开展抵制低俗之风专项行动的通知》,针对广播电视节目中出现的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价值取向,挑战社会道德底线、过度追求娱乐效果、迎合不健康的猎奇心理等问题,列出了10项内容作为清理和整改的重点,各级广播影视部门停播和整改了一批节目。二是坚决制止电视节目中低俗恶搞之风,坚持新闻立台原则,防止卫星频道低俗化、商业化、娱乐化倾向。三是为确保专项行动的全面深人,共清理整改了400余个节目,处理了一批责任人,各地按照总局要求相继建立健全了抵制低俗之风制度。艺术创作1.电视剧持续繁荣,社会影响力扩大。全年生产制作电视剧1.5万集。全国生产完成并获得《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剧目共计469部14942集,创历史新高。其中现实题材237部、历史题材219部和重大题材13部,分别占总比例的50.53%、46.7%和2.77%。一是加大创作引导力度,严格剧目审查。对涉案剧、穿越剧、后宫剧等过热题材进行宏观调控,对边缘题材提出警示和劝告;对开掘角度失衡特别对历史题材中出现的随意编纂、游戏、消费历史的创作倾向及时进行了匡正;对过度商业化的题材、追逐商业利益的行为严肃纠正。二是加大宏观调控播出力度。全国卫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共播出电视剧736部次,其中现实题材、革命题材分别占总部次的41%、42%。卫视综合频道坚持以现实题材电视剧播出为主导,积极配合庆祝建党90周年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重大宣传活动,播出了《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东方》、《中国1921》、《开天辟地》、《辛亥革命》等一大批优秀电视剧作品,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关注和好评。2011年度,总局将四川康巴、青海安多纳人民语译制语电视剧捐赠范围,共组织制作机构向《新闻联播》开办“伟大历程”专栏2012中国广播电视年鉴01一之乡刀卜口一O卿州<mK势刃口00大新疆、西藏、四川康巴、青海安多等4个地区捐赠少数民族译制语电视剧62部2021集,其中很多是新剧、大剧、热播剧,极大地丰富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语电视节目源。2.国产影视动画繁荣健康发展。2011年国产电视动画产量达到26万分钟,完成动画片435部,动画电影24部。其中《秦汉英雄传》、《淮南子传奇》代表了国产动画片的最高水平;《熊出没》、《小狐狸发明记》实现了三维动画技术手段与内容结合的新突破;《梦回金沙城》不仅成功在美国市场上映,并人围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奖提名。2011年推荐播出四批共83部优秀国产动画片,认真组织了2010年度少儿节目精品及国产动画发展专项资金评审工作,共评出六大类奖项获奖项目187个,发放奖励资金1776万元。3.重大理论文献影视片创作健康有序,势头强劲。全年创作生产重大理论文献影视片42部335集。有力地配合了党和国家重大活动的主题宜传。全年共批准播出庆祝建党90周年的《开天辟地》、《先锋本色》以及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天下为公》、《百年辛亥》等重大理论文献影视片40余部。4.国产纪录片发展良好。认真贯彻《广电总局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了《广电总局2010年度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评审办法》,在全国选送的356部2010年度国产纪录片中,评选出优秀导演、编剧、短片、中片、长片、栏目、优秀播出机构、制作机构共46项,下发扶持资金468万元。事业产业发展1.重点工程为民惠民,提高广播影视公共服务新水平。一是巩固成果,继续实施村村通、西新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二是在有线电视网络未通达的农村地区大力实施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工程。组织宁夏、内蒙古、河北的部分乡村牧区开展试点,与中宣部在宁夏联合召开现场会部署全国推广。总局成立卫星直播管理中心,全国21个省(区市)的1.1万个乡镇建立了企业销售服务网点,覆盖用户超过2500万。三是大力实施县级城市数字影院建设工程,着力解决县级城市群众看电影难的问题。与中宜部联合在河北召开现场会,推动县级城市数字影院建设全面展开。2.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广播影视数字化网络化和新媒体取得新进展。一是大力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双向化改造和业务开发,全国共有2亿有线电视用户,已有1.1亿户实现数字化,其中双向覆盖用户超过6600万、实际用户超过1600万。二是积极筹备开办3D电视。中央电视台等6家播出机构联合开办的3D试验频道于2012年元旦顺利试播,春节正式开播。三是加快发展网络广播电视,全国共批准开办17家网络广播电视台、615家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同时推动成立了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四是加快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已基本覆盖全国336个地级以上城市及部分县级城市,终端用户超过3500万,付费用户达到1600万。五是认真落实三网融合工作要求,中央电视台已完成IPTV、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建设,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广电播出机构完成了工PTV集成播控分平台建设。六是继农村胶片放映全部转化为数字放映后,城市数字电影放映基本普及,已拥有8200块ZK数字银幕、1000块左右的1.3K数字银幕,数字放映世界领先。3.积极扶持动画产业,动画产业格局已初步形成。认真组织第七届中国国际动漫节、第三届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等总局参与主办的动漫节展,市场交易体系不断完善。批准昆山设立国家影视网络动漫实验园,以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和影视网络动漫实验园为主形成了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等若干个动画产业集群带,动画产业结构已从过去的外包加工服务转变为以原创影视动画为主。2011年,国家动画产业基地自主制作完成国产动画片276部,19万分钟,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2%。以4个动画上星频道、34个少儿频道为主体的动画播映体系逐步完善。动画海外市场营销取得了较好的效益,2011年全国各影视机构共出口动画片146部20万分钟约2882万美元。4.配合对外工作大局,加快走出去步伐,广播影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取得新突破。中央电视台新建成20个海外记者站、2个海外分台,海外站点总数达70个,超过CNN和BBC,同时6个语种7个国际频道在171个国家和地区落地,整频道用户达2.49亿、落地酒店594家,其中全年新增整频道用户5090万、新增落地酒店150家。中国电视长城平台已建成8个系列平台,全球付费用户突破10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完成5个地区总站、18个境外制作室建设,新增境外整频率电台13座、整频率电台总数达70座,全年累计播出3000多小时,收到海外受众来信323万多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进一步加强全球华语广播协作网建设。继西藏藏语卫视、青海藏语卫视之后,四川康巴卫视实现在亚太地区覆盖。全年共有49部次影片在17个电影节上获得74个奖项,52部国产影片销往22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票房和销售收人20.24亿元,电视剧动画片纪录片等影视节目出口1.14亿美元。全年共举办对外培训班13期,培训发展中国家管理和专业人员390余人次。体制机制改革1.深人推进电台电视台改革,广播电视舆论引导力显著提升。一是坚持导向立台、新闻立台,积极推进节目创新。二是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报道机制和网络,充分发挥了广播电视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三是积极适应科技和传媒发展趋势,大力发展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全国共批准开办了615家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机构,14家网络广播电视台,推动成立了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四是进一步深化电台电视台内部机制改革。新批准6个省级和17个市(地)级两台合并,全国县(市)级已全部实现两台合并,市(地)级227个、省级14个实现两台合并。2.深化产业体制机制改革,广播影视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一是国有电影电视剧制作机构转企改制全面完成,推进重点企业上市融资工作取得进展,已有10家广播影视企业实现重组上市。二是积极推进影视产业资源重组和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全国先后组建了一大批影视制作集团公司,同时建成了亚洲最大的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以及北京星光影视节目制作基地、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等一批影视基地。积极引导鼓励民营和社会资本参与广播影视产业发展,初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三是紧密结合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双向化改造,加快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已有26个省(区市)完成或基本完成一省一网整合,国家级网络公司筹建工作扎实推进。四是电影院线制改革深化,数字影院建设加快,全国城市银幕数累计9200多块,2011年电影票房超过125亿元。全年生产电影故事片558部、电视电影102部、电影动画片24部、电影纪录片26部、电影科教片76部,电视剧1.5万集,重大理论文献影视片42部335集,电视动画片突破4000小时。3.加快推进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一是综合采用无线、有线、卫星等技术手段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基本实现全国所有行政村和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二是在有线电视网络未通达的农村地区大力实施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工程,全国21个省(区市)的1.1万个乡镇建立了企业销售服务网点,覆盖用户超过2500万。三是通过实施西新工程,极大地改善了西藏、新疆等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广播影视基础设施条件。四是少数民族语言节目的制作译制、播出传输能力大大提高。五是按照“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群众受惠”的思路,大力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国已建立245条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数字放映设备超过4.8万套,形成遍布农村的电影数字放映新格局,基本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六是大力实施县级城市数字影院建设工程,推动县级城市数字影院建设。行政管理1.加强节目和广告治理,宣传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一是坚决遏制广播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倾向,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上星综合频道新闻类节目增加了1/3,黄金时间娱乐性较强的节目减少了2/3,同时开办了一批思想道德建设栏目,推出了50多档新创节目,荧屏更加丰富多彩、健康向上。二是在继续清理整治违规广告和违规电视购物短片广告的同时,重点出台了取消电视剧插播广告的管理措施。三是继续深人开展抵制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全年共清理整改400余个广播电视节目,同时查处136家违规视听节目网站。2.加强广播电视媒体业务管理。一是推进高清电视发展,对高清同播频道的高清节目播出比例、黄金时段高清节目播出比例、同播率、高清频道呈现样式进行集中监看。二是贯彻实施《播出机构违规处理办法》(试行),向全国印发《关于开展对非法办台进行清查治理的紧急通知》,查处私人非法开设电视台(点)43个,收缴了一批非法设备。查处个别广播电视台擅改频道名称等问题,给予处罚并全国通报批评。三是印发《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电视购物节目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对现有的35个电视购物频道从播出到经营(包括社会合作)加强规范和监管。四是继续实行严把准人关的政策措施。2011年新增专业广播节目26套、专业电视节目l套,调整设置专业化、对象化广播节目6套、电视节目9套。五是加强广告管理。开展“打击电视购物领域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共清理违规电视购物短片广告近百条(次),核查电视购物短片广告投诉50余件(次)。“省级电视台广告专项清理行动”对全国31家省级电视台105个(次)频道广告播出进行24小时监播,共清理纠正200余件违规广告问题,叫停48条电视购物短片广告。六是加强有线广播电视业务管理。分别为145套广播、电视付费频道和中国有线及安徽、山东等9省(区)网络公司换发了重新设计的《广播电视付费频道许可证》和《广播电视节目传送业务经营许可证》。为规范付费频道运营,撤销了25套付费广播,查处了2起违规行为,分别进行全国通报批评。3.加强影视剧管理。一是调整充实电影电视剧审查委员会。二是以《电视剧内容管理规定》(63号令)为行政法规准绳,制定了《电视剧内容管理实施细则》。三是加强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管理,进一步廓清行政许可内容。四是加强依法行政力度,依《行政许可法》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省级电视剧管理工作的通知》。五是加强省级审查机构审查发证电视剧的抽查工作,建立并完善全国审查管理联动机制。同时,正式实施省级电视剧审查管理工作季报制度。4.完善监管体系。总局整合机构组建了监管中心,进一步提升了各地加强监管机构建设,监看监测监管和安全播出的保障能力。5.加强法制建设和依法管理。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刑法》第124条的司法解释,为维护广播电视播出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电影产业促进法》立法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坚决整治个别地方出现的私人非法设立台(站)现象,坚决打击非法“网络共享”设备产品及卫星地面接收设施,也都取得积极效果。制定出台了《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办法补充规定》(总局令第66号)、《有线广播电视运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总局令第67号)。为提高全系统的法律风险防控能力,举办了“中德广播影视法治论坛(20H年)暨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内部法律风险控制培习11”。为充分发挥广播影视行业组织的自律和维权能力,推动成立了中广协会广播、电视版权委员会。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和《广电总局关于印发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规划的通知》,对156件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合法性审查。圆满完成“五五”普法,扎实启动“六五”普法工作,组织开展了全国广播影视学法用法网络知识竟赛,近8千人参加了网上答题。印发《全国广播影视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一2015)》,部署了未来五年广播影视法制宣传教育的主要工作任务。(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节目播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概况一、新闻宣传一是重大宜传报道浓墨重彩,凸显新时代广播影响力。纪念建党90周年宣传报道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纪念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报道发挥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独家优势,增强有效传播;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报道回眸历史,精彩迭出.全国“两会”报道紧扣主题,突出特色,强化互动性、权威性,汉川地震三周年及灾区恢复重建报道弘扬精神力量,凸显制度优越。此外,在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第三届海峡论坛、香港国家“十二五”规划与两地经贸金融合作发展论坛、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第七届中国吉概2012中国广播电视年浦O工工之>刀势010伪州哎丈m卜刀口QO大|林·东北亚博览会、第五届夏季达沃斯论坛、第八届全国残运会、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国际道教论坛、“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交会对接等一系列重大活动、重大事件的报道中,加强自主策划,加强宣传创新,取得良好的效果,彰显国家电台气势。2011年8月12日、23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中华之声、华夏之声并机分别直播了在深.ll举行的第26局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闭幕式二是广泛深人开展“走转改”活动,加强舆论引导能力建设。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要求,中央电台下发了《活动实施方案》,编印了《中央电台“走转改”活动简报》,积极组织编辑记者主持人,由台领导率队深人各地基层一线调研采访,采写、播发反映基层的稿件1000多篇。重点策划了以((,清牵大乌蒙》为代表的一系列走基层采访报道活动。各频率纷纷开办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专题专栏,并在日常报道中充分体现群众观点。在《情系大乌蒙》走基层采访报道中,来自台内多个部门的40多名编辑记者,深人到贵州省毕节地区8个市县、40多个乡镇、60多个村寨,行程近2000公里,采制播出新闻报道170多篇,采访手记50多篇,图片报道300多幅,确定内参选题4个,其中重点新闻节目《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播出28篇,《新闻纵横》播出7篇,宣传效果集中突出,社会反响强烈,在受众中尤其在贵州省形成了舆论热点。2011年,中央电台还开展了“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组织举办了五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专题教育报告会及培训班。三是各频率发挥自身优势,频率特色更加鲜明。2011年,中国之声再次改版,倾力打造“勇于担当责任的中国国家新闻广播”;经济之声深化“顶天立地”式改革,全力塑造“中国第一经济广播”品牌;音乐之声锁定目标族群,成为全球华语市场最专业的流行音乐频率.都市之声以资讯服务为节目核心,同时坚持做“看得见的广播节目”;对台湾广播着眼于增强台湾同胞的文化、民族、国家认同感,突出“向下沉、向南移”的工作重点,人岛宣传取得重要进展;对港澳广播以“汇集天下新闻、传播中华文化”为宗旨,发挥贴近性优势,提高对港澳地区宣传影响力,尤其是11月7日起试播的香港之声着力打造对港宣传的新平台;民族广播及藏语频率、维语频率继续发挥蒙、藏、维、哈、朝五种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特色,全力做好对象地区宣传报道.文艺之声秉承“故事频率”理念,着力打造“文化中的北京,故事里的中国”;老年之声遵循老年广播节目规律,积极探索低成本运作和市场化运作;娱乐广播重新定位,转型为以相声为主打的专业曲艺频率。四是各类特色宣传突破创新,亮点频出。舆论监督类报道更加贴近民生,中国之声开通央广新闻热线,经济之声开播《天天“3·15”》。突发事件反应迅速,继续发挥广播应急优势,在贵州雨雪冰冻灾害、日本大地震、甫温铁路重大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中迅速反应、及时报道。驻地方记者站守土有责、守土尽职,实施“头条工程”,在重大宣传报道、地方特色宣传报道及内参上报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军事广播开播60周年,立足军队、关注热点、引导舆论,中央军委、总政治部领导给予高度评价。文艺广播除在日常宣传中注重发掘、整合全台文艺资源外,举办了“唱响中国”群众最喜爱的新创作歌曲征集评选活动;成立广播剧工作室,为中央电台文艺广播的发展奠定了又一块基石。内参报道不断提升质量和实效性,在国务院应急办所有信息报送单位中,中央电台的批示率名列第一。五是大力推进中国之声新一轮改革,强化新闻立台。2011年10月8日,中国之声启动新一轮改革,倾力打造“勇于担当责任的中国国家新闻广播”,在公众中树立起立体快进、责任至上、积极作为、勇于担当的主流媒体新形象。中国之声配套改革和精细化管理同步推进,岗位层级管理体系和绩效工资考核体系初步建立,媒体传播力、舆论引导力和节目影响力明显增强。据央视一索福瑞调查数据显示,改版后中国之声在全国巧个大中城市的收听率和市场份额出现明显提升,车上收听率持续走高。六是新媒体发展迅速,全媒体宜传报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广播网坚持发展主流阵地、特色门户及优势业务,探索信息化条件下传统广播与新兴媒体融合的传播规律。中国广播网实现全年发稿143万条,图片14万余幅,音频直播10万小时,视频总时长1万余分钟,日均发稿量突破1万条。中国广播网原创新闻成为各地新闻网站和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各大商业门户网站转载的重要来源之一。中国广播网在亚马逊一阿莱克萨(Alexa)全球排名系统进人前1000名;在中央12家重点新闻网站中,从2011年年初的第8名跃升至年底的第4名。中国民族广播网、“你好,台湾”网、网络电台银河台、央广手机台、央广手机报等新媒体也都发挥各自作用,在各类重大宣传报道和自主策划报道中凸显优势。其中银河台还荣膺2011亚太广播发展机构“最佳网络电台奖”,作为中央电台全媒体组成部分的《中国广播报》、《中国广播》杂志、《广播歌选》杂志以及电视节目也结合自身特点,在各类重大报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n年,中央电台参评各类国际奖、国家奖、全国性行业奖共计25个,有3个集体、11人、104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以上奖项共计45个。二、事业建设一是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项目2011年取得突破性进展,被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和国家广电总局重点建设项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也明确提出“建立统一联动、安全可靠的国家应急广播体系”。二是重点工程项目扎实推进。随着拉萨编辑部、乌鲁木齐编辑部于2011年7月26日和12月10日正式揭牌运行,中央电台民族广播的传播力与影响力大幅提升。2011年,呼号为“中国高速公路广播”的京津塘段实验播出项目的土建及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均已完成。三是对外合作成果显著。成功举办全球华语广播网年度会议和第二届全球华语广播盛典,传播华语文化,推动华语广播发展,进一步提升了中央电台在华语广播界的地位。中国广播联盟协作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11年成员台增加至186家,在一系列重大宣传报道中与各成员台通力协作。牵头成立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广播版权委员会并与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签订了合作协议,完成中央电台上一年度使用音乐作品的付酬工作。四是品牌价值不断提高。根据世界品牌实验室2011年公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央电台以56.36亿元名列第226位,广播品牌第一位。三、技术保障一是技术建设与水平大幅提升。2011年,中央电台加快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的建设步伐,圆满完成了台本部大楼三层技术改造工程的最后调试启用、八层技术区的项目论证和前期实施准备以及五层节目审听机房的建设工作,并加紧建设中央电台编审文艺制作系统数字化工程。此外,还提出“推送数字广播”的发展新思路,制定了《数字广播2011年发展规划》,努力开创数字广播新局面。二是覆盖工作高质高效。在中央电台第二套、第三套频率已覆盖全国多个城市的基础上,2011年,又新增了烟台、淄博、济南、日照、包头、赤峰、青岛、重庆、永州、宣城、井冈山、昆明等城市的调频覆盖,其中大部分城市已经开播。此外,还与多个城市达成合作意向,这些城市均初步表示同意中央电台第二套、第三套频率在当地实现覆盖。三是安全播出工作成绩斐然。2011年,中央电台全年广播节目播出总时间为95657小时,发生各类播出事故19起,事故数量与2010年基本持平;在实施三层技术改造工程和新系统全面切割启用的情况下,全年技术事故数量仅为2.3次,比2010年下降了51.1%;年劣播率为0.06秒/百小时,比2010年下降了92%,且连续三年大幅度下降,各项指标都远优于标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概况基本情况截至2011年底,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使用61种语言对外传播(51种外语、汉语普通话及9种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每天累计播出3000多小时。2011年共收到来自世界161个国家和地区的听众来信、电子邮件等323.5万余件。海外听众俱乐部增至4112家。截至2011年12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境外共有70个整频率调频或中波台,以及18家环球网络电台;分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落地节目共使用46个语种播出,每天累计播出总时数达1520小时.已建境外节目制作室18家。2011年,国际在线语种数量达61种,通过对象国母语覆盖世界98%的网民,是全球语种数量最多的网络媒体平台。此外,各种新媒体业态全面起步,其中包括:环球网络电台、移动国际在线、手机广播电视、IP电视、互联网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等。国际台开办有“环球资讯广播”(NewsRadio)、“英语综合广播”(轻松调频EasyFM)、“国际流行音乐广播”(劲曲调频HitFM)、外语教学广播等对国内广播频率,并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拉萨、厦门、烟台等近20个国内大中城市和旅游城市播出。截至2011年底,由孔子学院总部授权、国际台主办的广播孔子学院在全球建立12所广播孔子课堂。2011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已建成非洲、西欧、亚洲、中东、北美和拉美6个地区总站.驻外记者站30个,并在国内各省、市、自治区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建有记者站,拥有庞大信息网。与国家有关部委及16家省市区相关部门签署《外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1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电视中心每天制作和传送上星电视节目5个多小时,用户遍及全国150多个频道、台。数字付费频道《环球奇观》每天24小时滚动播出各类国际资讯、全球奇人奇事。此外,2011年《环球购物》频道正式开播,天地视频网正式上线。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世界新闻报》及36种外文报刊。2011年,国际台共有外语干部近1000人,编辑记者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等700多人,外籍工作人员200人。一、重大宣传浓皿重彩.传播能力稳步提升61种语言参与“两会”报道,实现规模传播规模效应。建党9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等纪念大会成功直播,展现了党和政府良好形象。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宣传报道,引起海外受众广泛好评。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十七届六中全会等重点报道,展现了国家媒体政治责任。利比亚局势、日本大地震等国际突发事件报道,彰显国际台“中国立场、国际表达”报道风格。全年100多场直播报道,200多小时直播时间,创历年之最;全年收到161个国家和地区受众反馈323万件,创历史新高。二、自主策划精准独特,品牌打造显现成效老挝国家主席朱马利率团来台访问,对象国主流媒体全面聚焦,反响热烈。“新西行漫记”、“雪域高原60年”等十多个大型多语种、多媒体活动成功举办,提升了国际台自主策划能力.“中巴媒体母亲河之旅”被誉为外宣服务外交的“友谊之旅”;“同唱友谊歌”中越歌曲大赛首次使用微博和网络视频同步直播境外大型活动;首次与海军联合策划实施“深蓝航道电波情”等活动,推动了国家外宣与军事外宣有机结合;“游在人间天堂”等多语种全球知识竞赛,加强了海外受众对中国认知和认同;《领导干部外事用语800句》录制完成,提升了国际台品牌形象。三、clBN建设扎实推进,新媒体化显著提速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台(CIBN)于年初成立.CIBN互联网电视、天地视频网上线,3G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通过广电总局验收,富媒体广播在北京地区24小时滚动播出。西班牙语、法语移动国际在线上线,国际在线英文网iPad客户端登陆苹果商店,国际流行音乐频率iPhone客户端上线等,丰富了CIBN移动业务。“中土文化旅游网”中文版和“中国名城网”启动,推进了国际在342012中国广播电视年鉴O工一2/\刀势口一Q加叫(Km卜刃口QO大线特色内容建设。国际流行音乐频率全频节目落户新浪微电台,弥补了国际台社会化网络应用空白。“2011中国城市榜”、“友城之约”网络对话等,搭建了新媒体文化外宣新平台。藏文网改建以及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网改版,实现对周边国家有效覆盖。四、深化运行机制改革.加快媒体转型步伐华语等五个中心试行制作人制,引入核算机制,适度下放管理权限,将节目制作经费直接下达到节目制作部门,成为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媒体组织单元。电视节目制作中心进行公司制改革,明确电视中心拥有节目终审权和播出权,合作公司负责视频节目制作和运营。完成多媒体资讯平台结构调整,实现多向互动综合发稿,增加图片和视频。加强原创视频内容建设,搭建多语种视频新闻共享平台。完善节目考评体系,实现业务考评规范化。节目生产模式逐步由录播向直播转变,由短波节目为主,向网络电台、调频台节目为主转变。定期召开越洋远程视频会议,探索落地节目远程视频管理方式。完善受众和外文报纸管理制度。推进版权保护,创新节目档案管理。《我国媒体参与构建国际舆论传播新格局的范式研究》研究课题首次被列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五、海外媒体渐具规模,汉语推广特色发展国际台70家境外整频率调频和中波电台中,有35家在西方发达国家。直接在海外落地节目语言46种,每天播出落地节目1520多小时。完成美国等19个整频率落地项目,每天新增落地节目460多小时。意大利米兰整频率电台开播,标志着国际台在欧洲首次实现24小时单一语言整频率播出。建成西欧、亚洲、中东、北美和拉美5个地区总站。完成老挝万象等18家境外节目制作室建设。英语环球广播联盟网络基本形成,在43家海外分台每天播出500余小时。华语环球广播网络不断完善,在全球重点地区和华人聚居区域实现综合覆盖。法语、西班牙语、印尼语等约20种语言实现整频率播出。全台38个语言部门55个栏目开办汉语教学节目,开发14个语种《你好,中国》多语种视频教材。研发孔子学院IPTV远程汉语学习平台,建设互联网多语种中文学校。海外听众俱乐部增至4112家,成为联系海外受众的重要基地。六、外宣联络全面展开.大外宣格局初步实现国际台与国家有关部委及16家省市区相关部门签署《外宣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形成以国际台为龙头,地方外宣资源为中坚的全国大外宣合作新格局。主动开展浙江、江西、安徽、陕西等省主要领导出访配合性报道。“浙商纵天下”、“孔子故里·魅力山东”等专题报道,提升了合作方海外知名度和美誉度。200多个驻外使领馆网站链接国际在线,密切了国际台与国家外交机构业务合作。邀请30多个国家40余家媒体在国内进行体验式采访;邀请东南亚主流媒体参加新闻评选,美国等大学生来华体验中国文化,拓展国际台国际合作领域和范围。七、岗位管理逐步完善.人才培养取得成果制定实施系列规章制度,加强对干部队伍分级分类管理。推进申请增设机构、增加编制工作。科学设计绩效工资增量,向优秀人才、核心人才、特色人才和重点工作倾斜,适当提高管理岗位绩效工资标准。开展季度岗位标兵评选活动,奖励贡献突出集体和个人。加强特色核心人才队伍建设,选拔首批“双百人才”。《中华医药》等20部译著、辞书在海内外出版。编写出版“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系列教材”,与重点高校合编“非通用语国际传播基础系列教材”,出版非通用语系列字典,组织编写《CIBN培训读本》。建立健全分级分类全员培训体系,累计培训达2300余人次。推出对象国语言工作制第二批试点部门。推进“国家多语种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和实践基地”建设。与重点大学共同举办“首届cIBN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节目主持人大赛”、“CRI杯全国高校阿拉伯语演讲比赛”。八、技术体系制订规划,重点工程扎实推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完善安全播出条例和技术系统应急预案。规范技术工程项目管理。制定海外机构技术建设指南、模板与规范,完成14个海外落地项目,10个总站、海外节目制作室和边境节目制作室技术方案。完成主控二期、环球广播落地节目传输系统扩容、部分机房数字化改造。实现视频、文稿、新媒体等业务系统资源共享,增强多媒体业务特别是视频业务采集制作能力,提升国际在线发布能力、基础网络运行安全和支撑能力。推进电力系统增容改造,提升安全保障水平和等级。对外传播中心技术大楼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国务院、发改委正式批复,全面进入建设准备阶段。九、产业平台架构完善,两个机制逐步贯通成立国广环球传媒控股有限公司,为传统机制下事业发展注人活力。完成各股份公司增资扩股和股权置人工作。国广传媒持有七家公司股权,全部置入国广环球传媒控股有限公司。引人华闻传媒集团对国广东方进行增资。加强海外公司节目、经营、人员、财务监管。完成北京FM90.5和FMgl.5、重庆FMgl.7、广州FM107.l等四套对内外宣频率广告新系统上线对接。完成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斯瓦西里语译制推广工作。国控公司通过独特股权设计与产业探索,形成涵盖广播、电视、报纸、出版、网络、手机视频及技术开发等全媒体形态的12家分、子公司产业集团架构。(国际台,悠编室)中央电视台概况2011年中央电视台建党90周年的宣传浓墨重彩,“走转改”活动扎实深入,新开播纪录频道、综合频道香港版,正式开通国际视频发稿平台,建成29个国内记者站、20个海外记者站,非洲分台、北美分台正式开播,各国际频道海外落地用户数增加8300万户,全台总收视份额达到31.07%,超额完成全年目标值,全台总收入达到365亿元。一、国家主流媒体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突出,舆论引导能力不断提高一是重大宣传活动浓墨重彩。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以多频道、多角度、多层次展开宣传报道,成功直播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其中,5月9日至7月巧日,播出建党90周年专题30多个,相关新闻、专题上千条,时长达6000分钟,共派出150余路记者500余人次参与报道。《新闻联播》开办了“伟大历程”、“红旗飘飘”专栏,制作了《旗帜》、《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等大型理论文献片、专题片,举办了《我们的旗帜》、《唱响中国》、《红歌九十35年》、《永远跟党走》等专题文艺晚会,安排播出了《中国1921》、《开天辟地》、《永远的忠诚》、《星火》等优秀电视剧,组织了“((l昌响中国》群众最喜爱歌曲征集活动”、“七一微博联播”、“童心向党歌咏活动”、“红镜头”视频征集等网上系列活动。此外,还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了“两会”、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以及“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深圳大运会等重大宣传任务。二是重大时政报道亮点纷呈。全年共完成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活动25批次、国内视察活动1巧批次的报道任务,制作完成2000多条时政新闻,其中在《新闻联播》中播出1813条。特别是在胡锦涛主席出席G20峰会和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重大时政活动中,中央电视台牵头承办后方新闻工作组,协调国内媒体资源,有效增强了时政报道的权威性、时效性、可视性、感染力。还完成了《友谊地久天长》、《欢迎美国副总统拜登访华文艺晚会》等重大国事活动文艺演出任务。三是重大主题宜传有声有色。综合、新闻、财经等频道突出特色定位,紧紧围绕十七届六中全会宣传、“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创先争优、中国加人世贸组织十周年、汉月l地震三周年、第九次文代会和第八次作代会等重点报道,加强形势政策的宣传,加强对热点难点问题的引导。四是“走转改”活动卓有成效。相继推出了《塔县皮里村蹲点日记》、《索道医生邓前堆》、((J匕京儿童医院、同仁医院蹲点日记》、《杨立学讨薪记》、《远方的家·边疆行》、《黄河善谷》、《走基层·百县行》、《农产品供销站》等精品力作。从2011年8月到2012年l月29日,仅新闻中心首播“走基层”报道781条,1300多名记者深人基层采访报道。2010年12月末,中央电视台记者乔亚美来到拉马底村,在当地村民带领下溜索过江五是品牌活动和品牌节目影响广泛。推出春节联欢晚会、元旦晚会、“六一”晚会、国庆和中秋晚会、“3·15”晚会、教师节晚会、“心连心”慰问演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第一届道德模范颁奖盛典、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体坛风云人物评选、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评选、《12·4法治人物评选》、《阳光季节》大型公益晚会等一系列品牌活动,推出《平安中国》、《开学第一课》、《美丽心灵》、《中国奇迹》、《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梦想合唱团》、《20n国际青少年大联欢》、《第十届海峡两岸知识大赛》、《第四届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第六届主持人大赛》、《第八届电视小品大赛》、《第八届全国京剧戏迷票友电视大赛》、《钢琴小提琴电视大赛》等一大批影响广泛的品牌活动和节目。二、国内国际传播格局进一步确立.传播力影响力不断提升一是全球新闻采编网络初步形成。2011年,29个国内记者站相继成立,覆盖全国的国内报道网络基本建成。全年新建20个海外记者站和非洲分台、北美分台,在全球建成70个海外记者站、中心记者站和分台。特别是在日本大地震、利比亚战争、金正日去世等国际重大突发事件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2011年国际新闻自采率从2010年的19%提升到39.8%,新闻频道新闻首发率从2010年的47.24%提升到51.18%。二是外宣频道国际化特色更加突出。在积极搭建全球英语新闻报道网络的同时,中、西、法、阿、俄等国际频道相继改进提高,进一步强化了以新闻为主的综合频道定位。英语新闻频道先后在美国华盛顿、肯尼亚内罗毕建立北美、非洲英语新闻区域制作中心,制作“当地观众为主、面向全球观众”的英语新闻节目;中文国际频道全年收视份额比2010年提升33.6%;纪录频道在实现中、英文两版24小时播出的同时,在肯尼亚建立了非洲纪录片制作基地。此外,综合频道香港版自2011年3月l日正式播出,进人良胜运行阶段。三是国际视通有效拓展对外传播渠道。国际视通(原央视国际视频发稿平台)开通以来,日均发稿量和外媒采用量不断增加。国际视通日均发稿量100条,日均发布素材时长超过200分钟,并形成了使用英、西、法、阿、俄五种语言发稿的能力,所发内容己被75个国家和地区上千家境外媒体累计采用25.7万次,日均700次左右。四是“走出去”取得新突破。20n年中央电视台新增整频道海外用户8300万,新增落地酒店195家。7个国际频道在全球171个国家和地区落地,整频道用户数达到2.491亿户,落地酒店639家。其中,纪录频道开播一年实现在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落地,用户超过2500万。英语新闻频道重点面向西方国家及其主流媒体,落地美国核心城市并进人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主流播出平台。中文国际频道在日本实现日语化播出,这是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首次尝试海外本土化译制播出。同时,长城(欧洲)平台也第一次进人欧洲有线电视网播出。另外,中央电视台长城平台节目在台湾新增落地酒店100家,在台湾落地酒店总数达223家。共向境外主流媒体交流中央电视台节目2350部/集(约350小时),对外销售影视节目13000小时,金额1200多万美元,是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等节目进人非洲、欧洲、美洲和东南亚市场,反响良好。三、频道专业化建设进一步深化.节目创新活力不断激发一是栏目综合评价体系凸显示范作用。从2011年5月开始实施新的栏目综合评价体系,明确设立了“引导力、影响力、传播力、专亚性”4项指标,加大对社会效果的考评权重。二是频道专业化建设凸显品牌价值。综合频道突出“以新闻为主的精品综合频道”的定位;新闻频道实现24小时直播,进一步强化新闻的品质;财经频道立足财经主业,36概2012中国广播电视年O工ùZ>刀夕D[O卿州(丈m夕刃口00下致力打造权威、高端、精品的专业财经频道.综艺频道实行“动态改版”,创新、关停一批栏目,增强频道文化内涵和艺术品质`中文国际频道由原来“以新闻为主的综合频道”调整为“以新闻、文化为主的综合频道”;体育频道围绕优质赛事资源精心编排;电视剧频道积极引进好剧;科教频道重点提升科普宣传的知识含量与吸引力,构建了多层次的科技传播格局.社会与法频道以中国电视法治宜传第一品牌为目标,改版推出8档新栏目;戏曲和音乐频道创新优化节目编排;少儿频道创新举办一大批少儿公益活动和文艺活动;纪录频道对节目编排和频道包装进行整体优化升级.军事节目中心围绕重大主题宣传推出一系列精品节目。三是新栏目新节目凸显创新活力。2011年,中央电视台实施新栏目研发管理办法,加大对新栏目研发和节目创新的支持力度。全年共推出新栏目31个,《梦想合唱团》、《远方的家》等受到广泛关注。对《新闻联播》、《晚间新闻》等重点品牌栏目进行了微调。首次举办节目创意大赛,全台600多名员工提交各种方案463份,激发了员工的创新热情。四、新媒体发展进一步提速,传播领域不断扩展2011年,中央电视台基本形成涵盖电视终端、电脑终端、手机终端三屏融合等全媒体业务布局。中国网络电视台进人了国内互联网站排行前加位,网络门户日均独立用户数突破1000万,较2011年初增长194%,日均图文视频发布量突破5万条,较2011年初增长190%,视频数据库存量达到378万条。一是加快建设和完善国家级五大新媒体集成播控平台。建设和完善网络电视、IP电视、手机电视、移动电视和互联网电视集成播控平台。着手建设移动互联网平台和宽带互联网平台,移动互联网平台已具备53路直播能力,可以同时为中央电视台所有开路频道和35个品牌栏目开发移动智能终端的客户端群.二是加快创立网络视听节目新形态和新品牌。承办和推出了中国政府部门首次网上办展“中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成果展”,发布了新版CNTV“直播中国”,着力建设国内最大的网络电视直播平台.打造了功能强大的爱西抽(播客台)开放平台,实现播放器个性化定制、相关专题智能匹配等功能和服务;持续优化了网络电视客户端,推出网络游戏、精品商城等产品,以及直播回看、主动消息推送等应用,在标清、高清的基础上,开发了3D视频网络点播平台等。此外,还注重原创品牌栏目建设,推出了“网络春晚”、“中国公开课”、“视频手机报”等网络视听新栏目。三是加快建设非洲、俄罗斯本土化网站。在完成全球十大海外镜像站点扩容的同时,相继建成非洲、俄罗斯本土化网站。其中,在非洲尼日利亚建立的首个本土化网站,已开通中、英、法、阿四个语种的移动互联网直播频道和一个24小时滚动播出频道。实现手机电视非洲落地,移动互联网客户端“中国网络电视台我爱非洲”正式上线,整体达到37万用户数,主要覆盖非洲高端用户。五、技术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安全播出再创佳绩一是安全播出常抓不懈。全年安全播出零秒无事故天数为346天,全年零事故频道数为29个,均创历史最高纪录。中央电视台42个频道总播出时间为近34万小时,总事故率为0.59秒/百小时。动力及供配电系统再创佳绩,连续14年安全运行无事故。二是技术保障扎实到位。出色完成了各项宣传报道技术保障任务。同时积极创新节目生产手段和节目制作流程,进一步提高了节目制作效率和节目技术质量。全年日均自制首播量为146小时,比上年增加近20%。三是重点技术项目推进有力。确保3D频道如期开播。在新址建设和搬迁筹备、海外分台建设中,技术系统确保设备安全和安装顺利进行。六、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快,经营业绩不断攀升一是广告收人再创新高。中央电视台全年广告创收228亿元,同比增长39亿多元,是近十年来除北京奥运年之外增幅最大的一年。与此同时,全年共制作播出327条公益广告,充分彰显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媒体的社会责任。二是企业创收稳步增长。2011年,台本部收人247亿元,企业收人118亿元,全台总收人达到365亿元,同比增长57亿元。七、内部管理进一步加强.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一是宣传管理更加有序。一方面,加强制度建设,梳理修订了80余项宣传管理规章,制定了《编委会议事规则》、《频道首播率与栏目配置管理办法》、《节目安全播出应急管理办法》、《新栏目播后评估管理办法》等.另一方面加强完善了节目版权管理、节目预算执行、节目流程管理、收视市场评估、品牌管理推广等监督和服务职能。此外,搭建完成特藏资料数字化系统,全年共清理回收磁带12.7万余盘。二是人事管理更加有力。以“定薪”、“定编”为重点,制订实施了《企聘人员薪酬改革方案》.初步制定《中央电视台定编方案》;修订《领导干部竟争上岗工作暂行办法》,有效完善了公开选拔干部的机制办法。全年共组织了88个处级职位和65个制片人、科组长职位的竞争上岗,其中,科组长竞争上岗由节目系统全面扩展到行政、技术系统。此外,改进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方式,吸纳更多优秀人才。三是行政管理更加有效。制订完善了《台分党组会议议事规则》、《保密管理暂行规定》、《合同审批管理办法》、《关于经费报销的补充规定》、《商标管理规定》、《法律案件管理规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等规章制度。四是新台址建设进展顺利。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全面加快新台址工程建设。新址搬迁工作全面启动,新址电视工艺系统基础安装工作已完成,其中数据中心和播出系统设备开始加电测试。(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概况一、围绕《教育规划纲要》贯彻落实.发挥全媒体多平台资源优势,新闻宣传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2011年,中国教育电视台将各地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中的措施、做法与“教改试点”推进情况相结合,宣传各地各部门落实全教会和《教育规划纲要》的新举措与新成效,精心策划制作并播出了相关新闻节目近5000条(期),近2万分钟,直播教育部新闻发布会7场,600多分钟。同时整合手机、37互联网和电视新闻资源的新闻共享平台,通过三新融合的全媒体模式拓展宣传广度和传播空间。果实网开辟新闻专题,收录文章400余篇、视频近310个,其中专题页面“开学第一讲”受到网友热捧,点击浏览率1000万人次,作品投票人数23万人,官方微博粉丝60000人;中国教育手机报“教改在行动”专栏,刊发288期,1.2万条,140万字,图片800张。二、全面贯彻落实.`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基层教育宣传显成效。2011年,中国教育电视台结合重大主题宣传、典型报道、政策解读和热点引导,围绕贯彻落实《纲要》、教育民生工程、灾区振兴及新生活、老少边穷地区新变化等民生教育主题,精心策划组织下基层采访活动。上至台领导,下至普通记者,深人内蒙古、广西、河北、江苏等地调研采访,仅新闻节目就播出50多条专题,约130分钟,采访师生数百人。仅《新气象一落实纲要新闻行动》专栏,记者就走访了10余个省区市,走进数100余所大中小学,采访师生100多人。纪录片《中国公路》摄制组捕捉动人的基层故事,节目组践行“走转改”的先进事迹被人民日报专文刊登。三、深入开展建党so周年宣传,掀起主旋律宣传高潮。整合传统电视、报纸媒体优势,发挥网络、手机报新媒体特点,先后策划推出百集系列报道、百集人物专题、百集新闻专题《红色摇篮》、《红旗飘飘》、((8O后一我身边的共产党员》、《党史故事》,并推出20集《经典影片赏析》。重点制作了《奠基新中国》、《新中国教育纪事》(续集)、《科学家的故事》等3部献礼片,完成了《正气歌》、《立德树人永远跟党走》、《中华诵颂歌献给党》、《歌唱伟大的党》、《格桑花开一内地西藏班庆祝西藏和平解放六十周年文艺汇演》等9场红色主题大型文艺活动录制播出,引发各方好评。中国教育手机报开设“党史相册”、“红旗飘飘”等栏目,编发了“永远跟党走”专刊,开通“教育部机关手机党校”,2011年共编发33期,累计发送3万余人次。果实网组织开展“我身边的共产党员”大型网络互动征集评选活动与“共建1921创意空间”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互联网体验活动,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四、制作播出一批留下时代痕迹的精品力作。2011年推出了《新中国教育纪事》、《科学家的故事》、《仰望星空》、《职来职往》、《成长不烦恼》等节目,在国际国内评奖中约获60个奖项。《成长不烦恼》先后获国家广电总局向广电系统推荐的“2010年十大创新创优栏目”、“综艺报上星节目30佳”等荣誉.《职来职往》得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日报英文版等主流报刊报道,获2011中国大学生电视节“最受大学生瞩目”文化类节目;《首播纪录》获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优秀国产纪录片栏目奖;《方静“两会”视线》获全国人大好新闻.《中华诵·颂歌献给党》获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与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念建党90周年一优秀电视文艺节目”,并被评为“电视文艺专题节目优秀作品”;《春天里的七次聚会一2011春节篇》、《中华诵·20n经典诵读晚会(春节篇)》分别获2011年全国春节文艺晚会及春节特别节目评优活动“春节特别节目优秀作品”和“春节文艺晚会优秀作品”。五、纪录片创作硕果累累,成绩喜人。2011年,中国教育电视台制播了包括《奠基新中国》、《新中国教育纪事》、《我们的孩子》、《三姐妹的故事》、《中国制造》、《切,永远的格瓦拉》、《伟大的友谊》等一系列优秀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2011年优秀作品”奖、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中国”优秀作品奖、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优秀纪录片“系列片十佳”称号、第十一届四)!}电视节“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评选活动人文类长片人围奖。《切,永远的格瓦拉》获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优秀纪录片“长片十佳”、2011年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授予的“纪录·中国”优秀作品奖、第十一届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评选活动人文类长片人围奖。《三姐妹的故事》获国家广电总局获得优秀国产纪录片中篇奖,第十一届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人文类评委特别奖。《伟大的友谊》获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优秀作品”奖、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优秀纪录片“长片好作品”称号。纪录片《中国制造》获德国莱比锡国际纪录片节提名奖。中国教育电视台与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联合开展“红旗飘飘一建党90周年精品文献纪录片进校园活动”,将获选的100多部纪录片作品赠送给全国各大高校图书馆、影像中心,作为辅助课堂教育的音像教材纳入大学生政治课程的观摩教学辅助教材。其中百部《新中国教育纪事》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六、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打造天地网合一的国家新媒体云教育平台。继续推动国家教育新媒体学习超市平台建设,完善平台各项功能和应用配合,推进项目二期三步验收。2011年正式成立了教育云计算工程研究中心,把已经设计好的学习超市天地网合一平台应用提升到国家安全和全民终身教育的层面。建立“统一内容标签”体系,以学习超市平台为基础,形成“共享不限规模”、“内容安全可控”全新的网络管理模式。七、打造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高地和高校创意项目孵化基地,为高等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专业平台。中国教育电视台成立了高校创意总部基地。通过与全国多所知名高校建立广泛合作关系,促进高校创意产业产学研相结合,服务高校大学生创新教育和自主创业。(黄秀根)广播文艺概况一、围绕2011辛亥革命10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制作节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制作播出了百集配乐纪实文学《张震回忆录》。由中央电台央广都市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军事宣传中心联合制作的长篇纪实广播文学《解放战争》,共210集,6月28日开始在文艺之声《长篇连播》栏目中播出,以饱满的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唱响了共产党好、人民军队好、各族群众好的主旋律。上海广播文艺专门成立庆祝建党90周年“红色系列”项目组,推出“红戏会”、“红歌会”、“红色之旅”、“红色经典小故事”、“寻访红色经典建筑”等五个红色子项目,播出近180小时的节目,举办线下活动117场。经典音乐广播在3月推出“我爱唱红歌一社区里的红歌手”大型红歌演唱比赛。上海交通广播“光辉,一路走来一红色之旅”自驾活动先后组织前往遵义、南湖、陕西等地,以多种形式展现90年来红色革命圣地的全新面貌。上海故事广播从2012中国广播电视年鉴O工一Z乡刃>D一O卯州<长m>刀口00大5月开始展播“清风颂先驱、廉政建和谐一作风百典”系列节目,并特别制作广播剧《长江的女儿》,全面、深人反映新四军女兵的精神成长历程。山东广播电视台广播乡村频道在临沂举办了“难忘的红色经典”文艺演出,为当地观众和广大听众奉上一场戏曲盛宴。广东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联合全国20家成员台和贵州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了《红歌唱响红土地》大型系列活动;联合湖北音乐广播、重庆音乐广播共同策划组织了《党的光辉照我心》特别党日主题活动;策划主办《红色大流行现场音乐会》、《红歌大家唱一2011网络歌手大赛》等节目和活动。云南电台音乐广播制作了广播纪实文学《解放大西南》,制作播出了《史光柱创作歌曲展播》专题,制作完成歌颂杨善洲的四集连续广播剧《大地之爱》。在喜迎建党90周年之际,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征集100首蒙语歌曲和器乐作品,并刻录人库。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湖北广播电视台创作播出了广播剧《首义三杰》和《武昌首义》。广播剧《武昌首义》录制中二、着力创新,举办各具特色的大型活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举办了“唱响中国一群众最喜爱的新创作歌曲”征集评选活动。8月,音乐之声分别在沈阳市和拉萨市举办了“唱响中国唱响沈阳暨我要上学2011年大型公益演出’、“唱响中国唱响拉萨一2011拉萨雪顿节开幕式演出”,重点推广获奖作品。同时还举办了2010年度MusieRaido“中国TOP排行榜颁奖晚会”,在台北举办了“全球流行音乐金榜第一届颁奖典礼”。这是中央电台首次在台湾省主办大型活动,受到岛内外各界广泛关注。上海广播文艺于2011年3月19日举办了第18届东方风云榜颁奖盛典。作为品牌的“双星会”更是全年举办50场演出,其中“星期广播音乐会”举办了24场演出,先后走进美国、新加坡、香港、澳门,票款收人达到人民币80万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在纪念玉树地震一周年之际,青海人民广播电台特别录制播出17集系列广播纪实评书《玉树那些人那些事》,录制播出单部广播诗会《玉树,永恒的生命之乡》,还录制了汉语广播剧《生命站立成树》、《春回玉树》和藏语广播剧《地疡2010))分别在新闻综合频率、经济频率、交通音乐频率、藏语频率播出。吉林音乐广播2011年音乐广播继续社区行、校园行、原创推广三大系列活动,与各界文艺人士联合,推出“中国红社区行”、“音乐点亮青春红歌唱响未来”等80余场社区和高校系列活动,推出“长春说唱battle大赛”等近30场原创先锋文化推广系列活动。三、挖掘整理本地文化遗产和地方文艺,制作出一系列特色节目2011年青海电台对昆仑文化、黄南藏戏等列人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的青海特色文化,通过专题节目、新闻报道等不同形式,在g((昌游西部》、《生活365})、《在路上》等栏目中做了宣传.方言栏目《故事挡档》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介绍百姓身边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王越直播室》栏目邀请嘉宾制作了两期访谈节目,专门介绍青海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交通音乐频率在节目改版时增加了介绍、传承青海花儿的周播节目《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打造传播本土特色文化的窗口;藏语频率发挥自身优势,极力抢救地方民族民间艺术,全年录制“格萨尔说唱”100个小时、“拉伊”50个小时、“弹唱”3个小时、“则柔”2个小时、“酒曲”5个小时、“少儿故事”5个小时。甘肃省广电总台制作的《陇声飘香》是全省广播界唯一的介绍推广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播节目,通过戏曲、表演、手艺、节庆、民俗等,展示甘肃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散播丝路文化的魅力。山东广播电视台广播乡村频道栏目《戏迷大擂台》结合山东省的多项戏曲文艺活动,带领观众听戏看戏,受到观众欢迎。围绕各类戏曲演出与推广,山东广播乡村频道还举办了一系列观众互动活动,“我爱吕剧大家唱”系列活动送戏下乡,受到群众欢迎。吉林音乐广播制作了专题节目《海东青的歌唱一萨满音乐寻根之旅》。四、继续推进类型化和专业化改革,加快节目品牌化建设四川文艺广播主要由崛江音乐(FM95.5)、城市之音(FM102.6)、文艺广播(FM90.0)三个音乐文艺类频率构成。作为中国西南地区首家专业音乐广播,“山民江音乐IRaido”在全国范围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与美誉度。2006年,在第二届中国品牌大会上,山民江音乐被授予“中国优秀品牌建设先进单位”称号。2011年,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音乐频率继续定位为“有车族的音乐台”,以音乐加资讯节目为主体,《103.41早晨》、《103.41路上》、《103.4晚高峰看城市》、《103.41现场》、《103.41夜色》、《103.41无眠》、《103.41无言》节目为纵向架构,节目编排凸显类型化音乐广播特色。江西文艺音乐须率户外活动现场2011年,湖北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改版推出了格式化音乐节目《挡不住的麦克风》和娱乐互动脱口秀节目《娱乐吉庆街》。湖北音乐广播推出大型系列音乐旅游节目《天下湖北美灵秀湖北行》。同时还承办了全国第二届类型化广播高峰论坛,编撰出版了全国第一本类型化广播专著《类型化音乐广播知与行》。甘肃省广电总台《经典印象》是一档播送经典文学及文艺作品的节目,具有很强的思想品位与艺术性。子栏目有《飞越陇原》、《文学音乐笔记》、《博客文学日志》等。《假日好时光》是融娱乐、文艺、生活资讯为一体综艺节目,从2004年以来连续参加了七届广播娱乐节目大赛,有六次获奖。朱娜等制作的节目《超级模仿秀》还获得了第七届全国广播娱乐节目大赛金奖。(王宝民)电视文艺概况2011年是建党90周年,也是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国电视文艺工作者围绕这些党和国家重大的事件,高扬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策划制作了很多精彩纷呈的晚会,推出了大量深受欢迎的综艺节目。一、电视晚会1.建党90周年专题晚会。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纷纷举办专题庆祝晚会,由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北京市联合主办的大型文艺晚会《我们的旗帜》最具代表性,本台晚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悉数到场。晚会共分三章,即“人民的心声”、“难忘的岁月”、“民族的脊梁”,整台晚会感情充沛、气势磅礴,歌舞热烈,旗帜高扬。除此之外,还有上海东方卫视的《唱支歌儿给党听一上海市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大型歌会》、《党旗高扬红歌燎亮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群众歌咏大会,湖北卫视的《荆楚花开党旗红一湖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文艺晚会》、江西卫视的《红歌献给党一江西省公安机关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暨2011中国红歌会警营唱区颁奖晚会》,山东卫视的《齐鲁正气歌一山东省“忆传统受教育树正气”歌曲传唱暨庆祝建党90周年文艺晚会》、《在灿烂阳光下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甘肃卫视的《向着太阳一甘肃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文艺晚会》等。此外,建党纪念日、建军节、国庆节等重要的活动也都有很多精彩的专题晚会亮相荧屏。2.传统节庆晚会。从春节联欢晚会到各界春节晚会,再到元宵晚会,从央视到省级卫视再到地方频道,一个个传统节庆晚会烘托出中国传统节庆的气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还是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2011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与往年春晚相比,歌舞类节目总体数量减少,但节目的场面增大,几乎每一个都是人数超过40人的大场面节目,烘托出了浓浓的过年氛围.此外,草根明星首次批量登上春晚舞台并且单独表演节目,如“旭日阳刚”和“西单女孩”任月丽都拥有独唱一曲的机会,深圳民工街舞团也安排了一个单支舞蹈节目;第三个特点是,曾经饱受垢病的语言类节目中植人广告基本绝迹,第四个特点是参与互动性增强,如开展《我的幸福瞬间》图片征集活动,争取使观众达到“零门槛拍摄幸福,零距离参与春晚”,再如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推出《我要上春晚》综艺栏目,为春晚选拔优秀民间作品。3.公益晚会。2011年,公益晚会这种具有特殊历史感、时代感、使命感、责任感的晚会形式被很好地继承下来,并越做越好。它不仅带来了丰富的、感人的、真挚的精彩节目,同时也彰显了电视传媒的社会责任。如四川卫视的《感恩祖国一四川省纪念“5·12”汉月I特大地震三周年特别节目》,青海的《纪念“4·14”玉树地震一周年大会》、《纪念玉树地震一周年特别节目》、《玉树“4·14”大地震周年祭音乐之夜》等。其中比较有特点的是云南卫视举办的大型公益跨年晚会《地球之声》。在各省纷纷举办跨年晚会(省级卫视达到巧家)的情形下,《地球之声》另辟蹊径,高举公益环保理念,这不仅是对劲歌热舞跨年晚会主题的颠覆,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也赢得了观众、学界和业界的高度评价。《地球之声》取得圆满成功,收视率十分可观,网络点击量也非常高。二、电视综艺2011年,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不断求变求新,在保持一贯的娱乐的同时出现了三个方面的“强化”,即娱乐中强化服务意识,娱乐中强化公益特性,娱乐中强化青春励志。1.娱乐中凸显服务。2011年的电视综艺节目在泛娱乐、过度娱乐、娱乐化的路上有了理性的回归,在娱乐的同时强调了服务意识,增加了服务内容,例如情感服务、职场服务、生活服务、健康服务等。一是情感服务。2011年最火爆的电视综艺节目当数江苏卫视的((4卜诚勿扰》,以它为代表的婚恋交友类节目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占据着中国电视荧屏,成为家喻户晓的电视话题,同类节目有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称心如意》,东方卫视的《百里挑一》、《谁来百里挑一》,浙江卫视的《爱情连连看》、《婚姻保卫战》,安徽卫视的《缘来就是你》、山东卫视的《爱情来敲门》、湖北卫视的《相亲齐上阵》等等。婚恋交友节目的流行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以及受众基础,爱情婚姻这个话题具有普世性、永恒性,而且随着当前社会剩男剩女的增多,这里更有说不完的角度和故事。二是职场服务。2011年,以天津卫视的《非你莫属》和江苏卫视的《职来职往》等为代表的职场真人秀节目,同样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关注。《非你莫属》每期12名一流企业高管组成波士团现场招聘,具有不凡身世背景及奋斗经历的他们,将对应聘者进行最犀利的评判和最严格的挑选。每期3一4位真实应聘者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敢于挑战,敢于展示,拥有难以想象的特长,同时每个人都希望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节目中的2名国内资深职场人士及心理专家,将用专业知识给应聘者真实的就业指导意见、心理把握和职场忠告。《职来职往》节目囊括各行各业、人生百态,通过行业达人和求职者之间的对话,反映当下最热点的行业话题并产生观点的碰撞。通过不同行业职位的人群,不同的思维与视角展示社会的本来面目,通过理性、客观、全面、真实的分析,展示真正的职场。职场真人秀节目都有很强的娱乐特性,但值得肯定的是节目在娱乐的同时没有偏离职场服务的功能,为应聘者的求职带来真实40概2012中国广播电视年O工12卜刀>口10卿州<丈m>刀口00大宝贵的、丰富实用的经验、技巧,当然节目过程中出现的主持人言语问题、嘉宾素质问题也值得关注和探讨。三是生活服务。河北卫视的《家政女皇》作为一档生活服务类节目,在2011年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市场效应。它用综艺形式来讲述如何为生活服务,让生活更美好,更智慧。节目采用内外景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娱乐元素,让观众在轻松的氛围中长生活之见识。衣、食、住、行,柴、米、油、盐,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兼具老百姓的“家长里短”、“婆婆妈妈”,信手拈来的街头喜剧和观众一起发掘生活中的智慧。四是健康服务。2011年,健康服务类节目如《中华医药》、《养生堂》等再次被广大观众,尤其是中老年观众关注。以《养生堂》为例,它以“传播养生之道、传授养生之术”为栏目宗旨,秉承传统医学理论,根据中国传统养生学“天人合一”的指导思想,按照二十四节气来安排节目内容,每天既系统介绍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又有针对性的介绍实用养生方法。2.娱乐中彰显公益。2011年,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进行了改版,一大批新的综艺节目亮相荧屏,其中一些深受好评,如《梦想合唱团》自开播以来,就成为大家广泛关注的话题之一。在微博上,更有观众称看节目本身就是在“守护爱心的沃土”。节目中,8位明星回到各自的家乡,寻找20位来自各行各业的当地居民组建一个城市梦想合唱团,分别为“孤儿救助”、“溪桥工程”、“新长城特困生帮扶”、“多媒体教室筹建”、“爱佑童心”、“天使之家”、“瓷娃娃救治”、“无障碍艺途”等公益项目赢取不同等级的梦想资金而比拼。与其他电视选秀节目不同,它没有停留在对个人价值的关注,而更进一步追求集体价值、社会价值的实现;参加的选手,人人带着梦想而来,人人都为公益而来,不再怀揣一夜成名的奢望,而是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放大自己的力量去实现帮助他人的愿望。每一个公益梦想凝聚了当地政府、媒体、企业、明星、公益组织、基层群众方方面面的力量,承载了被帮扶者改变命运的希望。再如浙江卫视((,决乐蓝天下·中国梦想秀》,它定位是“给平民惊喜、帮平民圆梦”。节目邀约明星作为梦想使者,帮助那些始终怀揣不平凡梦想的平凡小人物,让他们对梦想的真诚热爱和美妙憧憬变为现实,共同面对生活中的灰心丧气、艰难坎坷,体会这个社会的温暖关怀和友善。一大批梦想者在梦想使者的帮助下实现了梦想。3.娱乐中强调励志。在不少人看来,电视综艺就是“玩乐”,与社会现实关联度不大,哪怕最娱乐的电视综艺也很难脱离现实的社会关怀,尤其是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面临着诸多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充满着复杂多变的社会心理与社会情绪。作为主流媒体,无疑应当自觉地将目光投向普通的百姓,用自己搭起的舞台吸引普通的百姓来参与和表现,并带给他们生活的自尊、自信和自强,从而通过他们传达出媒体的温暖与关怀。以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为例,它的选手大多是来自最基层的最普通的百姓,他们身份各异,但都体现了转型期中国社会复杂多变的状态、问题、情绪和心理。《星光大道》的舞台为他们所搭设,为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走上成功的道路,积累宝贵的经验。再如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等,《中国达人秀》引进《英国达人》的先进制作理念,经过一年多的探索,进行了较为成功的本土化改造,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该节目“没有任何门槛,不限任何才艺”,致力于打造“零门槛”的选秀节目,让拥有才华和梦想的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展示天赋和潜能。《天天向上》用各种形式来传播中国千年礼仪之邦的礼仪文化,让国民在娱乐嬉笑之余,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并借此发扬光大,是节目定位的深度体现,也是节目创建的背景。随着节目题材范围的拓宽,节目现在的核心气质是青春励志,并将把“青春励志”和“传统礼仪”作为必守的原则。(胡智锋、周建新)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实现自我超越广播剧概况一、广播剧市场呈现多元化形态2011年,中国广播剧市场无论创作上、营销手段上都呈现出多元化形态,各地电台都在常态地制作播出多集广播系列剧、情景剧、栏目剧等多形态广播剧,有的在听众中已形成品牌。在2011年广播剧专家评析中,上海电台制作的38集《雅库玛的诅咒》、北京文艺电台制作的208集《史上第一混乱》、浙江交通之声制作的26集《诱惑之城》、广东四会电台制作的343集方言剧《柑玉满堂一一家亲》、宁波电台制作的30集《刑警出击》、山东聊城电台制作的48集《正道》等一批成功走向市场的超长系列剧、连续剧获得专家好评。其中《诱惑之城》不仅选材是中青年听众感兴趣的内容,还首次使用微博方式推广,达到了未播先热的效果。仅该剧的官方微博就吸引7万多名网友长期关注,加上主创人员的各自微博关注者,该剧的微博粉丝已经突破10万。在营销方面,该剧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制作前和制作中与特约播出的广告主保持密切联系,和两家企业以贴片广告方式签订了特约播出合同,每家合同金额都不低于巧万元。二、重视培训广播剧人才不断涌现继2010年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在黑龙江伊春市举办全国“广播剧制作人培训班”之后,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宜传部又举办了广播剧创作培训班,来自内蒙古呼伦贝尔、锡林郭勒、阿拉善等全区12个盟市及部分旗县的30名广播剧创作者参加了培训。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不仅派出多位领导、专家亲临培训班授课指导,还无偿提供了教材和音视频资料。2011年又有多名新人获单项个人奖。三、宣传意识日益增强20n年,以全身心带领群众创业致富的村党支部书记张雅琴事迹为蓝本创作的广播剧《金桥彩虹》,在年仅55岁的张雅琴因患癌症逝世的第二天,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和丹阳电台就及时播出了。与此同时,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文艺音乐广播的有关领导还来到丹阳市新桥镇金桥村,将广播剧光盘赠送给当地政府、村民和主人公张雅琴亲属。赠送仪式现场,人们重听了广播剧《金桥彩虹》。当地宣传部门还把这部感人的作品提供给基层党员干部学习。20n年6月巧日,由深圳市宝安区委组织部、宝安广电中心联合出品的纪念建党90周年广播剧《我在你的世界里》在深圳举行了隆重的开播仪式。宝安区外来人口众多,广播拥有庞大的听众群体,采用广播剧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别开生面地宣传了党建工作。2009年,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根据歌曲《歌唱祖国》创作的同名广播剧获得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2011年6月18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上海文艺出版集团和上海剧本创作中心联合推出根据该部广播剧改编的爱国主义教育情境读本《歌唱祖国》,连同广播剧光盘一同出版,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工程红色读本向全国推广。上海《文汇报》分八次整版登载著名作家、评论家的文章对此进行推介,《上海画报》以七个版面介绍了《歌唱祖国》诞生始末,解放军总政治部将《歌唱祖国》读本和广播剧挂上军内网站向全军推广。四、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继续在广播剧发展中发挥作用1.举办《广播剧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推进广播剧创作。2011年3月30日,由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主办、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协办、北京文艺广播承办的《广播剧创新与发展一中国广播剧研究会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这是近年来广播剧界少有的一次高层次论坛。论坛的主题是广播剧在新时期的创新与发展。与会代表就广播剧的可持续发展,广播剧创作、创优和市场运营之间如何同步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人探讨,从理论、实践及科技手段的利用和营销等层面深人分析了广播剧的生存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2.通过专家评析和论证,提高对广播剧选材、制作、演播的把控能力。2011年6月13日,由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主办、上海东方广播有限公司承办的第11届广播剧专家评析会在上海举行。共收到全国65个会员单位选送的5种类型(单本、连续、儿童、短剧、超长)、多样风格的广播剧作品72部(899集),共计213个小时,参评作品数量超过以往。有70部作品获奖,13人分获最佳制作人、编剧、导演、音乐、音响、录制及男、女演员8个单项奖。参评作品中,广播连续剧、超长剧的质量水平大幅度提高,如上海电台制作的8集连续剧《弘一法师》、镇海电台制作的14集连续剧《镇海雄关》都达到了精品水平。3.通过出版中国广播剧专刊和举办征文活动,活跃学术气氛,强化史料的发掘、积累、研究工作。2011年,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出版了两期专刊,收录了中国广播剧年会的文献和资料,刊载了纪念新中国广播剧诞生60周年、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30周年《广播剧创新与发展一高峰论坛发言精编))和“我与广播剧60年”征文活动收到的全部19篇稿件。几代广播剧人饱含深情回忆了与广播剧的情缘和许多经典作品的创作始末,成为珍贵史料。4.参与“广播剧著作权保护问题”调研,增强依法维权意识。2011年5月,受国家广电总局委托中央电台正式启动“广播剧著作权保护问题”课题研究,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参与了课题的研究工作。2011年广播剧研究会年会的研讨内容也围绕“广播剧著作权保护”主题展开。(高坦)电视剧概况2011年,电视剧创作生产持续繁荣,产量创历史新高,题材类型更加丰富多样,努力提升思想文化品质升、传播优秀价值成为行业共识,市场主体积极做大做强,播出渠道进一步拓展,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11年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总量为1040部33877集,全年电视剧总产量共469部14942集,再创历史新高,电视剧制作规模稳居世界第一。电视剧是电视台最重要的内容资源和节目类型,是人民群众最受欢迎,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文艺样式。随着电视剧产业的深人发展和观众对电视剧精品需求的不断加深,电视剧的创作生产和播出对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品质、题材选择、和社会影响等的追求上升到更加突出的地位。2011年电视剧播出以迎接“建党90周年”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为契机,相继推出《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1921》、《开天辟地》、《辛亥革命》、《亮剑一铁血军魂》、《中国地》、《借枪》等革命历史题材大剧,大力弘扬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表现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伟大民族精神,受到各方高度评价,取得良好收视。当代军旅题材电视剧如《我是特种兵》、《大学生士兵的故事》、《国防生》等持续热播,尤其受到了广大80后、90后青少年观众的欢迎,这些作品在表达军旅题材电视剧特有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精神基础上,针对当代青少年观众群体的特点,在叙事模式和艺术手法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反映社会生活的现实题材电视剧如《能人冯天贵》、《家的N次方》、《裸婚时代》等,围绕农民工创业、婚姻观念、家庭生活、情感归宿、子女教育等,都从不同角度以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叙事手法,来触摸社会脉搏,反映人情冷暖。民族题材电视剧《香格里拉》、《奢香夫人》则展现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风貌和历史变迁,表现民族团结,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一批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的优秀电视剧作品在电视台播出,有力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电视剧((中国地》422012中国广播电视年鉴01一Z梦见势口一产é字州<Km>无田Oēé大2011年,电视剧播出机构在发展和竟争中更加注重品质和质量,优秀的电视剧资源成为电视台最核心的竞争力。播出机构竞争发展更趋激烈,加大对优秀电视剧的版权投人和资源掌控成为关键,首播、独播、定制播出成为一些实力强、影响大的省级卫视频道的首选播出模式。电视剧的网络播出成为2011年影响电视剧市场走向的重要角色,网络平台成为独立的电视剧播出渠道,有能力的视频网站大量采购电视剧来丰富平台内容,这也反映了电视剧版权市场在注重版权保护的基础上,走向更高更广阔的发展层面。这些新的市场平台也为电视剧产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提供重要基础。2011年总局关于加强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和广告播出管理的措施,进一步加强了电视剧提供公共文化产品的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同时引导电视剧创作生产和播出的健康良胜发展。4月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对维护编剧权益,保护知识产权,整体提升中国电视剧的品质,促进电视剧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少数民族语言广播概况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内和外联,勇于创新,全面做好中央新疆工作会议召开一周年报道。2011年,中央电台维语频率策划组织了“促进民生改善,推进跨越式发展—十九省市援疆报道”大型采访活动。此次活动是维语频率自成立以来投人人力、物力最多的一次采访活动,创造了多个第一:是中央电台民族广播,也是维语频率第一次牵头策划、组织台内其他中心、频率进行的大型联合采访活动;是维语频率第一次组织遍访新疆十四个地州;是维语频率第一次进人新疆哈萨克族、蒙古族聚居地采访。二、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等重点报道持续时间长、宣传效果显著。2011年5月23日,中央电台藏语频率推出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系列报道《雪域阳光60年》。报道组行程近万公里,深入西藏6个地市的30多个县域,采发录音报道60余篇,采访对象涉及各行各业,报道领域涵盖农牧、工矿、边防等方方面面,反映了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西藏人民对新生活的热爱、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7月19日,“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庆祝大会”特别直播,掀起了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系列报道的高潮。三、策划推出《东西合作和谐发展》系列报道,打造民族广播品牌。2011年,中央电台民族广播策划推出了《东西合作和谐发展》大型系列报道,由中心领导带队,新闻部、蒙语部、哈语部、朝语部和藏语频率、维语频率共同组成采访团,赴江苏、广东两地基层采访报道当地援疆、援藏工作情况,展现中央“东西合作、和谐发展”理念在援疆援藏工作中的具体实践。中央电台民族广播将把这一主题采访作为一项长期活动持续下去,力争将其打造为民族广播的一个重要品牌、民族广播记者的一个培训课堂、民族广播中心的一个外联平台。四、藏语广播中心拉萨编辑部、新疆民族语言广播中心揭牌。2011年7月26日,藏语广播中心拉萨编辑部正式成立并举行揭牌仪式。12月10日,新疆民族语言广播中心揭牌仪式在乌鲁木齐举行。藏语拉萨编辑部和新疆民族语言广播中心运行后,大大加强了藏语和维语两个频率的应急能力和采访力量,节目中来自一线和基层的新闻、专题比重有很大提高。五、圆满举办哈语广播开播40周年、朝语广播开播55周年纪念活动。2011年6月29日,中央电台哈语广播开播4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中央电台哈语广播工作者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各地广电系统的领导、代表就哈萨克语广播节目协作机制、节目制作经验等主题进行了交流座谈。10月27日,朝语广播创办55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东北各地区的朝鲜族领导和代表以及在北京的部分朝鲜族同胞出席了纪念活动。六、举办藏语征歌等大型活动,扩大民族广播影响力。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中央电台藏语频率联合多家地方电台、电视台举办了《再唱山歌给党听—歌唱我们的幸福生活》2011年全国藏族风格歌曲征集评选活动,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各民族文艺工作者和音乐爱好者创作的近300首歌曲作品。这些作品内容多样,风格鲜明,制作精良。人围的100首作品7月1日起在中央电台藏语频率及各地电台展播后,受到听众的喜爱和好评。七、“走转改”活动有声有色,确立民族广播采访联系点。2011年n月6日至8日,中央电台民族广播蒙、藏、维、哈、朝等五种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的记者、播音员20余人深人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进行采访报道,并把巴林右旗确立为中央电台在民族地区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采访联系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广播中心曹因因)…………….2011年7月19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用4套频率、汉藏两种语言,对在拉萨布达拉宫广场举行的“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庆祝大会”进行了现场直播吉林省2011年,延边人民广播电台朝鲜语频率有职工114名,其中,正高职称专业技术人员有8名。内设:新闻部、社教部、音乐部等巧个业务部门。开设延边新闻、新闻追踪等37个自办栏目。中波AM1206千赫每天播出:19小时05分.调频94.9兆赫每天播出:17小时10分。全年朝鲜语广播累计播出13195.15小时。2011年,延边人民广播电台朝鲜语频率采写4600多篇新闻稿件、编译4100多条国内外新闻和50期《时事焦点》栏目。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朝鲜语部上传稿件275篇。有4357篇新闻、社教、娱乐节目、播音主持作品以及论文获得国家级奖项。其中“基本药物制度挥别以药养医”等7篇稿件获国家级一等奖。2011年,延边人民广播电台朝鲜语频率还举办“延边歌曲大家唱”、“全国朝鲜族青少年童谣大赛”、“全国朝鲜族业余歌手民谣大赛”、“全国朝鲜族青少年演讲朗诵大赛”等大型广播活动。20n年,延边人民广播电台朝鲜语频率充分发挥中国朝鲜语文艺作品生产基地作用,制作广播剧《爱的天使》(10集)、《叫你一声妈妈》(8集)、《爱的港湾》(24集)、《东满黎明》(7集)、《尹东柱故居》(10集),共5部59集。制作广播小说《她心中的沙田》(32集)、《局子街上的女人》(58集)、((光复的后裔们)}(100集),共3部190集。制作少儿成长剧《牛顿》(10集)、((g昌歌的果实》(3集)、((J清》(10集)、《长白飞鹰》(8集)、《归来的峰九》(2集)、((l2岁的秘密》(14集)、《名人故事》(7集)、《小短的朋友》(1集),共8部54集少儿广播剧。新创作录制80余首新作品。制作30余首新童谣。(吉林省广电局)四J11省四川广播电视台民族广播以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为己任,共筑民族团结的金桥,是全国用藏语、彝语、汉语三种语言进行广播的唯一省级新闻平台。其中藏语广播用康巴、安多两种方言播出,彝语为全国省级台中的唯一,是一个极具特色集新闻、专题、文艺节目为一体的综合性频率,民族广播已开播58年。全天播出时间为19.05小时。《多康直播间})(藏语)、《雪山草地))(藏语)、《彝家山寨))(彝语)、《金桥三十分》(汉语)等节目深受各族听众的喜爱。民族频率现有藏、彝、汉三个民族的编辑、记者、翻译、播音员共39人,其中具有新闻、翻译、播音三个专业副高以上职称的18人。民族广播通过卫星(中星5号)、中波954、短波6060、短波7225、调频88.1(成都地区)传播节目,是四川、中国西部、全国民族广播覆盖最广的广播频率,是民族地区的第一媒体。2011年,四川民族广播的重大报道有:庆祝建党90周年的大型系列报道《穿越历史的变迁一走进三州看变化》;反映彝家新寨建设的系列报道《五彩凉山》.《巴蜀万里行一走进三州见证跨越》。(四川广播电视台)云南省20n年,云南人民广播电台民族广播共用5种少数民族语言(西双版纳傣语、德宏傣语、傈僳语、景颇语、拉枯语)播出新闻节目242组,全年共播出新闻稿件19350件。开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庆祝建党90周年”以及“记者走基层”等专题。先后在新闻节目和汉语普通话专题节目《民族天地》中开设“精彩云南`十一五’”、“转变发展方式”、“云南桥头堡建设”、“创先争优在云南”、“建党90周年一伟大历程”、“身边的共产党员”等12个专栏进行宣传;在全国和全省“两会”期间,民族广播开设“展望`两会”,、“委员代表心声”专栏,重点对“两会”中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的就业、医疗、教育、困难群体扶助、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重点报道,共播出新闻186条次;5月24日,由云南省民委主办、云南人民广播电台承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云南25个少数民族歌曲展播活动”正式启动。展播活动历时7个多月,分别在云南人民广播电台、云南广播网、云南民族网和全省8个民族自治州电台播出云南25个世居少数民族的代表性歌曲共70多首。民族广播通过播发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倒计时提示,开设“第九届全国民运会宜传”专栏,派出记者采访民运会,完成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宣传报道工作;从9月起,民族广播开设“走基层话民生”专栏;10月,民族广播重点做好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的宣传报道工作。开设“喜迎省第九次党代会”、“来自省九次党代会的报道”栏目。民族广播获得2010年度云南广播电视奖20件,其中民族语《丁大妈家这五年》、《一寨两国胞波情深》、《老景区迸发新活力》等节目获云南广播电视奖广播民语节目一等奖;《阿彭和他的缉毒犬伙伴》获民语广播外宣一等奖;《一朵盛开的缅桂花》获少数民族文艺一等奖.《傣家“朗相”万小散》、《景颇欢歌》获少数民族文艺二等奖。迪庆藏族自治州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宣传主要是迪庆人民广播电台的康巴藏语广播。2011年,迪庆人民广播电台藏语广播节目主要开办每天一组的《迪庆新闻》、《国际国内要闻》、《云南新闻》三个新闻类节目,其中,《迪庆新闻》编辑、翻译当天播出的汉语版《迪庆新闻》,每期播出10分钟;《国际国内要闻》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藏语广播播出的《国际国内要闻》,时长为30分钟,平均播出稿件13条;《云南新闻》翻译播出云南日报或云南新闻网中的要闻,时长为10分钟,平均翻译播出稿件为4条;其他藏语节目主要有:校园节目《初生莲苑》、教学节目《藏语讲堂》、《法制天地》、《健康与卫生》、《农牧科技》、旅游文化节目《香格里拉风情》等,每天藏语自办节目分别在14:oo一16:oo,22:oo一24:oo播出。藏语广播节目通过中波和调频两种方式传播,现已覆盖香格里拉、德钦、维西三县县城、开发区以及全州29个乡(镇)政府所在地,以及周边毗邻藏区,覆盖人口近30万人,覆盖率为全州总人口的81%。2011年度,藏语广播节目翻译播出新闻稿件2780多条,制作播出节目720小时。2011年,在全国第十二届藏语广播电视评奖会上:l件作品荣获一等奖;6件作品荣获二等奖;8件作品荣获三等奖。西双版纳人民广播电台民语广播节目分为新闻、专题和文艺等三大块节目,新闻板块主要有:《西双版纳新闻》和中央台新闻译播。《西双版纳新闻》以翻译本台汉语新闻稿为主、以自采稿和通讯员来稿为辅,中央台新闻译播以翻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为稿源。专题节目有傣语的《好曼勋傣》、《卫生与健康》和《法制与社会》.哈尼语的《哈尼天地》、《田野金桥》和《道德与法制》。傣语文艺节目主要有赞哈及傣语歌曲。开设的傣语文艺节目有《章哈集萃》、《傣乡之花》、《密林歌声》、《周末文艺》.哈尼语文艺节目有《咚叭查》、《快乐山寨》、《新歌快送》等。每天播出傣语、哈尼语文艺节目共4小时10分钟。2月巧日442012中国广播电视年鉴门工12)刀夕Où0加州<Km/\刀田OQ大正式开播哈尼语文艺直播节目《滇航唱》,节目每周二、四、六晚20:oo至21:00直播,周边国家缅甸的勋勇、勋拉和老挝的励醒、景康等境外地区也有很多听众群,每期节目均收到该地区听众的来电、来函点歌参与互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成功举办《多歌水》文艺直播节目开播一周年庆祝文艺晚会和与听众见面文艺晚会。完成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傣语广播剧《召树屯与喃木诺娜》和禁毒防艾题材哈尼语广播剧《流泪的山风》制作和播出工作;协同电视台完成了电影《建国大业》、《风声》、《拉贝日记》的配音工作。文山人民广播电台民语频率分两段进行播出。08:20一09:25为译播民语,译制中央和省新闻;20:oo一23:oo为民语本地新闻和《今日壮乡》、《苗岭风采》、《瑶山风貌》三个栏目。其中,共录制民歌和曲艺等文艺节目118首(个),200多分钟。民语文字专题节目288组,170多万字,时长2万多分钟。民语文艺专题节目288组,时长2万多分钟。全年共收到听众来信来电300多件(次)。民语频率积极参与协助做好文山广播电视台宣传播出工作,在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宣传活动、新闻媒体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等大型宣传活动中,民语频率积极抽调骨干采编播人员,用本民族语言,共同参与采访报道以及邀请嘉宾进行专题访谈。全年共播出新闻稿1059组,1300多万字,时长6万多分钟。制作专题访谈4组。采写新闻稿件和原创节目so多条(篇)。怒江广播电视台广播综合频率将FM105.6怒江人民广播电台《傈僳语新闻》的时长由原来的每天10分钟改为20分钟。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广新闻》和云南人民广播电台《云广新闻》译制成傈僳语进行播出。开播《傈僳语科技之窗》节目。至2011年年底,怒江广播电视台广播综合频率民族语节目日播出时间已达60分钟。楚雄彝族自治州广播电台,2011年继续开办每周一期的《彝语新闻》节目,每天播出5次,全年累计播出50期节目。《彝语新闻》节目以楚雄彝族群众广泛使用的东部方言为基础,稿件来源于《全州新闻联播》节目。节目片头分别用彝语和普通话制作播放,背景音乐采用以反映和来自彝族的民族乐曲为主,播音员聘请楚雄州民族语言文字专家担任。《彝语新闻》节目获得2011年度云南广播电视奖民语节目一等奖。(纳圈恕狄,赵学灰包雪峰、罕秋云、苏会」橡李叫云、李建华、普丽芬)播《早间新闻快报》、《雪域金桥》等栏目,播出了青海省各地区、各部门纪念玉树地震一周年举办各项活动的新闻消息100多条。4月14日当天,藏语广播调配人员分头到中心广场、塔尔寺等地进行电话连线报道,安排专人连线玉树、果洛等五个州的特约记者,就当地进行纪念玉树一周年的活动进行了实况报道.转播了《纪念玉树“4·14”地震一周年纪念大会》实况和((u4·14”地震遇难同胞一周年祭交响音乐会》实况.安排播出了《“唱响大爱”玉树地震纪念晚会》.《375直播室》栏目推出了《纪念玉树`,4·14”地震一周年专版节目》。9月28日,播出藏语广播剧《地荡2010》,回顾了玉树“4·14”地震、震后重建等情景,生动地再现了那一幕将大悲、大爱和大美交织的地震故事。三、地方特色民族文化宣传有声有色青海台藏语广播在对青海民族文化产品做全面宣传的同时,还在重要时段和相关栏目中开设专栏和专题节目,通过连线和邀请相关人员走进直播间等多种方式对民族文化保护工作进行深度报道。《375直播室》栏目对泽库石刻、贵南藏绣、热贡艺术、藏族传统射箭等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进行了专题报道,还与各州县人民政府取得联系,录制播出了各地举办的旅游艺术节演出及各地举办的大型演唱会。(王海红)青海省一、纪念建党so周年宜传异彩纷呈纪念建党90周年宣传是加11年宣传的重中之重,青海台藏语广播通过在新闻栏目中开设《永远跟党走》、《辉煌90年》等专栏、专题,深人开展宣传,播出了《我省安排离退休老干部开展纪念建党90周年活动》、((海西州认真安排部署纪念建党90周年活动》等100多条新闻消息,回顾党的伟大历程,讴歌党的丰功伟绩。在《375直播室》栏目中专门开辟了“建党历程与党的民族政策”小栏目,邀请有关专家做客直播间向藏语听众解读建党历程与党的民族政策。二、纪念玉树地展一周年宣传丰富多彩在玉树“4·14”地震一周年到来之际,青海台藏语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少数民族语言广播概况20n年,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维吾尔语综合广播《行风热线》节目由每周播出一次增加到每周播出三次,增加了外国音乐类直播节目《环球音乐听吧》、交通类热线直播节目《交通热线》、热线直播节目《青春旋律》3档新节目,同时,《法制在线》节目实现热线互动播出。哈萨克语广播坚持“节目质量就是竞争力”的理念,加大节目改版。新办一档文艺节目《阿肯阿依特斯》,时长40分钟,新开办了((,合理咨询》热线直播节目,新办新闻直播节目《焦点访谈》。《今日新疆》直播节目改名为《金色的原野》。举办了30场异地直播活动,邀请嘉宾走进直播室,成功举办了122场直播,异地电话直播85期节目。蒙古语广播分别在巴州、博州等地进行9次大型异地直播节目、电话连线78次、邀请嘉宾88次,极大地调动了听众参与节目的积极性和热情,为听众提供了互动平台,进一步拉近了广播与听众的距离。在专题节目中新开设“蒙古族群众居住县市天气预报”服务节目。柯尔克孜语广播10月1日,新开设热线节目((,自连心》,时长35分钟,利用短信平台和热线与听众互动点播,受到听众的喜爱。各地级少数民族语言广播概况阿克苏地区人民广播电台维吾尔语自办节目频率FM94MHZ为新闻综合频率,全天播出时间18小时20分钟。开始时间07:50,次日凌晨02:10结束。维吾尔语每天除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的早、中、晚新闻节目3.5小时以外,全部为自办节目。自办节目主要有《阿克苏新闻》、《新闻博览》、《阿广行风热线》、《农村视野》、《社会与法》、《交通文艺》、《文化与教育》、《信息服务》、《塔里木浪花》、《多浪文苑》、《健康之友》、《长篇连播》、《少儿之声》等巧档新闻、社教、信息、文艺类节目。全天三分之一的自办节目为热线直播节目。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民广播电台用哈萨克、维吾尔两种语言播出的两套节目调频调幅双覆盖,担负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哈萨克语、维吾尔语两套节目的转播任务,全天播出时间62小时,哈语每天节目播出时长14小时30分钟。开办了《伊犁新闻联播》、《伊广行风热线》、《伊犁河》、《源泉》、《文学天地》、《青年节目》、《世界各地》、《半边天》、《少儿节目》等一批名牌栏目。维语每天播出时长17小时。开办了《伊犁新闻联播》、《科技与教育》、《环球世界》、《法制天地》、《对农牧区广播》、《您早伊犁》、《社会纵横》、《金色年华})、《93.4与您同行》、《温馨女人街》、《市场指南》等。和田地区人民广播电台维吾尔语综合广播每天播出18个小时,开办栏目有:《和田新闻》、《和广行风热线》、《和田农村》、《人与法》、《妇女生活》、《心灵悄悄话》、《一路畅通》、《好歌天天点》等栏目,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哈密地区人民广播电台开办了一套维吾尔语综合广播节目,利用调幅和调频两种方式传输覆盖。其中调幅频率全天播出13小时,调频频率全天播出18小时。哈密人民广播电台维语频率,全天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2小时,转播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1.5小时,自办节目7小时。自办新闻节目《哈密新闻联播》每天巧分钟,主要以同步翻译汉语哈密新闻联播节目为主要内容,其余自办节目为自编自采的文艺、专题、音乐等服务类节目。阿勒泰地区人民广播电台哈萨克语广播频率每天20:30至20:50播出。哈萨克语调频广播全天播出16小时,转播新疆台哈语节目12.5小时,自办节目时间3.5小时,开办了《阿勒泰新闻》、《音乐在线》、《小说联播》3档自办栏目。2011年5月,阿勒泰人民广播电台充分利用广播直播车完成对阿勒泰地区纳吾热孜节文艺晚会的首次直播任务。开办了综艺益智类节目《音乐在线》,开办了具有故事情节生动受众面广为特点的《小说连播》。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广播电台开设维吾尔语和蒙古语综合广播,发射功率均为1千瓦,每天播出19小时,并实现了近85%节目的直播,开办了13档自办栏目,其中《巴州新闻》、《行风热线》、《民生热线》、《动感人生》、《楼兰乐魂》、《社会与法制》、《美丽的巴音郭楞》、《空中蓝色调频》、《文艺直播》、((,合灵有约》等栏目成为听众喜爱的栏目。吐鲁番地区人民广播电台维吾尔语频率每天07:oo开始播出,次日凌晨02:00结束,全天播出19小时。其中,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维语广播节目3小时,转播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3小时,其余时间均为本台自办节目。开设有《吐鲁番新闻》、《火洲花朵》、《今日吐鲁番》、《农业科技》、《妇女之友》、《学习园地》等栏目。(王学英)对台湾广播概况动中,中央电台对台湾广播中心获全国“对台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一、紧扣`“两岸和平发展”主题做好重大宣传工作2011年,完成第三届海峡论坛、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近50场重要活动的现场直播。及时充分报道建党90周年的各项活动,并推出介绍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回顾性专题节目,充分报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实施一批重点报道项目。如20集系列节目《辛亥百年》以辛亥革命遗迹和辛亥革命主要人物为主线,实地走访,采访相关学者、专家、见证人。系列报道《良好的开端一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实施纪实》,充分展示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实施给台湾经济发展、中南部农民渔民和基层民众带来的好处。二.积极创新和尝试,对台针对性更加突出2011年,中央电台《台北直播室》栏目充分利用驻台记者的采访优势,每日发回最新的岛内新闻、两岸交流最新进展情况,同时对相关新闻事件进行深度点评。2011年5月,以台湾特约嘉宾评论为主的新闻评论栏目《两岸开讲》开播,评论的范围主要为涉及两岸关系的内容以及台湾岛内对两岸关系有所影响的重大新闻事件等。三、不断增进网台互动,发挥新媒体传播效应2011年,中央电台“你好台湾网”在网站内容建设、网台互动、活动策划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网站在岛内传播影响力稳定提高。来自台湾地区的访客数量2011年度升至首位,占全部访客来源的28%,直接访问网站的比例达23%,日均访问量达5万余人次。开展人岛植人电子杂志项目。“你好台湾网”的电子杂志《大陆游客赴台主题游》与台湾纸面媒体《两岸称报》合作,以约稿方式在对方刊物的“大陆社会”、“两岸交流”等版面刊登署名稿件巧篇。打造涉台专题、策划热点专栏。如专题“2011`两会’看透透”、系列视频访谈“海西看透透”、系列电子杂志“大陆游客赴台主题游”等。积极发挥在线互动平台作用。2011年4月20日启动了“留住快乐留住感动一求学两岸网络秀大赛”。网站通过线上微博、论坛和线下校园推介、一对一交流不同渠道多方位吸引台湾学生及青年网友的参与和关注。四、举办系列活动.进一步扩大对台湾广播影响力2011年6月,中央电台与北京朝阳区商业联合会共同成功举办了“中华之声首届海峡两岸美食论坛”,来自海峡两岸的数十家知名餐饮企业和行业协会的代表参加,台湾数十家媒体全方位多角度进行了报道。7月3日,中央电台对台湾广播中心在台中市举办台湾听众联谊会,来自岛内的210名听友代表参加了联谊活动。这是对台湾广播50多年来首次在岛内举办听众联谊活动。10月12日,对台湾广播中心联合台湾11家客家电台、杂志、网络媒体和大陆8家电台推出“再聚原乡一两岸媒体追寻客家迁徙路”联合采访活动。(申冬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11年,在全国对台工作系统首次组织的评比表彰活462012中国广播电视年鉴O工一Z卜刃夕D一O矽州<K爪>刃口(àO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一、华语海峡飞虹网络电台2011年,新版“海峡飞虹中文网”正式上线。全力打造涉台原创网络视频节目。“海峡飞虹网络电台”于2011年9月1日正式改版为以视频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海峡飞虹中文网”,网址是www.igalang.eom和www.igalang·tw,意为闽南语“一家人”,定位为“全球华人的心声、关注两岸交流与发展”。充分利用以视频为主的多媒体手段,以岛内、大陆和全球台湾同胞以及关注台湾问题的海外华侨华人为目标人群,对文化、教育、经济、娱乐、健康等领域进行有重点、有特色的报道。“海峡飞虹中文网”从打造涉台原创网络视频节目、自主策划视频媒体活动等方面人手,加快视频报道业务的发展步伐。2011年初,推出“两岸”系列视频节目,包括高端访谈《两岸·论道》、新闻性报道《两岸·记录》和纪实性专题报道《两岸·寻访》,2011年全年制作发布视频节目210余条,总时长约3500多分钟。20fl年全年海峡飞虹所有原创专题页面均将网页与视频紧密结合。以对“富春山居图合璧展出”这一新闻事件的报道为例,6月l日,合璧展览前夕海峡飞虹中文网推出专题网页《山水合璧馨香两岸》,并与中国台湾网、你好台湾网、华夏经纬网等进行了共享。专题网页共发布视频报道25段、文字报道20篇、图片报道近60张。专题网页设置了个性板块,包括介绍山水合璧展出的“缘起”;黄公望生平介绍及浙江博物馆珍藏的黄公望画像展示;以动画FLASH等形式、以年代为线索,呈现《富春山居图》的传奇经历等。还分别从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申请了《剩山图》和《无用师卷》的高清电子图像的使用授权,并制作成高清电子版供两岸网友在线欣赏,还设置了互动问答等环节。2011年10月,海峡飞虹中文网与台湾中华海峡两岸原住民暨少数民族交流协会、台湾巾采文化艺术事业有限公司、台湾原住民电视台达成合作协议,组成联合摄制组,赴台湾拍摄制作了系列视频节目《GO原乡》。这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历史上首次与台湾相关机构进行视频合作。除在国际在线中文网、海峡飞虹中文网、海峡飞虹英文网等平台播出外,还在台湾原住民电视台等台湾电视媒体中播出。二、海峡飞虹英文网海峡飞虹英文网(www.straitZtaiwan.eom)是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中心推出的集图、文、音、视频为主要内容的新闻网站。以两岸关系为基本内容,为全球所有关心两岸关系的网友提供最新的两岸、环球英文资讯。2011年,海峡飞虹英文网利用音频、视频等各种方式对外传播资讯。共发布音频稿件1巧7条,视频稿件158条,图文稿件2911条,制作专题4个。音频内容包括了如BeijingHour(新闻纵贯线)、PIK(专家论坛)等时政新闻类广播内容,也包括iLsetnesr’Garden(听众园地)等文化类的广播内容。视频方面主要有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大陆居民生活等内容。20n年,海峡飞虹英文网对北京台湾街艺术节进行了系列报道,发布了相关的系列图文和音视频内容。为纪念辛亥革命百年,海峡飞虹网制作了辛亥革命的专题。台湾滚石唱片30周年大型演唱会5月登陆国家体育馆,英语中心主持人宁妍采访了滚石老总段中潭,海峡飞虹网站对采访进行了编译报道。同时收录的报道还有台湾歌手黄小唬做客EZFM。根据这些报道资料和关于滚石30周年庆祝的新闻资料,海峡飞虹网站设计了滚石特别专题。(关远方、段蓄)中央电视台2011年中央电视台海外传播中心共译制闽南话电视节目1529小时节目。其中,电视剧32部1061集,814小时;专题节目715小时。不仅在播出收视方面又创新高,在播出渠道上也有拓展。一、首次在台湾主流媒体黄金档播出闽南话电视剧台湾最早成立的无线台台视,位于台湾有线电视的8号位置,自2011年3月1日起,每周一至周四黄金档20:oo播出两集中央电视台提供的闽南话电视剧《神探狄仁杰》、《春光灿烂猪九妹》、《爱上女主播》、《嫦娥》、《女娟传说之灵珠》等,平均收视0.7%,最高收视1.2%。这是中央电视台入岛节目首次在台湾主流媒体黄金档播出.二、有线电视台播出中央电视台提供的闽南话电视剧,收视再创新高位于台湾有线电视44号位置的高点电视台,2011年每天播出中央电视台提供的电视剧及专题节目达6小时,分别是08:00一09:00、17:00一18:00、20:00一22:00,先后播出电视剧《锦衣卫》、《当铺》、《秋香》、《梦断紫禁城》、《关东大先生》等,平均收视0.18%,最高收视1.17%,创该台收视新高。此外,其每天10:oo、18:oo、23:oo,将中央电视台的《走遍中国》、《走近科学》、《讲述》等栏目改编成1小时的《中国大探索》、l小时的《大眼看中国》、1小时的《中国大惊奇》,平均收视0.12%,最高收视0.22%。是其他同类频道收视的3倍以上。现前已成为台湾民众收看大陆节目的主要窗口。播出中央电视台节目的台湾媒体还有人间、纬来、台湾艺术台等。2011年,位于台湾有线电视7号位置的人间卫视,继续将中央电视台的《国宝档案》、《走遍中国》整编为1小时专题节目,于22:oo到23:oo播出。先后播出的电视剧47有《大瓷商》、《京华烟云》等。位于台湾有线电视43号位置的纬来戏剧台,2011年1月至6月份,每晚黄金档20:oo至22:oo播出两集电视剧《宫廷画师郎世宁》、《浪子燕青》、《吴越钱王》等,平均收视0.3%。台湾艺术台2011年2月至4月,每晚黄金档20:oo至22:oo播出两集电视剧,分别是《传奇—幻想殷商》、《大明圣医李时珍》,平均收视0.02%,最高收视0.4%。三、有效利用新媒体,拓展大陆节目在台播出渠道1.拓展网络平台自2011年3月起,中央电视台在台湾中华电信的网络平台(MOD)播放电视剧《爱上女主播》、《春光灿烂猪八戒》等多部;通过高点天天电视台在台湾MOD平台,每天播出中央电视台节目7小时。如:专题节目《中华医药》、《天涯共此时》;电视剧《秋香》、《关东大先生》等。播出渠道上的拓展,不仅满足了岛内不同受众群体的收视习惯,也为人岛节目更为有效播出、扩大社会影响奠定了基础。2.开发新的无线台台湾公共电视台从2011年11月25日开始,在每周晚间10:00,推出全新纪录片节目《主题之夜》,先后将中央电视台提供的纪录片《幼童》、《梁思成、林徽因》等,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加人演播室访谈,整编为每集90分钟的专栏节目。台湾公共电视台开播于1998年7月l日,是台湾五家无线电视台之一。公共卫视能在黄金时段以主声道为普通话,副声道为闽南话的形式播出大陆纪录片,是中央电视台与岛内媒体拓展合作关系的一个重要成果。四、深入岛内,了解观众需求20n年9月,海外传播中心组织三人考察团赴台,与台湾媒体和观众进行沟通交流。围绕中央电视台在台播出的栏目和节目情况进行了深人沟通,倾听了媒体从业人员及观众提出的节目需求及对中央电视台节目制作本土化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五、注盆与台湾媒体间交流20n年,海外传播中心先后会见了台湾中视、公共卫视、高点等媒体负责人,就加强节目交流、深人合作达成多项共识。如:2011年8月与中视总经理李泰临等人,协商播出历史古装剧;与公共卫视总经理邝湘霞商谈确定,在公共卫视播出大陆精品纪录片《幼童》、《梁思成一林徽因》等;与高点电视台副总经理杜广奎达成进一步合作计划。(海外传播中心)海峡之声广播电台一、节目创新有突破加11年,海峡之声广播电台以专业化、精细化为牵引,积极探索频道化管理模式,稳妥推进资源整合。两个主频率新闻广播、闽南话广播分别于2011年2月和9月进行了两次节目调整改版。第一次是以频道化和资源整合为重点,以提升对台广播传播品质和落地效果为目标,推出“大时段十小板块”的运行模式,在频率资源整合上,分板块优化组合编播人员。9月份的节目调整,对新闻内容和播报方式进行优化。在新闻内容编排上淡化板块区隔,轮盘式滚动播出,以“重要性”和“类型化”为编辑标准。在新闻播报方式上,力推主播制,由“播新闻”向“说新闻”转变,营造轻松、自然、亲切的氛围。闽南话广播通过新一轮的节目改版,以“发挥方言优势,凸显地域文化特色”为主轴,精办文化类节目,扩大文化类节目播出量,充分发挥方言广播在对台传播中的独特作用。主推大时段直播节目,以更符合岛内受众的收听习惯。同时,人力资源得到优化,频道化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厦门调频97.9广播是以新闻和音乐为主的双线伴随性综合广播,通过整合新闻广播与闽南话广播的精品节目,以及本台原创的品牌音乐节目,突出新闻性和欣赏性,每天播出17.5小时。二、打造品牌有突破2011年,海峡之声在省部级以上各类评奖中获得近百个奖项。在第24届全国对台港澳广播节目创优评析中,共获得一等奖3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10篇。在第二届全国优秀军事节目评选中,海峡之声获奖10个,获奖率达到83%.在2011年度福建新闻奖评选中,海峡之声有3件作品分获一至三等奖;在第八届全国对台港澳广播优秀学术论文评析中,共获得一等奖2篇(奖项共4个),二等奖3篇(奖项共8个),三等奖3篇(奖项共巧个)。三、重大宣传有突破2011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跨越百年复兴路》和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闪亮的青春》两个大型系列报道,与全国军事广播委员会合作的《畅行中国边疆》系列报道:与广东省军区合作的大运会报道;与海内外100多家电台联合制播的黄帝陵祭祖大典、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直播报道.与福建省国税局、平潭实验区管委会等单位合作的“助力平潭先行先试、共建两岸幸福家园”直播.与昆山人民广播电台合作的江苏昆山经贸论坛报道.闽南话广播与福建省社科联等学术机构合作的《海峡文化讲堂一五缘文化大讲堂》等,都收到良好效果。四、入岛宣传有突破2011年1月16日至22日,刘宜民台长首次以“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台长”身份人岛参加由《旺报》、凤凰网和海峡之声联合举办的“两岸征文颁奖”典礼,在台期间播发的稿件被海内外多家主流媒体网站转载。与《旺报》签署新闻合作协议,成为大陆广播媒体与台湾平面媒体签署深度合作协议的第一家。加强与台湾非凡音联播网、宝岛客家联播网、快乐联播网、凤鸣电台合作,尤其是强化与宝岛客家联播网合作节目的审听。海峡之声广播节目通过本台广播短波、中波发射人岛,岛内合作调频联播网人岛,网站链接人岛和平面媒体转载人岛,成功建构5大入岛平台。五、方言广播有特色闽南话广播2011年改版后,通过整合《寻根》、《趣味念歌诗》、《周末文化时空》等文化专题节目,开设大时段文化专题板块节目《古盾新风》,形成新的文化品牌节目。闽南话广播文化类节目的播出时长从改版前的18%提升到32%。六、网络影响有突破2011年,“海峡之声网流媒体系统平台项目”招标、系统建设和网站改版顺利进行,改版的海峡之声网包括一482012中国广播电视年鉴O工一Z乡刀卜口一O即州<长m卜刀口00大个主站,三个子站以及音频、视频、社区、资讯、资料等多个二级页面。海峡之声网实现5套广播在线直播,并可根据需要开设所有节目的点播。网站可点播5套广播重点品牌节目及部分新设精品广播节目。新闻、闽南话、调频99.6、调频90.6四套广播在新浪开设了微电台,扩大了收听范围。新版网站系统运行稳定,较好地实现了流媒体系统平台项目的各项功能,包括在线广播直播、远程网络视频直播、网络音视频点播、网页设计可视化、网络稿件编辑可视化、电子杂志、网络互动平台等。11月1日的“神八”发射报道率先利用流媒体技术进行了“天神交会”网络图文音频直播,效果良好。海峡之声网的军事和两岸交流类原创稿件受到台湾及海外媒体积极关注,台湾《旺报》、《中时电子报》、“Pchome个人新闻台”及美国“侨报网”经常转载或引用海峡之声网文章。近年来,海峡之声网搜索结果呈大幅增长之势。七、对外合作有突破20fl年,海峡之声调频90.6广播与福州男晨传媒有限公司合作良好,举办了近40场户外活动,征集路况信息播报员700多个,日均路况电话120多个,在福州广播市场和城市移动人群中拥有较高知名度。海峡之声调频99.6广播己顺利完成与福州天丰广告有限公司的合作。2011年n月26日海峡之声与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海峡都市报社签约,都市阳光调频99.6广播于2012年1月1日正式开播,原FM99.6旧呼号取消,节目内容和主持风格焕然一新。(海峡之声广播电台)活动在南京路353广场火爆举行。8月,节目与大众点评网、《上海一周》一起举行了“我和他有个约会一七夕交友派对”活动。自2011年9月开始推出“两岸青年汇”系列节目,用广播搭起两岸青年共话的空中平台。复旦、交大、同济等8所沪上大学120多名台生陆生录制了30期节目。12月举行“两岸青年汇”的线下活动。300多位两岸青年大学生与两岸学者开展交流,新华社、中新社、上视新闻、海峡卫视等媒体也纷纷报道。上海浦江之声广播电台推出两岸青年汇系列节目此外,2011年4月,浦江之声承办了“第24届全国对台港澳广播节目创优评析会”。国台办、港澳办、总政联络部、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等相关部门领导出席此次会议,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担任评委。浦江之声电台作品《上海市长韩正与台湾高中生互动交流掀起“韩旋风,,》获2009一2010年度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及银鸽奖二等奖。(刘莉)上海市浦江之声广播电台在2011年顺利实现分频播出,节目播出时长由每天4小时扩展至18小时,同时不断提升节目质量,组织策划一系列推广活动,运用新媒体手段等扩大了浦江之声的影响。1.对两岸、沪台交流交往的大事给予充分关注并积极与兄弟电台合作节目人岛。对“上海台北双城论坛”、“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2011两岸文化产业研讨会”、“2011两岸民间论坛”等做了充分报道。做好“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报道宣传,在国庆期间播出原创广播剧《铁血黎明1911})(10集)。春节期间参与了东南广播公司联合海峡两岸近50家电台制作的贺岁节目《年年过年年新》,经统一包装后在各台播出,台湾有36家广播电台参加联播。2.成功实现浦江之声电台的分频播出。浦江之声自2011年元旦改版分频播出,播出频率由FM97.7转至AM1422。努力拓展网络宣传渠道,与丁丁网、大众点评网、篱笆网、搜狐焦点开展合作。在新浪网上开设浦江之声官方微博,主持人们也纷纷开设微博,并实现微电台上线,运用微博直播手段与网友互动。3.通过举办活动扩大浦江之声的影响力。2011年4月、6月,分别与新浪亲子大讲堂共同在新浪微博举办了“如何告诉宝贝`劳动最光荣’”、关注“脑瘫患儿”的微博访谈活动。5月,下社区参与“心爱一关爱学生心理健康公益活动”,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6月,《家有宝贝》节目与篱笆网举办“六一”活动,约有300多位父母和孩子参加。7月,《时尚消费搜搜搜》节目主办的“时尚一夏,暑你最靓”对内外语广播概况中国国际广播电台2011年在国内办有环球资讯广播(FM90.50)、英语轻松调频(FMgl.5)、国际流行音乐广播(FM88.7)等都市广播节目,实现越南语、泰语、缅甸语、俄语、蒙语、朝鲜语等8个语种节目的边境落地播出。20n年,对内外语广播21个全频频率每天累计播出节目467.1小时,边境落地播出节目14小时。一、环球资讯广播(FMgO.SO)1.宣传报道出新出彩20H年,环球资讯广播各档栏目从不同角度对东日本地震进行了关注,《新闻盘点》、《档案揭秘》、《环球媒体浏览》、《环球文化圈》、《资讯非常道》、《军史揭密》、《环球名人坊》、《风云财经》、《AUTO有志》等分别制作各类型、多角度的专题节目,配合《第一资讯》新闻报道,将日本地震方方面面的信息和影响呈现给听众。自20n年3月份英、法、美等国对利比亚展开空袭以来,环球资讯广播持续密切关注利比亚局势变化,抓住重要节点进行策划,进行了持续充分报道,并且把200多篇相关稿件和报道素材及时发布在国际台媒资平台上,供全台各窗口选用。此外,环球资讯广播对建党90周年、国际台台庆70周年、中国国际救援队成立10周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中巴媒体母亲河之旅、汉川地震3周年、西安世园会、“天宫一号”“神舟八号”空间对接、中国人世10周年报道,辛亥革命100周年、“9·11”事件10周年等重大事件也进行了迅速、及时、全面的报道。492.制度管理日趋完善2011年是驻外记者一线采访最多的一年。环球资讯广播积极统筹调配驻外记者资源,鼓励记者一线采访.同时,密切跟踪评估记者所在地区的安全形势,及时对记者提出报道和安全方面的指导和要求,加强了前后方沟通与协调。2011年,面对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环球资讯广播收听率仍保持了稳步提升,部分节目如《第一资讯》、《档案揭秘》常年占据台内收听率的前三甲。《环球军事报道》年平均收听率在0.5到0.6之间,早间重播时段的《新闻盘点》年平均市场份额在20%左右。3.推广合作稳步扩展环球资讯广播积极与各地广播电视台联络,20fl年上半年在安徽池州地区落地,覆盖安徽池州、铜陵、无为、安庆等四个城市的数百万人口。此外,使用本频率节目和素材的地方用户扩大到50家,有效地深化了国际台和环球资讯广播与地方广电媒体的合作关系。20n年,环球资讯广播积极拓展视频、网站、微博、手机终端等新的业务形式,环球资讯新浪官方微博粉丝数量已经突破了百万人,在全国广播新闻频率中遥遥领先。在中巴媒体母亲河之旅报道活动中,引人腾讯网合作,相关报道在第一时间发布到官方微博,直播当天,微博累计评论超过800条。日本地震后,《环球名人坊》关于50壮士的音频放到微博上累计播放近2000多次。二、轻松调频CRIEZFM(北京FMsl.5)2011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轻松调频广播除在北京FM!g.5每周7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播出之外,还在合肥、兰州、厦门、拉萨等国内其他城市落地播出。2011年,轻松调频获《环球时报》英文版颁发的国际风尚大奖“年度风尚广播媒体”称号。2011年2月21日起,着眼跨文化体验的中英双语栏目《摩天轮》携手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推出了赏鉴《茶馆》、《李白》、《原野》、《家》等经典话剧的系列专题“摩剧社”。轻松调频携手具有良好美誉度和丰富经验的演出经营商,推介了TheEagles、BobDylan、TheCranberires、AndreaBocelli、乐谷国际流行音乐节、滚石30年、爱音乐节、九门爵士音乐节、上海国际爵士节、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等国际、国内一流的文化演出。2011年轻松调频的官方微博以850条微博的发布量,积累了110万忠实粉丝。是新浪微电台上排名成绩最好的综合类电台。轻松调频在6月5日、6日端午节期间举行的爱音乐节上,实现了国内首次真正意义上对国际音乐节的电台同步直播;7月30日的兰州听友见面会打破以往或聊天或表演的见面会形式,为现场数百名听众上演了3D视频版的轻松调频:8月巧一19日拉萨直播周以《摩天轮》和《轻松杂志》两档栏目为期一周的高原特别直播报道;9月24日《飞鱼秀》组织的“以物易物”活动,倡导节约和闲置物品再利用的环保理念.10月28日FM91.5开播25周年庆典,汇集了上千现场观众和网友的支持。2011年3月l日,上海FM87.9终止对轻松调频《飞鱼秀》栏目的同步转播。三、劲曲调频HITFM(北京「Mss.7)劲曲调频HITFM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旗下的国际流行音乐广播,在北京地区播出频率为88.7兆赫,上海是87.9兆赫,广州是88.5兆赫。它采用国际上最成熟、最专业的类型化音乐电台(PureFormatRadio)操作模式,以欧美主流音乐榜单为风向标,全天24小时滚动播出当今国际流行乐坛最动感、时尚的热门金曲。1.统一节目内容收听率稳步提升2011年春节之后,劲曲调频进行了节目改版,让上海和北京、广州的节目同步。与此同时,劲曲调频对黄金时段的主持人进行了调整,以增强高峰时段节目的竞争力。从收听数据来看,节目收听率以及市场份额有了增长。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劲曲调频收听数据比较较2222222010年年2011年年环比增长长北北京FM88.777收听率%%%0.133330.1499912%%%市市市场份额%%%2.34442.45557%%%上上海FM87999收听率%%%0.0299900466659%%%市市市场份额%%%0.55550.877775%%%广广州FM88555收听率%%%0.006660.(犯88833%%%市市市场份额%%%0.15550.222247%%%20fl年,北京FM88.7全年收听率为0.149,上海FM87.9全年收听率数值为0.046%,广州FM88.5的收听数值为0.008%,与2010年的相比较,HITFM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落地城市的表现都有了进一步提升。2.维持品牌活动拓展品牌合作劲曲调频MusicAw盯ds(HMA)是劲曲调频最具标志性的年度线上品牌活动之一,由来自全国各地的劲曲调频听众以及流行音乐界资深专业人员联手票选的中国的国际流行音乐奖。201IHMA由2010年年底开始启动,吸引了两万人参与线上投票。除了自身的品牌活动,2011年,劲曲调频还积极参与了在北京举办的多个音乐节盛事。2011年,直播车开进首届“中国乐谷国际音乐季”的现场,参与此次音乐节的欧美艺人悉数请到直播车进行采访。此外,还与迷笛音乐节、草萄音乐节、爱音乐节、黑兔音乐节以及201Ilntor电子音乐节等新老品牌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合作。在品牌合作方面,20H年劲曲调频还与汽车品牌MINI以及奔驰Smart开发了新形式的线上合作栏目,两周一期的1小时节目HITMINIShow,开创了广播与汽车品牌合作的先河。3.开播8周年市场推广活动提升国际影响力20n年4月16日是劲曲调频开播8周年纪念日,劲曲调频展开了一系列推广活动,邀请英国知名乐队Keane在4月16日当天做客劲曲调频直播间并在庆典活动现场献唱。晚上8点,劲曲调频8周年庆典活动在北京糖果雍和店(原星光现场)盛大上演,当晚有超过1500名观众到场,由劲曲调频主持人出演的才艺秀和Keane乐队小型演唱会两部分组成的精彩节目。4.新媒体的开发及应用20n年劲曲调频在新媒体领域的开发和应用主要分为官方微博、微电台和智能手机应用三个方面。2011年,劲曲调频在新浪微博开设了劲曲调频的官方微博,微博粉丝数己经超过160万人,开播的新浪微电台长期盘踞微电台三甲,而且从2011年9月至今,超过8成的时间占据排行榜首位。2011年9月,劲曲调频APP1052012中国广播电视年鉴O工一Z势刀>O一O必日(代m卜刀田00大系统移动客户端面世,中国用户占89.9%,海外账户也有较多的下载量,大致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总下载量达10万5千次。2011年末,劲曲调频开展了主题为“HIT我要帮”的大型互动直播活动,前期派多名主持人前往流浪动物救助站、敬老院、打工子弟学校,采集了大量珍贵的音频资料,于12月31日跨年直播中使用。同时,借助微博的力量,召集了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城市以及来自海外的热心听众,录制了不同内容的“我要帮”宣言,同样用于跨年直播中使用。直播当晚,三位主持人前往北京、上海、广州的三个热门商业地点与听众互动,以直播连线的方式报道当地的跨年气氛。(环球资讯节目中心、英语环球传播中心)对海外华人华侨广播概况2011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对海外华人华侨华语广播的海外调频、中波节目每天累计从北京总部用42个频率播出370个小时,其中短波广播节目88个小时,落地播出231小时,还有网络电台播出,华语广播面向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对海外华人华侨广播基本情况2011年3月18日,华语广播中文环球(普通话)24小时直播平台正式开通,并实现在全球37个国家和地区落地播出,其中整频率电台7家,分别位于纽约、休斯敦、洛杉矶、旧金山、温哥华、奥克兰、墨尔本,日滚动播出节目(包括海外本土制作)300多小时,内容涵盖中国新闻、中华文化、服务教学、音乐娱乐等方面。中文环球(普通话)海外落地节目在华语广播网在线24小时滚动播出。中文环球实现《直播中国》、《中华养生》、《我行我秀》等节目完全直播。世界华声(广州话、客家话、闽南话、潮州话、温州话)通过短波广播、海外落地电台、网络电台每天播出58小时。世界华声网站在n月28日上线试运行。“世界华声”新媒体平台成为构建华语方言特色的国内侨乡与海外侨团多媒体信息发布和互动服务社区网络平台。由于国际台海外落地业务调整,2011年华语广播新增柬埔寨4小时(2011年8月29日开播)、肯尼亚蒙巴萨3小时(2011年l月10日开播)及新西兰奥克兰(2011年11月开播)普通话整频率广播。二、中文环球(普通话)广播20fl年3月18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广播中文环球(普通话)24小时直播平台正式开通,这对华语对外广播的发展建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由此,中文环球新创、开办了多档直播节目,节目的数量和品类大幅提升,节目形态也更加符合现代广播和对外传播要求。肯尼亚内罗毕调频台是国际台在海外建立的第一家节目制作室,中文环球的节目也随着制作室的成立,实现了在当地播出的部分节目本土化制作。2011年4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抵达肯尼亚访问,在驱车途中专门收听了国际台内罗毕调频台的节目。2011年.华语海外落地频率还参与了胡锦涛主席参加APEC第十九次领导人峰会的特别直播、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访澳大利亚的特别报道。2011年,中文环球联合北美、澳新等6家合作电台共同策划了春节特别系列节目《环球新春喜福会》。节目在海外六家合作电台同步联播。来自纽约、休斯敦、洛杉矶、温哥华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多位政要和华裔官员通过中文环球向全球华人拜年。在2011年清明节,中文环球推出了“杏花春雨话清明”特别节目。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报道期间,中文环球与北美及其他地区百余家华文媒体合作,推出特色的专栏。2011年,中文环球承担了多项重大报道任务,参与了多场重要的直播。如建党90周年大会直播,“神舟”、“天宫”发射、对接系列直播,博鳌亚洲论坛、夏季达沃斯论坛直播,大运会开闭幕式直播,世园会开闭幕式直播,辛亥百年纪念大会直播,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纪念大会直播。重大事件的报道,包括温州动车事件,日本大地震特别报道,中外记者系列行的采访,寻访辛亥足迹采访活动,“走转改”系列采访活动,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大型国有企业改革系列采访,人世十周年海内外采访,南非德班世界气候大会报道等等。2011年5月,华语中心人员赴加拿大报道温哥华“第七届北美新丝路模特大赛”,受到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梁梳根的认可和赞扬。三、世界华声(方言)广播2011年,由国际台广州话、客家话、闽南话、潮州话、温州话五种方言共同打造的“世界华声”节目平台于1月正式开播。依托厦门广电集团的厦门节目制作室第一季度完成挂牌。世界华声网站11月28日上线试运行。2011年世界华声(方言)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神州之声、海峡之声、东南广播公司、漳州电台、泉州刺桐之声、闽南之声、梅州电台、潮州电台、温州电台合作报道了广东绿道网建设、第三届海峡论坛、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世界客属第24届恳亲大会、第二届世界客商大会等重大活动。中秋节期间,还邀请了台中广播、金门太武之春、金马之声广播等两岸多家媒体共同举行“海峡两岸空中博饼”活动。(国际台华语环球传播中心范韩生)·媒体管理·广播电视宣传管理概况一、新闻宣传导向正确.引导有力一是积极组织协调重大宣传战役。组织协调全国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准确、及时、充分、安全地完成了“两会”、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十七届六中全会、天宫一号发射等重大宣传报道任务。协调部署全国广播电视机构安全完整转播中央三台关于“两会”开幕式、闭幕式、温总理会见中外记者、外长会见中外记者的现场直播报道。二是及时传达、制定重要宣传精神。通过宣传例会、通知、会议纪要、宣传提示、简报、电话、传真以及《宣传通报》等多种形式,准确传达中央各项宣传要求,及时部署检查落实,及时汇总各级广播电视机构宣传报道情况。三是认真做好电视理论专题片《从怎么看到怎么办》播出协调工作。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理论专题片《从怎么看到怎么办》,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引起了社会各界强烈反响。下发通知要求省级电视台、省会城市电视台在黄金时段安排播出了《从怎么看到怎么办》,收到了良好的播出效果。二、宣传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重点加强对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等的管理。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提出从2012年1月1日起,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同时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意见》重申,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是以新闻宣传为主的综合频道,要扩大新闻、经济、文化、科教、少儿、纪录片等多种类型节目播出比例。《意见》提出,对节目形态雷同、过多过滥的婚恋交友类、才艺竞秀类、情感故事类、游戏竞技类、综艺娱乐类、访谈脱口秀、真人秀等类型节目实行播出总量控制。《意见》还在强化监管方面提出一系列要求。三、净化荧屏声频、抵制低俗之风工作扎实推进为整治清理广播电视节目低俗化问题,营造清新健康的荧屏声频,广电总局先后组织了三次专项整治行动,清理整改了400余个节目,处理了一批责任人。2011年,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开展抵制低俗之风专项行动的通知》,针对一些广播电视机构制作和播出的部分节目中出现的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价值取向,挑战社会道德底线、过度追求娱乐效果、迎合不健康的猎奇心理等问题,列出了十项内容作为清理和整改的重点,认真清查,停播和整改了一批节目。20n年3月上旬,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推进抵制低俗之风专项行动,严格排查、加强教育、深化管理的通知》,列举了十个方面主要问题,要求各地重点排查各类低俗现象,不能使广播电视成为低俗现象的展示平台。广电总局收听收看中心对广播节目进行了抽查,发现一些广播频率在夜间播出涉性保健或广告节目以“健康讲座”的名义,渲染性生活、性经验、性体会、性器官和性药功能,内容低俗不堪。2011年3月中旬,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加强对广播夜间节目管理的通知》,要求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名目策划、制作和播出违背伦理道德、裹读科学文明的节目栏目,凡涉及性生活、性经验、性体会、性器官和性药功能等内容的节目栏目,一律不得策划、制作、播出,正在制作、播出的必须立即停止。《通知》还要求各省级广播影视局要立即组织排查所辖区域内广播夜间节目。四、积极推动国产动画繁荣健康发展20fl年,组织召开了全国影视动画工作会议,推动和引导全国影视动画产业实现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高的重大战略转变。继续做好国产电视动画片立项公示、发行许可和推荐播出工作。2011年1至11月,共立项动画片513部,对125部立项申请要求发回修改;推荐播出四批(2010年第四季度,2011年1一3季度)共83部优秀国产动画片。认真组织第七届中国国际动漫节、第三届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等总局参与主办的动漫节展,两节展共成交150亿元。继续加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的建设和指导,批准江苏昆山设立国家影视网络动漫实验园,指导各基地提高服务水平,加大创作引导力度,鼓励基地内动画片创作走精品路线。认真组织2010年度少儿节目精品及国产动画发展专项资金评审工作,共发放六大类奖项获奖项目187个,发放奖励资金1776万元,鼓励引导精品创作,涌现出《秦汉英雄传》、《淮南子传奇》、((l决乐心心》等高质量电视动画片。五、重大理论文献影视片创作健康有序.势头强劲截至2011年11月底,审查准播庆祝建党90周年的《开天辟地》、《先锋本色》以及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天下为公》、《百年辛亥》等重大理论文献影视片40余部,为庆祝建党90周年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六、国产纪录片发展势头良好贯彻《广电总局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下发《广电总局2010年度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评审办法》,组织领导、专家、学者,按照客观公正、优中选优的原则,在全国选送的356部2010年度国产纪录片中,评选出优秀导演、编剧、短片、中片、长片、栏目、优秀播出机构、制作机构共46项,下发扶持资金468万元。积极支持广东办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协调了关于纪录片大会的宣传报道工作,部署全国广播电视机构积极参加纪录片节评优、交易、展播等活动。还借助纪录片节平台发放了2010年度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资金。七、收听收看工作作用明显2011年,总局收听收看中心协助宣传司监管广播电视节目,积极开展了对全国广播电视节目和频道的专项排查,包括对“全国电视台少儿选秀及游戏类节目”进行两次排查、对“全国广播电台涉性节目”进行了排查、对中宣部和中央文明办组织的“唱响中国群众最喜爱的新创作歌曲评选活动”广播电视播出情况进行两次排查、对“全国电视台少儿频道节目”进行了排查、对“上星频道调解类节目”进行了排查、对“省级卫视娱乐类节目”进行了统计分析、对“各省卫视频道道德建设节目”播出情况进行了排查。2011年,收听收看中心向问题严重的节目栏目发出红黄白牌,先后发出停播通知(红牌)6次、警告通知(黄牌)4次、整改通知(白牌)l次。针对广播电视节目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向全系统下发了《广电总局关于规范使用情景再现和故事演绎等手法的通知》等;研究制定了广播电视节目低俗表现的or个认定标准.研究汇总了广播电视节目娱乐过度的若干表现等。八、.`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工作深入持久推进按照中宣部统一部署,督导中央三台深人扎实开展“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及时向专项教育活动办公室报送活动开展情况。按照中宣部等五部门关于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起草了总局领导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视频会上的讲话.起草了《关于在广播影视系统广泛深人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意见》,以通知形式印发全国;编发《广播影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简报》,及时深人反映总局、中央三台以及全国广电系统“走转改”活动的开展情况,推动广播系统“走转改”活动深人持久推进。多人被抽调到中宣部全国“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督察组。(国家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2012中国广播电视年鉴O工一Z乡刀>口一O卯州<Km乡刀口00大广播电视传媒机构管理概况一、重点工作进展顺利一是起草节目综合评价体系指导意见初稿。总局领导主持召开多个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传媒司牵头对中央电视台和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等地电视台的节目评价情况作了深人调研。初步形成了《关于建立广播电视节目综合评价体系的指导意见(初稿)》。同时,对节目评价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广播电视节目收视(听)率调查问题,与国家统计局等部门进行了沟通,对央视索福瑞等收视(听)率调查机构进行了调研。二是规范电视剧插播广告和加强广告管理。起草并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的通知)}、《<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重点规范群众反映强烈的广告遮盖影视剧片头片尾问题和电视剧中间插播广告问题。还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和播出机构抓紧完成规范电视剧片头片尾广告和取消电视剧中间插播广告的任务。同时开展多项广告治理专项行动。年初开展打击电视购物领域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重点清理介绍药品、性保健品、丰胸、减肥产品以及内容虚假违法、夸大宣传的电视购物短片广告近百条(次),核查电视购物短片广告投诉50余件(次);叫停48条电视购物短片广告.对全国31家省级电视台105个(次)频道广告播出进行全天24小时监看,清理纠正违规广告200余件,责令33个违规频道限期整改,对5家省级电视台负责人进行了诫勉谈话.向社会公告了37家注册资本金不符合规定的电视购物短片广告投放企业,要求各级播出机构不得播出这些企业提供的电视购物短片广告。三是扩大康巴藏语卫视有效覆盖。康巴藏语卫视覆盖涉及民族团结、国家稳定。经过近一年的工作,四川、西藏、青海、云南4省(区)的康巴藏语覆盖率平均提高了近7%。四是直播卫星公共服务试点工作。彻底解决偏远贫困地区农村听广播看电视问题的重要举措,从2011年开始,通过5年时间惠及2亿农村家庭。传媒司根据直播卫星公共服务试点工作的特点和具体要求,就直播卫星节目平台节目频道设置提出意见,按程序办理好相关审批事宜,使直播卫星用户能够享受到内容丰富、技术优质的广播电视基本服务。五是3D试验频道筹办工作。对3D电视试验频道的定位、节目制作、频道联合开办方式等进行了充分讨论,研究制定了((3D电视试验频道实施方案》,下发了《广电总局关于做好3D试验频道落地转播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广电部门积极配合做好3D电视试验频道落地传输等工作。二、扎实推进日常管理工作一是加强频率频道管理。继续按照电视频道总量不增、广播频率从严控制的要求,严把准人关,稳步推进播出机构资源整合和频道(率)专业化、对象化、品牌化发展。分别同意6个省(市)和17个地(市)两台合并的申请,使省级广播电视台达14座,地(市)级广播电视台142座。开展地市级电视台公共频道专业化调整调研,从突出公益性、服务性和立足本土特点、促进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就公共频道的调整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审核监看监听了了135套付费电视和39套付费广播,对存在违规问题的31个付费频道下发了整改通知书,撤销了违规严重的3个频道;同时,撤销了25套付费广播。对于擅自传输播出付费电视节目信号的2家付费电视频道和1家数字电视平台,责令整改并进行全国通报批评。对于违规合作擅自开办付费电视频道的电视台进行了查处。同时,结合付费频道许可证换发工作,对付费频道开办、集成运营、用户接入等机构进行专题调研并完成了调研报告,对规范发展付费频道业务提出了政策建议。二是进一步推进高清电视发展,规范电视购物管理。年初开始对2009年9月28日以来开播的9个卫视高标清同播频道加强监看,提出整改意见,并于8月召开9家卫视的高标清同播工作座谈会,要求各频道务必按时达到同播率100%、高清率基本100%的目标。到9月底,除个别频道因为特殊原因外,其他都基本达到了要求。9月底下发了《广电总局关于高标清同播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强调了高标清同播频道的相关要求,并对下一步促进发展提出了原则意见。暂停审批增加电视购物频道和扩大节目覆盖范围,重点对已开办的电视购物频道和电视购物时段强化规范管理,对违规电视购物频道进行查处。专门召集了电视购物频道负责人开会,通报总局咒号文件实施情况,要求各频道必须按照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要求制作和播出电视购物节目。电视购物频道和节目时段明显改进,违规情况大为减少。三是严肃查处频率频道违规。围绕贯彻实施《播出机构违规处理办法》(试行),继续强化对播出机构的监管,加大了对各类违规问题的监管查处力度,及时制止、纠正和处理播出机构违规问题。对有的电视台擅自将购物频道上星、违规通过卫星传输体育节目问题,要求及时整改并做出深刻检查,对有的电视台擅自改变频道定位、变更频道标识和节目设置范围并播出虚假节目问题,按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违规处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停止该频道播出30日,并全国通报批评;对少数地方非法开办电视频道和广播频率、擅自更改呼号和变更台标等问题,均严肃进行了查处。20n年3月,针对安徽出现的农村私人非法设立电视台(点)问题,组成督办组赶到存在问题的安徽阜阳、六安两市,了解情况,督办查处工作。安徽省建立了以省委宣传部牵头的9部门联合工作机制,进行全面排查打击,到4月中旬,共查处非法电视台(点)43个,收缴了一批非法设备。同时,向全国下发了《关于开展对非法办台进行清查治理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广电行政部门对所辖区域进行排查。经排查,私人非法开设电视台(点)问题主要集中在安徽、河南、山东三省交界处,指导3省广电局建立了联合整治非法电视台(点)联席会议制度,有效遏制了非法台(点)问题。四是进一步强化节目制作经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