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研究心得

身体的智能:1.4人工智能




身体的智能:1.4人工智能


就人工智能来说,我们认为它属于交叉学科研究领域,本质上具有三个目标:


1)了解生物系统(也就是引起人类或动物智能行为的机制);(2)智能行为一般原则的抽象提取;(3)应用这些原则设计有用的人造物。很重要的一点是,这里的机制不仅是指神经机制或者大脑过程,也指智能体的身体及其同真实世界的交互。如肌肉具有弹性,当一条腿抬起时另一条腿承受的重量增加的事实,和与步行紧密相关的反射和大脑中枢一样是步行机制的有机组成。


下一章中我们将给出这一领域更详细的历史,在此我们仅作简单介绍。人工智能的起源追溯到1956年,麻省理工学院的McCarthy 邀请当时很多一流研究者参加一次研讨会,在会上他介绍了人工智能这个术语。在参加者中有被称为人工智能创立人的Marvin MinskyHerbert SimenAllan Newell。在当时他们大致确信通过使用计算的概念或者抽象符号的处理,一般人类所具有的有趣能力不久将能够被复制,例如,下棋、解答抽象问题和验证数学定理。现今被称为经典的符号一处理范式,也被称为认知范式的思考方法即起始于这次会议并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止成为指导性准则。我们可能希望以作为计算的认知这句口号来描述其方法特征,在这个方法中智能实质就是抽象算法或者程序,与其得以运行的基础硬件则是无关的。这种思考方式意味着智能不只能产生于生物系统并运行于鲜活的生物大脑当中,它也可能产生于人工系统并运行在电脑上。


认知主义范式在科学家中仍然非常流行。一些科学家选择将计算机程序视为实际思维的模型,这被称为弱人工智能立场,而其他科学家则宣称并坚持这些程序就是实际思维,这被称为强人工智能立场。弱人工智能立场是没有疑问的而且被广泛接受:仿真模型的性质很清楚地有别于被仿真的事物。就如在对降雨的仿真中,电脑不会被弄湿,思维模型不同于思维过程本身。对于强人工智能立场,人们经常持异议。这并不值得惊异。很多人对于相信计算机真正在思考而不是仅仅仿真过程感到不安。关于更详细人工智能历史细节以及不同立场的例子可见McCorduck1979年出版的、富有创见的著作《会思考的机器》(Machines Who Think)中很多娱乐性的逸事和PfeiferScheier1999)的著作,或参考插注2.1,其概述了人工智能的历史。区别于认知主义关于智能基于算法的观点,具身性方法把智能人造物想象为不只是电脑程序,它还具有一个身体,并且在真实世界中履行和完成任务。它不仅是生物智能的一个模型,还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智能形式。


正如我们在第2章将要解释的,经典范式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却没有澄清智能的本性,而这一点正是本书的主要目的。在这里我们的意图不是给出该领域一个全面的综述(对此感兴趣的读者可查阅RussellNorvig1995年出版的专著),而是去研究最近的发展,这种发展不仅已从根本上改变了该领域,而且已产生了许多惊人见识。到目前为止,这些新颖见解中最举足轻重的莫过于具身性的重要性。







 





ETC注销ETC充值ETC客服ETC扣费查询


ETC发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