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崛起为全球力量的背景下,中国ICT企业的增长获得了新的关注和相关性(Batjargal,2007; Golwik,2016; Shen,2017)。中国信息通信技术公司崛起的根本问题源于更广泛的问题 – 即如何重新定位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增长方向,并将中国重新定位于全球体系中。中国ICT产业的发展一直面临着根深蒂固的内部困境,其特点是严重依赖外资和低端ICT制造能力(Hong,2011),或“富士康模式”。中国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努力之一取决于中国本土高科技公司的发展及其能力发展。同时,中国ICT企业在全球市场中日益增长的存在,预示着中国走向“外向型跨国资本主义”(Harris,2012)或“中国企业”全球化的新趋势(Wu,2005)。在这种背景下,竞争的发展模式 – 由中国互联网巨头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这三家公司领导的“BAT模式”在中国国民经济中越来越受到影响,并一直处于中国创新趋势的前沿。增长。然而,这种模型可以被视为硅谷经验的模仿,它融入了全球化数字资本主义的普遍模型的一部分。是否有真实的中国模式能够显示中国当地ICT发展轨迹的痕迹,并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规范价值?这项工作旨在通过关注华为的案例,提供一些新的证据来扩展关于“中国模式”的争论。
本文不仅深入探讨了华为在国家,地区和地缘政治经济背景下如何发展,而且还试图反映中国的ICT发展轨迹及其融入全球数字资本主义的过程。这个故事所呈现的并不是一个专门针对某个特定公司的历史和影响的孤立案例。相反,这个案例让我们了解过去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遗产,揭示中国现阶段发展战略的矛盾性,并阐明“中国模式”的潜力,或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在将来。在最后一章中,我试着讨论华为的经验所带来的重要趋势和影响,以及中国高科技公司在建立自己的发展道路时必须应对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