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悖论


在加利福尼亚州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我去医院看望妻子安娜。虽然身处医院,安娜看起来仍容光焕发。不过我知道,她其实非常疲惫,因为前一天刚刚诞下我们的大女儿,一个健康活泼、体重约3.2公斤的宝宝!

然而,在这个原本应该是我一生中最幸福、最安详的日子里却充满了紧张和不安。漂亮的新生儿正躺在疲惫母亲的臂弯里,我却还在接工作电话,回工作邮件,心中充满了会见客户前的那种压力和紧张。我的同事在邮件中写道:星期五下午一点到两点之间最好别生孩子,因为我需要你过来参加会议,同客户见面。现在正是星期五,尽管我非常肯定(或者说起码我希望)这个邮件不过是个玩笑而已,但依然感到了要去参加会议的压力。

我当然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这个时候我显然应该陪在妻子和宝宝身边。因此,当有人问我是否出席会议时,我鼓起勇气说……

是。

当妻子和刚出生的宝宝躺在医院里的时候,我去参加了那个会议,这真令我羞愧难当。事后,我同事说:你决定来参加会议,这会赢得客户的尊重。但是,我并没有在客户的脸上发现所谓的尊重。相反,他们都觉察出了我的不悦,这在他们脸上反映出来了。我到底干了什么?答应参加仅仅是为了不得罪人,而这样做却伤害了我的家庭,违背了我的原则,甚至还影响了客户关系。

结果,那场会面没有产生任何结果。不过就算有进展,这也是一个愚蠢的交易。为了让每个人都高兴,我牺牲了最重要的东西。

在对这件事情的反思中,我学到了重要的一课:

这段经历重新燃起了我对阅读的兴趣,我不知疲倦地探究为何聪明人总是用别的方式来作出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涯中的各种决定?为什么我们的潜力要远远大于我们实际运用的?我们如何更深入地挖掘运用自己以及其他所有人的内在潜力?

为了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我放弃了英格兰法学院的学习,前往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攻读研究生。我花了两年多时间与人合著了一本书,名叫《乘法器:最优秀的领导人如何让每个人变得更聪明》(Multipliers: How the Best Leaders Make Everyone
Smarter
)。在这本书的启发下,我在硅谷创立了一家战略和领导力公司,它让我能够和全球最有意思的一些公司中最能干的一部分人一起工作,帮助他们成为精要主义者。

在工作中,我见过被重重压力团团围住而喘不过气来的人,这样的人世界各地都有。我指导过的人中不乏成功人士,但他们却因为急于要把一切都做到尽善尽美而拼死拼活,承受着无以言表的折磨。我也见过有些人受制于控制欲极强的领导,意识不到自己并不是必须要去做所有这些别人要求的事,因为那纯粹是瞎忙,别人并不领情。我曾不知疲倦地研究过为什么那么多聪明、机灵、能干的人会深陷非精要主义的囹圄而无法自拔。

我的发现让我大为吃惊。

我曾和一位干劲十足的经理人一同工作过,他从小就从事并热爱技术工作。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激情,他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机会。因为急于建功立业,他尽其所能地广泛阅读,满怀激情地追求自己能做的一切。当我见到他的时候,他极度活跃,试图什么都学,什么都做。他好像每天都能找到一个新的爱好,有时候甚至是每个小时。在这个过程中,他没办法从不重要的多数中找到重要的少数,他觉得一切都重要。结果,他的精力变得越来越分散,只能在多件事情上取得零星的进步。劳累过度,却又未人尽其才。就在这个时候,我向他勾画了本书第8页图片中左边的那个图形。

他盯着那个图形看了很长时间,直到那种诡异的沉默被打破。随后,他情绪激动地说道:这就是我的人生!然后,我又画了右边的那个图形。如果你能想明白,为了实现个人贡献峰值。自己最该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那么将会发生什么呢?我问道。他由衷地回答说:就是这样。

其实,很多聪明又有抱负的人都难以回答这个问题,他们都有极为合理的理由。其中之一就是在社会中我们因为正确的行为(说)而受到惩罚,因不正确的行为(说)而受到奖赏。前者往往会令当时的气氛变得尴尬,而后者通常会得到赞美。这种情形导致的后果被我称为成功的悖论,主要可概括为以下4个可预见的阶段:

 

●第一阶段:如果我们真的有清晰的目标,它有助于我们取得成功。

●第二阶段:当我们成功时,就会被冠以“可以去找的人”的称号,成为“老好人”,只要你需要,就总能找到这个人。这样,我们就能得到更多的选项和机会。

●第三阶段:当我们拥有了更多的选项和机会,实际上也就被要求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样便会导致精力的分散。我们被千头万绪的事情牵扯得越来越无法集中精力。

●第四阶段:因为精力分散,我们无法实现原本可以实现的个人贡献峰值。成功所带来的后果最终瓦解了最初指引我们走向成功的那个真正清晰的目标。

 

奇怪的是,对成功的追求反而成为失败的催化剂,这一点需要反复强调以便我们能成功。换句话说,成功会让我们偏离最本质的事情,这些事情最初曾是成功的源泉。

这样的例子我们身边比比皆是。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
)在其《再造卓越:巨人也会倒下,但有的公司从不放弃》(How the Mighty Fall)一书中探讨了那些曾是华尔街宠儿的公司为何最后会走向衰败。他发现,很多公司最终失败的关键原因是不假思索地贪多求全。很多公司如此,很多在这些公司里工作的员工也是如此。但是这其中的原因何在?


 


ETC注销ETC充值ETC客服ETC扣费查询


ETC发行合作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