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中医理论为基础
中医药膳学是与中医理论相结合,将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药物性味学说、辨证论治等理论融于一体,并将其作为药膳调治疾病,保健益寿的指导原则。如在阴阳平衡方面,食疗药膳就是通过利用药物和食物的药理作用,使阴阳保持或恢复平衡协调的状态,从而提高机体的健康水平。比如体质虚弱者和老年人常出现阴阳偏盛偏衰,根据中医“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理论,阳气虚和阴寒盛者当以热性(属阳)药食调治;阴气虚和阳气盛者,则以凉性(属阴)药食调治,以纠正阴阳的偏盛偏衰,使之恢复相对平衡状态。
t医理论是以五行的生克乘侮来阐释各脏腑、经络之间和各生理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病理状态下的相互影响、食疗药膳的应用也是利用i行的相生相克关系,通过五行的调控,促进人体机能正常有序,从而达到健康益寿的目的。
如白木耳色白属金,可补肺;黑木耳色黑属水,故可补肾等。
药物、食物均有四气互味,并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运用药物性味学说指导食疗药膳的配伍应用,可更好地发挥作用。如芹莱味甘性凉,有平肝清热作用,可用于肝阳上亢的头痛眩晕等;狗肉、羊肉性温,有温肾助阳、
补中益气作用,可用于肾阳不足、脾胃亏虚的四肢寒凉、胃脘冷痛、体虚乏力等证。
总之,中医药膳的应用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并作为实际应用的指导原则,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药物和食物的调治作用。
二、强调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大特点,也是食疗药膳应用能否取效的关键。中医在以药治病时,强调不同的证用不同的药,相同的证可用相同的药物和方法,食疗药膳的应用同样也应遵循辨证以施调治的原则。如心脾两虚证,临床多见心悸、失眠多梦、食欲不振、大便稀溏,此时当根据心脾两虚证,应用具有健脾养心,安神功效的药膳,如莲苡羹、龙眼莲子粥等。
另外,在应用药膳调治亚健康时,还应注意不同季节气候变化、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等对人体的影响,综合分析各
种证候表现,以辨证合理地选用药膳调治机体的功能状态,如夏季天气炎热,阳气旺盛,机体的毛孔开张,相对汗出较多,应用药膳时应注意选用清淡性寒的药膳;冬季为万物收藏之季,阳气潜伏,阴气偏盛,此时应注意选具有温补的药膳。另外,南方气候潮湿,应选用具有燥湿功能的药膳;北方气候多风干燥,应注意选用具有滋润作用的药膳。总之在实际应用食疗药膳时,必须强调中医的辨证方法,综合、分析各种证候现后,合理地辨证应用药膳,达到调治亚健康的i的。
三、重在调补牌肾
中医认为,脾主键运,化生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肾主藏精,主生长发育,为先天之本,药膳的调治重在调补先犬和后天,尤其是后天之本的脾胃。因为人的生长发育,气血的化生,体质的强弱等与脾胃和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只有调补好先天之本和后天之本。才能抓住根本,尤其是后天的脾胃调养至为重要。明代张景岳说过:“凡先天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功,亦可居其强半。”就临床常用的药膳来看多为具有健运脾胃、滋补脾肾的作用,并且具有健脾补肾作用的食品也特别丰富,如糯米、山药、生姜、
大枣、黑豆、黑芝麻、薏米、羊肉、狗肉等。
四、制作巧妙,美味可口
药膳的制作,除了具有烹饪技术外,还需掌握中药性能及炮制技术等知识,通过巧妙的制作,成为美味可口的菜肴,使传统的“良药苦口”变成“良药可口”。
制作出的药膳,一要保证食物的色、香、味,使苦口的良药变成可口的良药;二要具有保健强身、调理机体阴阳平衡的作用。所以说食疗药膳,具备了美味佳肴和药物调治的双重作用,并且适合于各年龄层次的人食用,无毒副作用,可长期或间断食用,在享受膳食的过程中,达到调治机体阴阳平衡的日的。
五、防治并举
由于药膳是由食物和药物组成,具有充饥、保健、防病、治病的作用。对健康者来说,可起到保健、强身、延年益寿的作用;对亚健康者来说可起到调整机体的阴阳气血,使其保持平衡状态,防止进人疾病状态;对患者来说,可起到扶助正气、祛除病邪的作用。所以药膳既可防病健身,又可治疗疾病,具有防治并举的特点。
中医药膳的这种防治并举的作用,尤为适合于处于亚健康状态者。由于业健康者是既不健康又没有疾病,处于机体的某种功能失调状态,此时,通过药膳的调治,改善其失衡状态,无需用药治方法,就可使其恢复平衡状态,并且业健康者易于接受药膳调治,在服用中既可享食物的美味,又可起到调补机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