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围绕健全准人、加强日常监管和强化退出机制等加强对节目制作机构的管理。下发了《关于加强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审批工作管理的通知》,对存在有境外资金、或其他不符合申请条件的,一律不予核发《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对无故不参加业绩审核或连续两年无节目制作业绩的,或违规制作和发行节目的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一律吊销其制作许可证。在规范管理的同时,推动制作机构由数量增长向规模发展、品质提升方向转变,审核通过了上海新文化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录百纳影视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智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制作经营企业在国内上市的申请。五是做好有线广播电视业务管理工作。为加强对三网融合形势下广播电视有线网络业务的管理,开展了对有线网络主体、资产、节目平台等情况的调研,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与中宣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19个对口援疆省市有线电视网做好新疆建设兵团卫视免费落地工作;针对部分地区有线网没有按要求免费落地西藏电视台汉语综合频道问题,专门下发通知进行强调;针对所谓“数字发行”进行调研,确认这种通过卫星传播的新形态业务存在集成、编排、播出广播电视节目问题,实际上是变相办频道,必须予以规范管理。六是加强社团管理和内部文件运转工作。完成了28个社团2010年年检工作,并根据中治办和总局治理社团“小金库”的要求,指导各社团完成了全面复查,签署了《承诺书》,配合监察局聘请中介机构对9个规模较大的社团进行财务审计检查工作,对违规社团提出整改要求。(国家广电总局传媒机构管理司)广播电视监测概况一、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1.对内广播质量与效果监测情况对内广播质量监测:全年对包括无线电台管理局正式播音频率,以及部分城市转播中央台节目的中波、调频广播频率,中央台十二套节目进行广播质量监测。对内广播效果监测:全年对159个中短波广播频率和37个调频广播频率播出的中央台13套节目的广播效果进行收测。共收测l,534,405频次,其中可听度大于、等于3分的l,437,423频次,总体效果可听率为93.68%,比2010年上升了0.32个百分点。通过全国广播监测网共监测了全国十三个省263个中波台、957部发射机的“三满”播出,总播出时间5,325,504.7小时,总合格率99.39%。其中:开机合格率99.83%;功率合格率99.98%;调幅度合格率99.58%。2.对外广播质量与效果监测情况对外广播质量监测:全年通过监测17座总局直属发射台(塔)和1座地方发射台转播的国际台对外44种语言的中短波广播,共计464个频率、310,716.71个频时的播出质量,共发现异态情况123次,异态累计时间1492.11分钟。对外广播效果监测:通过每天对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对外播出的30种语言,377个频率,659.5个频时的广播进行效果监测,约占国际台对外播出语言种类的68%,播出频率总量的79%,播出频时总量的7600/。共收测对外播出节目682,823频次,其中可听度在3分(含)以上的549,771频次,总体可听率为81%,比2010年提高4个百分点。3.卫星广播电视及地面开路电视情况监测的报告2011年,随着监测任务的不断调整,监管中心共对7颗卫星、50个转发器上的公益类、村村通平台、境外监管平台和付费平台及地面开路电视共235套(263路)电视节目和393路广播节目的播出质量、效果或传输信道指标进行监测;对9套上海地面电视节目进行音视频监测(包括3套数字和6套模拟)。全年对地面、卫星广播电视、境外监管平台、付费平台的监测共2,444,472频时,监测到异态5841频次,累计异态时间316小时59分33秒,平均播出每百小时异态时间约46.68秒,异态时间约占总播出时间的0.013%。20fl年度,由于监测任务增多,监测频次和频时也相继增加,但从监测数据统计分析,异态发生总频次相比2010年下降16.70%,异态总时间相比2010年减少约42.7小时。4.有线广播电视监测情况全年共监测全国333个有线电视播出运营机构,5307个频道,817套节目。累计监测41,587,848小时,正常播出41,581,425.60小时,正常播出率达到99.985%,共发现重大异态10次、重要异态1巧次。5.无线模拟电视和调频广播监测情况严格按照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的要求,每季度对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的地面无线广播电视节目批复情况进行监测,内容涉及3500余个调频广播频率和2400余个地面无线电视频道。2011年,利用地面无线广播电视监测网对31个省区的244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调频广播频率的播出情况进行了监测。调频节目累计监测l,561,231.63频时,正常播出1,560,956.17频时,正常播出率为99.98%,共发现异态68频次,异态累计时间为275.46频时。6.测评业务扩展情况针对广播电视播出、传输、覆盖网进行深人的技术研究和探讨,围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体系研究开发适合监管中心运行的信息安全解决方案和规范。针对新媒体业务搜集大量的技术资料展开研究,积累技术根底,承担国家广电总局重大科研项目,开展大量前瞻性技术研究工作,切实履行监测监管事业后盾的职责。7.广播电视投诉受理情况2011年共接到来自全国31个省及境外受众投诉8173件。其中受理广播电视播出质量方面投诉3064件,占投诉量37%;卫星方面投诉411件,占投诉量5%,咨询与建议%7件,占12%。编发报告377期,及时报告国家广电总局领导和职能部门。2011年9月19日,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田进出席监管中心成立大会542012中国广播电视年鉴介甲山一Z势刃夕ǐ匕八)之川或二、严抓工程建设2011年,全国已建设巧个直属监测台。监管中心稳步推进多个工程项目建设工作,积极开拓,严格管理,做好历年有关项目的验收与决算工作。积极研发和完善监测业务管理、全国地面无线广播电视等监测系统,升级改进全国广播电视监测资源共享系统,建设中短波广播实验监测调度系统。拓展数字电视监管平台建设,稳步推进集中监控管理系统建设。三、提高监测水平20n年,7个项目参加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创新奖的评选;推荐2011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广播电视科技杰出贡献奖的候选人;第五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的评选,获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两个;6篇论文参加由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联合会组织的“2011年优秀科技论文奖”的评选活动,获得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三个。(国家广电总局监管中心)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概况一、安全播出基本情况2011年全国广播电视播出运行基本稳定。全年共发生影响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各类重大事故848起,累计停播犯41.56小时。其中,责任事故52起,累计停播14.02小时,占总停播的0.43%;技术事故168起,累计停播227.犯小时,占总停播的7.01%;其他事故628起累计停播3000.22小时,占总停播的92.55%,其他事故中因外部电力中断造成事故405起,累计停播1858.巧小时,占其他事故累计停播时长的61.93%。从台站类型来看,无线发射类重大事故最为突出,共有580起,累计停播2532.81小时,占总停播的78.14%。二、圆满完成重要保障期安全播出保障任务2011年,全国广电系统认真贯彻落实总局党组对安全播出工作的要求和各项工作部署,完成了“元旦”、“春节”、“两会”、“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国庆”等重要保障期以及重要播出时段的安全播出工作。其中,确保“建党90周年”重要保障期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是广电系统2011年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科技司、监管中心提前安排,周密部署,组织了“七一”前的全国各卫星地球站值班人员应急处置能力电话抽查。各级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责任单位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有力的技术保障,圆满完成了多个重大直转播任务,确保了安全播出。三、大力推动安全播出保障体系建设1.发布总局62号令专业实施细则,规范新媒体的安全播出管理在全面征求专业实施细则试行版意见的基础上,科技司、监管中心组织专家反复研讨论证,完成了各专业实施细则的修订工作,于20H年7月下发了总局62号令配套的电视中心、广播中心、无线发射转播台、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光缆传输干线网、有线广播电视网、微波传输电路等七个专业实施细则正式版。同时,科技司、监管中心组织编制了并发布了总局62号令1PTV集成播控平台实施细则,网络广播电视台实施细则也已编制完成。2.积极组织开展对照总局62号令专业实施细则自评估和整改活动2011年初,针对2010全国各级播出单位对照总局62号令专业实施细则自评估情况,监管中心汇总分析了自评估结果并提出了整改要求,相关单位对评估结果中的未达标项进行了整改或明确了整改计划。ZOH年8一9月,科技司、监管中心再次组织了全国范围内的自评估和整改活动,一级电视中心自评估未达标项数由2010年的368项减少到116项,其中,河北、湖南、广东(含南方)、广西、上海、江苏、黑龙江8个电视中心全部达标。一级广播中心自评估未达标项数由2010年的265项减少到90项,其中,河北、河南、湖北、广东、浙江、山东等6个广播中心全部达标。卫星地球站未达标项数由2010年的96项减少到59项,其中,广东、上海、江苏、江西、山东、四月!、呼和浩特地球站等7个地球站全部达标。3.统一对总局62号令与专业实施细则的认识和理解2011年,监管中心举办了光缆干线网、有线电视网和广播中心等三个专业实施细则的全国培训班,加上2010年底组织的其他四个专业实施细则全国培训班,已完成各专业实施细则的培训工作。各省安全播出管理单位和重点播出单位的共计800多名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参加了培训。2011年天津、河北、山西、内蒙、江苏、江西、山东、河南、湖南、重庆、四月l、青海、云南等省(市)广电局以及中央台、国际台、无线局、卫星直播管理中心等重点播出单位分别采取了组织培训、专家座谈、专题讨论、监督检查、考核评比、知识竞赛等各种方式,组织实施了细则的宣贯落实工作。4.组织全国安全播出大检查2011年8月至9月,总局科技司、监管中心组织开展了全国安全播出大检查。本次大检查包括各省(区、市)的全面自查和总局组织的互查两部分。检查内容包括系统配置情况、安播管理两方面,检查重点是总局62号令及专业实施细则的贯彻落实情况。总局共派出了10个检查组,对山西、辽宁、山东、河南、湖北、重庆、四月}、西藏、陕西、甘肃等10个省(区、市)46个省级重要播出单位进行了检查。从各检查组对重点检查项目的评分结果上来看,被检查单位实施细则系统配置项目的达标率较2010年平均提升了8.32%。系统配置水平总体上有所提高。四、加强安全播出管理力度1.加强上星付费频道的安全播出管理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共有103套上星付费电视节目,开办单位涉及19个省、6个总局直属单位的播出机构和3个系统外的播出部门。针对上星付费频道事故多发的情况,2011年4月,总局科技司、监管中心组织召开全国上星付费节目安全播出工作会议,进一步规范付费频道开办机构的安全播出保障工作,明确省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对付费频道的安全播出管理责任,宣传贯彻总局62号令、电视中心实施细则和《卫星广播电视节目异地上行安全播出管理办法》。会后,科技司、监管中心组织了专门针对各上星付费频道开办单位的实施细则自评估和整改活动。2.提升事故管理的规范化为进一步规范全国的事件事故管理工作,并与总局62号令中事故管理要求协调一致,总局科技司、监管中心在总结近年来事件事故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对《事件事故管理规定》进行了修订,并编写《事件事故管理实施细则》。3.加强安全播出信息通报,促进工作交流2011年《安播简报》进一步完善信息通报联络人机制。地方也重点加强了安全播出管理部门和重点播出单位的安播工作信息交流,健全了本省信息通报机制,河北、内蒙古、辽宁、浙江、安徽、河南、湖南、甘肃等省(区、市)定期发行本省(区、市)《安播简报》。同时,总局科技司、监管中心进一步规范北京地区安全播出例会制度,每两月召开一次北京地区安全播出例会,听取各播出单位的工作情况汇报,通报近期安全播出情况,重点分析典型事故,进一步促进了在京各播出单位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五、稳步推进广电行业信息安全工作1.开展风险评估课题研究,指导行业风险评估工作加11年监管中心组织开展了广播电台、电视台、无线发射台安全播出风险评估方法及相关算法研究。为各单位全面分析掌握本单位安全播出风险状况,规划安全建设方案提供理论依据,为安全播出自查和检查提供重要手段。2.制定等级保护系列行业标准,规范行业等级保护工作2011年监管中心完成了行业等级保护系列标准的规划工作,并编制完成了《广播电视相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和《广播电视相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这两个文件已由总局科技司以行业暂行性技术文件的方式下发。《定级指南》对各级各类台站的技术系统进行了分类,并给出了定级建议,《基本要求》从技术、物理、管理三方面对各级信息系统的防护要求进行了规范。为行业内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提供了基本参考和依据。3.开展行业重要信息系统信息安全定级工作6月27日总局下发了技办字[20111170号文,要求行业内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网络公司根据《定级指南》梳理本单位生产业务相关的信息系统,确定安全保护等级,摸清全国重要信息系统底数,为今后信息安全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4.开展行业信息安全宣贯和信息通报作为行业信息安全联络单位,监管中心与公安部通报中心建立了信息安全通报机制,并每月向行业内相关单位发布网络安全及趋势情况通报,使各单位及时掌握网络病毒、漏洞及其他安全事件,及时修复完善信息系统,确保安全。(国家广电总局监管中心)·事业建设·广播电视事业建设概况20n年,我国已基本建成了较为完整的广播电视节目传输、覆盖体系,根据统计,2011年全国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7.06%,全国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7.82%,覆盖人口超过13.2亿人。到2011年底全国有中短波转播发射台827座,调频转播发射台11403座,电视转播发射台15397座,有线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干线总长达370万公里。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得到了各级财政有力支持,2011年,广电总局落实财政资金55.06亿元,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协调落实支持地方广播影视发展专项资金39.30亿元。2011年全国地方广电部门总计落实地方财政补助收入210亿元。一、扎实推进广播电视重点工程建设“十二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面启动。一是全面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广电总局与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了《全国“十二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规划》,规划中全面落实“十二五”村村通建设资金35亿元,其中20户以下“盲村”村村通建设18亿元,高山骨干台基础设施建设17亿元。积极协商国家发改委落实下达了2011年度“盲村”建设中央补助投资8.27亿元。广电总局与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了《广播电视高山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办法》对建设项目的适用范围、条件等多方面内容做出了明确规定。二是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广电总局与各省(区、市)政府签订了((u十二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目标责任书》,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成为各级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民生项目。三是组织完成了“十二五”第一批354万套村村通直播卫星地面接收设备公开招标评标工作,包括24个省(市、区)和新疆兵团,总金额11.33亿元。全国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和新通电村“盲村”建设全面启动。四是组织开展了“十一五”工程验收,完成了20户以上“盲村”建设验收工作,督促各省(区、市)完成了2011年度“盲村”工程建设方案。五是累计向全国11个省区核发了17.3万套加密型“村村通”直播卫星接收设备智能卡,用于玉树灾后恢复重建、浙江广电进渔船、20户以下“盲村”、草原新帐篷、藏区广播电视覆盖等项目建设。西新工程积极推进。继续积极推进西新工程第四期第一、二阶段建设,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节目译制制作能力和覆盖水平大大提高。中央台新建西藏、新疆、北京3个编辑部项目基本完成,中央台藏语、维语频率广播节目的针对性和贴近性进一步加强。加强西藏自治区广播电视译制能力项目及加强中央台藏语节目覆盖项目已完成,西藏藏语广播电视节目内容更为丰富、中央台藏语广播在西藏的覆盖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广电总局对上述部分项目进行了现场监督指导。此外,编制了西新工程第五期建设方案,主要包括加强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影视节目建设等内容。2011年9月该方案报国家有关部门审核。国际台在线广播技术大楼工程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20H年7月,国务院批准了国际台对外传播中心技术大楼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核定工程建设规模8.9万平方米,总投资14.9亿元,工程的批准为国际台建设成为世界现代传播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提前下达该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3000万元用于大楼建设前期工作。国际台对外传播中心技术大楼初步设计方案已报国家有关部门审核。统一监管技术、集中调度综合监控系统和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顺利启动。积极落实新合并的监管中心和新成立直播卫星中心的项目资金,财政部分别追加统一监管技术、集中调度综合监控系统和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平台预算5489万元和7000万元,确保了这两项重点项目的顺2012中国广播电视年鉴01ùZ>刀/\O一0卿T(丈m势刀口00大利实施,为监管中心和直播卫星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上报国家应急广播工程建设方案。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将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纳入文化事业重点工程中的有关精神,编制完成了国家应急广播工程建设方案,并组织了技术方案论证会。国家应急广播工程建设方案报国家有关部门审核。重点工程公共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在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各项重点民生工程的顺利实施的同时,广电总局积极争取财政部门的支持,努力建立公共财政保障长效机制,落实运行维护经费,实行建养并重。一是制度保障。广电总局会同财政部联合修订并印发了《中央补助地方西新工程专项资金财务管理暂行办法》,提高了西新工程的财政保障力度,理顺了中央和地方专项资金的财务管理关系,加强和规范了专项资金使用,对完善西新工程财政保障机制和长效机制发挥积极的作用。二是资金保障。落实无线覆盖工程运行维护资金5.6336亿元,加强了对无线覆盖工程设施设备的运行与维护。落实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场次补贴7.6301亿元,其中为鼓励东部省市在实施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工程方面,一次性下达东部奖励资金9409万元。三是结合重点工程运行维护资金使用的实际情况,提前下达了2012年西新工程、无线覆盖工程专项资金预算,使各地区于2012年自然年度开始即可使用资金,解决了预算批复与自然年度脱节的问题,保证了发射台站安全播出和农村电影正常放映。二、积极做好广播影视事业发展规划根据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确定的广播影视任务和目标,进一步修改完善了《广播影视“十二五”发展规划》。同时,在国家确定的各专项规划工作中,积极反映广播影视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先后完成国家发改委、国家民委、国务院扶贫办等单位牵头编制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兴边富民“十二五”规划》等20多个国家规划的专题调研、资料收集、意见回复、政策协调等工作,经过努力,广播电视村村通、西新、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国家应急广播体系等重点工程顺利纳入有关规划。三、不断完善广播影视工程建设标准化体系广播影视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管理工作稳步推进,工程建设标准化体系不断完善。在用广播电影电视工程建设标准共85项(其中国家标准9项,行业标准76项),正在修订和新编的标准37项(其中国家标准5项,行业标准32项)。由武汉市广电局主持修订的国家标准《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已获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发布;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研究设计院编制的行业标准《广播电视工程工艺接地技术规范》和《广播电视卫星地球站场地要求》已获得总局批准发布.由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研究设计院编制的行业标准《广播电视中心声学装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广播电视录(播)音室、演播室声学设计规范》和监管中心编制的行业标准《监测台场地技术要求》已通过审查。(国家广电总局财务司)广播电视海外落地概况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一、海外整频率落地项目快速发展2011年,国际台以海外公司为依托,积极扩大海外整频率落地工作,截至12月底,共完成19个海外整频率落地项目,海外整频率分台达到70个。同时,还实现了在巴基斯坦5个城市各2个小时的节目落地。2011年全年共新增落地时数462小时。2011年国际台海外落地工作,一是推进速度快。利用海外公司灵活、快捷的优势,使节目海外整频率落地项目快速发展,成为历年落地项目最多的一年。在2011年落实的19个整频率项目中,有16个是通过公司化运作实现的,包括泰国、意大利、印尼、亚美尼亚等项目。国际台还通过委托中广公司在中非班吉、柬埔寨逞粒和肯尼亚蒙巴萨建立了调频电台。二是在西方国家节目落地实现了规模化拓展。国际台2011年落地的整频率项目大多数都在西方国家,以至少10小时的英语、法语或华语节目在一些欧美国家落地,争取了更多主流听众群,扩大国际台节目在欧美发达国家的有效覆盖,进一步提高了国际台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影响力。三是一些语种首次实现落地。如希腊语、马其顿当地语。四是在一些以前难以进人的国家和地区实现了节目规模化落地,如印尼、泰国等。二、海外机构建设稳步推进在海外地区总站建设方面,国际台总结了在非洲地区建立总站的经验,于2010年底和2011年初积极推动西欧、北美、中东、亚洲以及拉美等5个地区总站的建设,总站站长及相关人员均已在2011年年内赴任,总站建设工作正在推进。在海外节目制作室建设方面,截至2011年12月,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建设24个境外节目制作室,已有18个建成或正在建设之中。其中,老挝万象、蒙古乌兰巴托、柬埔寨金边和塞内加尔达喀尔节目制作室负责人已经在2011年年内赴任开展工作。万象节目制作室每天在当地制作的直播节目达6.5小时。海外节目制作室工作人员赴任后,机构建设、节目制作等工作均有较大进展。三、边境落地规模初显为配合对外传播的需要,国际台积极推动跨边境地区落地工作。2011年5月,国际台与广西人民广播电台签署了广西“北部湾之声”节目制作室协议,正在筹建的有黑河、延边、拉萨和乌鲁木齐等边境节目制作室。此外,还积极推动“中亚之声”、“南亚之声”、“东北亚之声”跨边境落地,跨边境覆盖规模初显。四、海外落地事业成就获得高度认可2011年4月,李长春亲自出席国际台亚美尼亚调频台的开播仪式。9月21日,来华访问的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朱马利一赛雅贡到访国际台,出席国际台万象调频台开播五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启动仪式。国际台节目在海外落地的扩展也得到了许多受众的支持。柬埔寨文化艺术部部长亨柴一行访华期间对国际台在柬落地节目给予肯定。(国际台国际合作交流办公室)中央电视台2011年1月至12月,中央电视台与全球80家广播电视机构分别开展了有关中文国际频道、英语新闻频道、法语国际频道、西班牙语频道、阿拉伯语频道、俄语国际频道和纪录频道等7个国际频道的落地合作,其中涉及部分节目落地项目共计13个,整频道落地项目共计%个,整频道用户数比2010年全年增长约8300万户。先后完成的重点项目有,中文国际频道中文国际频道在日本实现日语化播出,覆盖60万用户,英语新闻频道进人德国Unitymedia、比利时Telenet、荷兰UPC、瑞士cablecom、奥地利UPC等欧洲五家有线网播出,用户数累计427万户;中文国际频道、英语新闻频道、纪录频道(国际版)进人英国Fervelew数字地面电视系统播出,用户数累计3480万户.英语新闻频道、纪录频道(国际版)进人美国华盛顿数字地面电视平台Mhz电视网播出,覆盖240万用户;英语新闻频道频道进人美国数字地面电视系统播出,分别覆盖美国洛杉矶530万用户和旧金山科0万用户.纪录频道(国际版)进人南非MIHDSTV系统播出,用户总数150万。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央电视台7个国际频道已在全球171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落地,整频道用户数约为2.49亿,落地酒店639家。(中央电视台海外传播中心)中国广播电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总公司中国广播电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总公司(及前身)自1954年承担广电援外项目以来,长期承担海外广电工程的建设实施任务。自2001年广电总局实施“走出去工程”以来,在肯尼亚、坦桑尼亚(含桑给巴尔)、刚果(布)、喀麦隆、中非、乌干达、马达加斯加、老挝、斯里兰卡、孟加拉国、柬埔寨、马尔代夫、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古巴、汤加、瓦努阿图、萨摩亚等20多个国家成功实施了我广播电视节目落地项目,成为实施我节目落地项目的国家队和主力军。20n年,中广国际总公司完成了中非广播电视落地、乌干达广播电视落地、肯尼亚蒙巴萨调频台、柬埔寨逼粒中柬友谊台项目,并全力推动我调频广播在南美(苏里南)落地,续签了中央电视台节目在古巴转播合同。在2011年12月30日召开的全国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实施十周年总结暨表彰大会上,中广国际总公司获国家广电总局“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先进集体”称号,并有两位同志荣获先进个人称号。(中国广播电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总公司)无线电台管理局概况一、安全传输发射工作取得优异成绩20fl年,无线局确保了敏感期及“两会”、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发射、深圳大运会等重要保证期的传输发射工作,全局共计发射广播电视节目约155万小时,台内停播率为3.4秒/百小时,优于计划95.4%,564、552、694、731、751、763台均优于计划100%完成任务。全局实验效果整体合格率为98.72%,对外覆盖效果可听率为82.10%,对内覆盖效果可听率为91.40%,持续保持较高水平。节传系统通过光缆、卫星等手段传输443套广播电视节目,为全国提供有线电视、村村通及中短波、调频广播等节目源,同时还承担着各省(区)、市卫视节目卫星传输的应急备播任务。全局节传系统总传输时间约361万小时。北京地球站、呼市地球站、节传中心和中央塔节传机房均优质零秒完成传输任务。二、事业管理水平有所提高西新工程继续全面展开,2022台完成了三期二阶段工程整体竣工验收和四期二阶段工程土建单项验收;加24台完成全部土建任务,发射设备达到试运行状态,成功举办了落成典礼;871台已开始三通一平和转动天线场地土建招标工作。国产500kw短波发射机和500kw全频段、多程式转动天线全面应用于工程中,摆脱了对国外同类设备的依赖。信息化工作紧紧围绕无线传输发射业务发展需求,不断改进完善自动化系统和业务管理系统,着力抓好各系统的深化应用,在完成台站“运行管理系统”升级基础上,继续扩大局、台、机房、设备全自动调度应用范围,由几个试点台站扩大到23个台站。以局“智能调度系统”为核心、以发射台自动化为基础的“无线局安全传输发射自动控制平台”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完善,各项功能和性能稳步提高,在安全传输发射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进一步显现。计划财务工作积极筹措资金,采取有效措施,强化了全局资产、物资、项目信息化管理,修订完善了计划财务工作的管理制度;以清理整顿“小金库”专项工作为契机,不断规范各项收支管理,将传输收人、技术服务收人、资产出租出借收人等纳人预算内管理,提高了预算的完整性、科学性,从而使全局计划财务物资管理更加科学、规范,为确保中心工作提供了必须的资金和物资保障。审计工作在客观分析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管理要求的基础上,立足于强化内部控制,促进管理规范化,提高制度执行力,全年审计总金额3亿多元,发现并协助解决了一些问题。同时,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形式灵活、专业性和政策性强、信息量大的特点,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在预算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干部审计监督、企业清理整顿、“小金库”专项治理、党风廉政建设、重大经济活动等方面发挥了作用。三、科技管理与技术开发水平不断提升开展了对全局各台站科技工作的综合评价,对各单位已发表的科技论文、获奖科技项目以及正在进行的科技项目进行量化评估,对全局技术人员发表论文的载体种类进行统计,全面掌握了全局不同层面科技工作的现状、优势和不足,为今后开展科技工作提供了依据。对进口发射机、转动天线的关键技术、部件进行了研发,同时在大功率短波发射机数字调制器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设备的研制上取得了重点突破。无线局自主研发的WD一n型500kw短波发射机已接近调试完成,实现了由单一设备研制向超大功率发射机生产的跨越。四、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无线局连续十五年被评为“首都精神文明单位标兵”,连续十八年被评为“总局精神文明标兵单位”。获得了“中概2012中国广播电视年Cl一Z卜R势0一0卯州(丈m/\刃口00大直机关文明单位”、“总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标兵单位”、“总局无偿献血工作标兵单位”、“总局绿化模范单位”、“总局卫生先进单位”。501、561台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871台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和“优秀职工书屋示范点”,2022台荣获总局走出去工程先进集体称号,552、722、731、751、831、2021台获得省级精神文明单位称号。(邓秋艳)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概况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DRFT)系隶属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双甲级资质设计研究单位,始建于1952年。截至2011年,全院现有在职职工380人,其中专业技术职称人员357人,高级工程师142人,5位国家级工程设计大师,拥有执业资格180人。一、立足国内.向海外布局2011年,设计院立足广电,向信息通讯、文化建筑业、国际市场等领域拓展,全年签订合同342份,实现合同额2.2548亿元,收人额1.6074亿元,合同额增长了12.2%,收人额增长了8.4%。与总局机关服务中心、监管中心通力合作、紧密配合,全力以赴做好监管大楼工程的设计、监理、施工配合和后期保障工作。作为国家“十二五”规划项目之一,设计院对国际台对外传播中心技术大楼工程高度重视,实行主管院长和项目负责人双轨负责制,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年底完成了初步设计工作。承担了CCTV新址工程管理、工艺设计和部分工程监理。承担CCTV旧址改造可研、改造方案设计任务。积极参与三网融合工作,承担了北京、重庆、河南、黑龙江、天津等地区广电网络的数字电视前端设计、IPTV前端设计、传输骨干网设计、城域网设计、接人网设计等20多项重大项目任务,参与了深圳、上海、江浙、贵州、河南及四月l等地区的网络双向改造项目40多项,为三网融合工作的推进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承担了西新工程四期二阶段工程、青海省灾后有线电视网、监测网、应急广播、玉树无线广播项目的可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