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丈夫或妻子在大发牌气时都会这样要挟:“我走好了!”或“我们干脆分手算了。”“分手就分手!”或“好吧,我们去找律师!”
这些经常都是所谓“假离婚”和策略――警告对方“我们之间的关系必须要有些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好好吵一架要比处在离婚边缘或要挟离开好得多。但有时要挟也有其效用,它可以像警钟一样敲醒对方,迫使他去思考:“我实在没想到你会有那么强烈的反应!”
有位妻子每当和丈夫吵到不可开交的地步时,便要让丈夫知道她受不了了。有时她会开始收拾旅行袋,然后找出电话簿,查找附近旅馆的电话,去订房间。每次到这个时候,丈夫就开始求和,这样便使她后来惯于利用这种伎俩。
有位妻子这样叙述她的经验:
“开始我觉得很解气。我在一个雅致的房间里要了点心和酒,翻着杂志,享受着周围怡人的环境,这时我一点也不生气了。到了这儿,我对丈夫的怒气也立刻烟消云散了。”
“过了一会儿,我决定换件漂亮的衣服,到楼上餐看看。我在一个小桌旁坐了下来,要了一杯饮料,这个地方似平到处都是寂寞的人。我开始感到害怕。后来有个人上前和我搭讪。那人看起来还不错,而且我想他只是想找个人聊201
,但是我却很害怕,连忙回到了房间里。”
“第二天我还是很害怕,一直想回家去,但我不知道丈是否在家,也不知他是否已回心转意。我不敢冒险,于是电话给孩子们,对他们说‘我只是想让你们知道我现在在么地方。’孩了们都很难过,我想他们一定马上告诉了我丈,因为几个小时后他出现在我房间门口,手里还拿着一束鲜花,于是我们马七言归下好。说实话,我实在不敢再冒这种险了。”
夫妻双方如果想中止这类暂时的分手,应该给对方一些时间缓和一下情绪。我们还建议夫妻们准备–个“急用手提箱”,箱中应该有洗漱用具、交通费用及必需衣物,再加上一本备忘录,以便留话用。这个构想旨在帮助争吵的大妻们能暂时分开,免得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等到情绪平息后再词来。但据我们所知,准备了这样的急用箱的夫妇们却儿乎从未用过。
许多夫妻即使相爱甚笃,也深知他们不愿去改变对方,所以仍有可能走到离婚的边缘。有位丈夫受不了妻子的撒泼,愤而离家出走。6天后那位妻子来请我们帮忙。当我们找到他时,开始他拒绝回家,后来终于同意和妻子一起参加
“争吵训练”。但是他同时还保留旅馆房间,每月付房租,并有两把钥匙――一把是他自己的,另一把给妻子。这个房间就是他们的“急用箱”。由于这对夫妇之间问题比较严重,我们建议他们在家时暂时不要吵,只有在辅导专家和训练中心成员面前才可以吵。如果又爆发了恶劣的争吵,他们可以轮流躲到那个预订的房间里去。
结果他们只花了一个月的训练时间,就能相处得很好。
)分
至于那个每月300美元的旅馆房间双方谁也没去用过,但他们都表示这是他们所做的最佳投资。
如果夫妻中一方以找律师来要挟,其结果就要看律师如何处理了。如果这位律师富于同情心,并受过婚姻辅导的训练,就可以问清原因,和他们认真谈一谈,或至少建议他们去找婚姻专家协助,那就不至于会有什么严重后果了。但许多律师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训练,他们处理问题时并不考虑这对吵着要离婚的夫妻之间问题究竟有多严重,结果害得许多夫妇的婚姻在对簿公堂的情况下结束了。
我们相信,将来有一天律师会不被允许处理离婚案件,而是由法院另设的家庭和解处来处理,让专业婚姻辅导专家和家庭治疗师来主持。这样做对有四至十六岁孩子的家庭帮助尤为显著。
如果–对想要离婚的夫妇抱着希望前来参加我们的训练,那就表明他们还有在一起生活的愿望。但有许多婚姻在离婚的边缘摇摆,年复一年,靠要挟分开、彼此控诉来维系关系,他们的争吵是“凶恶”型的。为什么他们宁可长期痛苦地生活在一起,而不愿早些分开呢?我们推测有下列原因:
1.双方都想让对方来负真正决裂的责任和愧疚。
2.其中一方或双方都很害怕孤独寂寞。
3.他们有很强的“离别焦虑”,十分担心自己会像个孤儿一样被抛弃。
当这些害怕、愧疚的感觉能去除时,他们很可能就会离婚,也许还会庆幸获得了自由,但在心理上却总感到不对劲。首先他们发现在社会中很难接受自己身份的改变,在夫妻生活方面也不如意。在这种情况下,少数人去寻求辅
导专家或团体治疗,但绝大多数人都投身于对新伴侣的寻找之中。
我们在本书开头提过,这种急于求偶的现象并非由于人们想自找罪受。大多数人厌恶孤独,有些人更是怕到堪称
“孤独恐惧症”的地步。除了极少数一意孤行的人之外,不论男人或女人都渴望共享、归属并建立亲密的关系,只有这样生活才有意义。我们知道结婚以后,彼此就有了承诺和依靠。否则,除此之外,谁还愿意没事去找个人来吵架?
但是婚姻-…旦到了明显病人膏育的地步时,离婚不失为上策。这对双方、对孩子都好。与其让孩子生活在近乎疯狂的家庭里,倒不如断然离婚为好。但在离婚后孩子的监护权问题上,我们对美同传统上由女方获得监护权这一点不无微词。
我们不应该只因为孩子是由女人生的,便认定她必然是
“天生的母亲”。养育孩子是学来的技能,而不是本能,而且有时家庭发生问题主要就是出在母亲身上。我们不能因为她是母亲就让孩子归她。也许社会应该对这些孩子负起责任,因为有些父母在心理上实在不适于为人父母。
总之,现代的夫妻应努力清除婚姻中所承受的过多压力。对有意义的亲密人际关系的渴望,并不是靠一夫一妻两人共同生活就可以满足的。生活中难免有不满、怨言,需要有合理的、建设性的方式来渲泄、处理。合理的争吵是亲密关系所必需的,也是防止婚姻步人不必要的决裂的一剂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