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露营事宜
一、帐篷的安全
现代的帐篷既牢固又轻便,但与其他野外栖身之所一样,也易受风、雨、雪、火的侵袭。
扎营须知
所营时注意下列各点,可避免发生意外。
应在坚硬、平坦的地搭帐篷;不要在河岩和干涸的河床上扎营。
找一个背风的地点,躺在地上,试试有没有隐蔽的石头。
帐篷的入口要背风。尽量拉紧帐篷的桩和连缘。
帐篷内应保持宽气流通,特别是因天气恶劣而要在里面做饭时。如觉得厌恢欲睡,或发现火焰呈黄色而不是蓝色,就可能是氧气不足,应该马上走出帐篷。
使用火炉时,应用营桩将炉子固定在地面,以防翻倒。
平时应把炉子和燃米筒放在远离帐篷的地方。
帐篷着火怎么办
假如帐篷着火,应马上离开。留意有没有燃着的碎布落在身上,有的话就要扫掉,然后用衣服或用睡袋扑灭。只要
动作敏捷,衣服就不会烧着。
走出帐篷后,放倒支柱,必要时解开主要支索,然后扑灭火焰;或抓住帐篷一端,把它拖离火焰和帐篷内的物件。
如果火势猛烈,无法走近,就让它烧去算了。物件可以再买,性命最宝贵。
起火原因是帐篷出口处火炉失火,先踢开火炉,然后走出帐篷,放倒支柱。
扑灭帐篷里的火头后,在火炉四周多泼些水,以防草木着火焚烧。
不要让泡沫胶或塑胶床垫近火;这些材料燃烧时大多会放出毒烟。
帐篷漏水怎么办
如雨水漏进帐篷,可用熔化了的蜡或胶布封住孔洞。
如漏水不止,可以用防水夹克或塑料布包裹衣服和睡袋。
怎样迅速脱去睡袋
·在紧急情况下,例如帐篷给火炉烧着了,睡袋可能是迅速逃生的障碍。要安全、迅速地从睡袭钻出来,不必拉开拉链。先坐起来,把睡袭推下到腰部。
·躺下来,抬起臀部,把睡袋推到大腿间。
·再站起来,一边把睡袋往下推,一边屈膝,把双脚抽出来。
帐篷遭水淹怎么办
若帐篷遭水淹,鸭绒睡袋给弄湿了,就失去了保暖作用,因此最好丢下睡袋和帐篷,移往干燥的地方。
如附近别无栖身之地,就用树枝架起一个台,换上干衣
服,坐上去到天亮。
如天气非常寒冷,要尽量保持体温。办法之一是不要套上最外面一两层衣服的袖子。先扣好钮扣或拉上拉链,然后把衣服从头上套下,包着上身,双手夹在腋窝下。
睡袋若是人造纤维的,即使湿了,仍能保暖,所以应立刻截断不流,例如在帐篷四周挖一道沟,把水流引向他处;
然后弄干帐篷地面,拧干睡袋,留在帐篷地面。
帐篷被风吹塌怎么办
强风吹塌帐篷,要重新搭起是极其困难的。如天气恶劣,又没有汽车之类的栖身之所,还是留在帐篷内最安全。用身体压着帐篷边缘或与帐篷相连的地面防潮布,以防帐篷被风吹走。
用背囊架或一根支柱撑起帐篷,以扩大帐篷内的空间。
怎样撑起被暴风雨吹倒的帐篷
应坐在帐逢边缘上,以防帐篷被吹走,用一根支柱撑起帐逢,放大活动空间。
二、预防野外生物的侵袭
给昆虫、动物咬伤
到郊外远足或乡村度假的人,很易给蚊虫叮伤或螫伤,甚至给蛇、犬咬伤。即使这些动物是无毒的,伤势并不严重,但若不加以适当护理,伤口可能受细菌感染而发炎。因此,最好在事前做好准备,避免给昆虫、动物咬伤。
遇到恶犬怎么办
若恶犬低头、垂尾、耸起颈毛,即表示有攻击意图,应该格外小心。
不要看着它的眼睛,这会使它以为快要受到攻击,变得更加凶恶。
不要摆出像要打它或踢它的姿势。
提防恶犬,生人勿近
在郊外和乡村地区,都可能遇到狗。通向农家庭院的小径,往往有突如其来的狗吠声。如果自己是陌生的过路者或造访者,走进去之前应该先有心理准备。农家所养的狗不一定凶如其声,但是对陌生者来说,总须加以提防,敬而远之。
不要走近有看门犬的地方。看门犬受过训练,专门把陌生的人拒诸门外。有些看门犬训练有素,大部分则不然。无论如何,对陌生人来说,所有看门犬都是危险的。
切勿走近陌生的狗,更不要抚摸它。别以为小孩子应主动和陌生的动物交朋友,也不要鼓励他们抚摸不相熟的狗。这次接触的流浪狗可能很可爱,但下一次遇上的也许会把孩子咬伤。
站着不动,用命令的口吻叫它离开,例如“走开!”“站住!”之类;或用平静、温柔、友善的语气安抚它。
必要时轮流采用命令和安抚的语气,看看哪种方法比较有效。
如恶犬仍然逼近,就设法抓住它的颈部,然后向前推;同时留心附近有没有能关紧的门,可把恶犬困在门内。
不要抓狗尾巴,提防它转身咬手部。
如恶犬张口噬来就伸出前臂让它咬。可能的话,先用外衣包着手臂,然后使劲把臂捅进恶犬的喉咙,直至它松口为止。不要尝试把手拉出,这样做会拉出几条又深又长的伤痕
来。
给狗咬伤了,应该用皂和清水小心洗涤伤口,抹去唾液。
然后马上去看医生,作狂犬病预防注射。
遇到蛇怎么办
蛇大多是胆小的,只在受惊或者陷于困境时才会作出攻击,例如蜂蛇一类的毒蛇,通常在人未走近时就已逃掉了。
即使不幸给蚱蛇咬伤,也很少会致命。
看见有蛇,应马上停步,然后迅速走到离蛇二十尺(六公尺)以外的地方。
给蛇咬伤了,应该洗净伤口,紧紧包扎起来。把咬伤的肢体垂下,不要举起来。
若走过有蛇出没的地方,应走小径,不要穿过草从。足部和脚踝很易给蛇咬伤,应穿靴子加以保护,不要穿凉鞋。
常见的毒蛇
蛇是冷血动物,多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两极附近都没有蛇。生长在较冷地区的蛇,都有冬眠的习性。在东南亚,常见的毒蛇种类很多,如丽纹蛇、白唇竹叶青、银环蛇、眼镜蛇等等。
丽蚊蛇体细长,呈圆筒形。一般长四十至五十公分,也可长至九十公分。生活于海拔一百至一千三百公尺的山区从林中,喜在垃圾堆或松泥土中隐藏;主要食物是蛇。这种毒蛇性不好斗,通常不咬人。分布地有中国大陆、香港、台湾、
印度、尼泊尔、缅甸、越南、琉球群岛等。
白唇竹叶青常与竹叶青合称为“竹叶青”或“青竹蛇”,多见于平原、丘陵地区或高达九百公尺的山间盆地草从中;
间或在住宅附近捕食鼠类、鸟类和青蛙;捕食时先用毒液杀死猎物,这种毒液通常对人不会致命。分布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缅甸、泰国、越南、印度、尼泊尔、马来西亚等地。
银环蛇又名“银脚带”,特征是背有黑色相间的横纹,腹面全白。常见于平原和丘陵地带。进食后常停在路上,深夜或黎明前才返洞内,因此在郊外的较敏感,人稍接近,就立刻加以攻击。分布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缅甸等地。
眼镜蛇又名“饭铲头”,常在海拔三十至五百公尺的平原、丘陵、山区的灌木从或竹林中、溪润鱼塘边、稻田、公路和村宅出没。眼镜蛇喷射的毒液可达一至二公尺远。如果喷出的毒液射入眼内或伤口,也会引起中毒。分布在中国大陆、
香港、台湾、印度、斯里兰卡等地。
避免蜂螫虫咬
遭昆虫叮咬,后果通常并不严重,但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给蜜蜂或黄蜂螫伤口腔,会有危险。
使用防蚊油,可避免蚊、纳等昆虫叮咬。在药房有膏状或喷雾式的防蚊油出售;主要有效成分是避蚊胺,能驱去蚊虫。
全身抹上或喷上防蚊油,并加一些在衣服、被褥上。身上的药剂容易被汗水冲掉,布料上的则可维持较久。
不要在河边、湖边或溪边扎营。在夏天,近水的营帐最容易招引蚊虫。
走人行道时,避免走近山坡的蕨从,因为这种植物常有许多昆虫聚集,如羊虱蝇等。
三、自然环境的刁难
遇上雷雨
闪电通常会击中最高的物体尖顶,然后沿着电阻最小的路线传到地面。
孤立的高大树木或建筑物往往最易遭雷击。但人若触及或接近遭雷击的物体,或者他在附近一带是最高的,也可能遭雷击。
在雷电交加时,感到皮肤刺痛或头发竖起,是雷击将至的先兆。
如果身在空旷的地方,应该马上趴在地上;这样可减少遭雷击的危险。
如果靠近树木、楼房等高大的物体,应该马上走开。
走到低地,然后伏在地上。
如来不及离开高大的物体,应该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下,坐在上面,双脚合拢切勿放在地面上。水能导电,所以潮湿的物体并不绝缘。
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最易遭到雷击。
不要用手撑地,这样会扩大身体与地面接触的范围,增加电击的危险。
遭雷击怎么办
遭雷击不一定致命。许多人都曾逃过大难,只感到触电和遭受轻微烧伤而已。
如果雷电击中头部,并且通过躯体传到地面,就很可能致命。死因大多是室息或心脏停止跳动。
雷击可能导致骨折(因触电引起肌肉痉挛所致)、严重烧伤和其他外伤。
此外,伤者的衣服可能着火,金属饰物和表带或会熔化。如伤者衣服着火,马上让其躺下,使火焰不致烧及面部。
不然,伤者可能死于缺氧或烧伤。
如伤者受惊过度,不听指导,唯有把伤者绊倒或推倒地上;但要小心,别让自己也给烧伤。
往伤者身上泼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把伤者裹住,以扑灭火焰。
施行触电急救。
遭雷击后即使看似没有受伤,也应该马上找医护人员救治。
在医护人员到达前,应该尽量安慰伤者,使伤者保持温暖、舒适。
雷雨中的安全措施
在雷雨中遭雷击的可能性极低。不过,雷电交加现象不能完全准确预测,所以应小心防范,减少危险。
离开高地,不要走近高树。
不要在山洞口、大石下或悬岩下躲避雷雨,因为这些地方会成为火花隙,电流从中通过时产生电弧,可以伤人。但深邃的山洞很安全,应尽量往里面走。
远离铁栏及其他金属物体;并非直接的电击才足以致命。
闪电击中导电体后,可向两旁射出较小的电弧,远达好几公尺。此外,炽热的电光使四周空气急剧膨胀,产生冲击波。这些冲击波发出的声音,就是电击。若在近处听到,强大的
声波可能震伤肺部。
如正在游泳或在小艇上,应立即上岸。若在较大的船上,应撤至甲板之下。不要接触任何金属器物。
如正在驾车,应留在车内。车厢是避免雷击的理想地方。
就算闪电击中汽车,也不会伤人。
不要在雷雨中放风筝、骑脚踏车或骑马。
一般来说,建筑物是避雷的好地方,但孤立的小屋则并不安全。
如在家中,应把电视机的电线和天线插头拔掉。
如在户外,穿橡胶底的鞋或长靴有保护作用,但也不是完全保险。
依古老的说法,雷电交加时应关上窗门,离开壁炉;其实这样做并无多大作用。关上窗门只宜应付球状闪电,但这种闪电极罕见,至今仍缺乏有关的可靠资料;普通的闪电则不会从开了的窗射进屋内。至于离开壁炉,只有古代西方人才需要这样做,因为那时可以直接坐在烟囱底下;如果烟囱被闪电打断,下面的人很易给跌下的碎石击伤。
接触到喷雾式农药
在东南亚,农夫通常在春秋两季给农作物喷洒杀虫剂和肥料,他们多半使用背负式的喷雾药筒。
即使只是吹微风,也可能把药或药粉吹向附近的路人、
村民和远足者身上。农夫向上喷农药时,例如在瓜棚或豆棚,很容易把药末吸进体内。大部分农用化学物品吸进身体后会造成毒害或产生腐蚀作用,有些甚至只接触皮肤也会令中毒。
如果遇到农夫在喷洒农药,应该马上避开。
不要让宠物跑到正在喷洒杀虫剂或肥料的农田里,否则农药可能附在它们的脚上,或给吞进体内。
避免污染
为农药中毒的人施行人工呼吸前,应该把其口、鼻及附近部位先洗净,然后铺一块干净的手帕在其嘴巴上;否则自己也可能沾染到其脸上的农药而中毒。
如沾到药水或药粉,为安全起见,先假定农药是有毒的。
请医护人员前来救治。如果知道该种农药或被喷射的农作物的名称,应该告诉医生或救护人员,以帮助他们断定哪种急救法最为适当、有效。
如果不知道是哪种农药,就把喷药的地点告诉医生。医生可能在警方协助下,迅速找到农田的主人,查明是哪种农药。
把染有农药的衣服脱下,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洗净接触过农药的部位。
如果农药进了眼睛,最好是立即用流水不断冲洗眼睛,至少十分钟。
替接触了农药的人脱衣服时,应戴上手套,以免自己也沾上农药。如没有手套,可用衣物(如内衣)把手包起来。
用干净的大衣或毯子裹着身体,以保持温暖。如中毒者失去知觉,应置其身体成复原卧式。
如中毒者停止呼吸,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如中毒者面部给农药喷过,应先彻底清洗其口、鼻,然后隔着手帕施行人工呼吸。
掉进沼泽或流沙里
不论在高地低地,都会有危险的沼泽和流沙。不小心掉进去,可能丧命。活命之道是:不要挣扎,应采取平卧姿势,尽量扩大身体与流沙的接触面积,慢慢移动。
一发觉双脚下陷,应该把身体后倾,轻轻跌下。跌下时尽量张开双臂以分散体重,这样可使身体浮于表面。
别脱下背包或斗篷,或可增加浮力。如有手杖,可插在身体之下的沙中。
移动身体时必须小心谨慎。每做一个动作,都应让泥或沙有时间流到四肢底下。急速移动只会使泥或沙之间产生空隙,把身体吸进深处。
如有人同行,应躺着不动,等同伴抛一条绳子或伸一根棒子过来,拖拉自己脱险。急速乱不但帮助不大,而且会很快筋疲力竭。
倘只有自己一人,朝天躺下后,轻轻拨动手脚,用背泳姿势慢慢移向硬地。
如身旁有树根、草从,可拉它借力移动身体。
不要慌忙。移动数公尺,也许得花一个小时。感到疲倦时可伸开四肢,躺着不动。这个姿势会保持身体不沉下去。
危险迹象
沼泽或荒野中有一些潮湿松软的泥泞地带,称为泥潭。
看见寸草不生的黑色平地,就要小心了。
同时,应留意青色的泥苔藓沼泽。有时,水苔藓满布泥沼地面,像地毯一样,这是危险的陷阱。
如要走过满布泥沼的地方,应沿着有树木生长的高地走,或踩在石南草从上,因为树木和石南都长在硬地上。如不能
确定走哪条路,可向前投下几块大石,试试地面是否坚硬;或大力跺脚,假如地面颤动,很可能是泥潭,应绕道而行。
流沙是一片潮湿的松散沙地,能吞掉一切重物,通常难以察觉,因为流沙上面可能覆盖了一层看似坚实的干沙。
在人迹罕至的沙滩或陌生的沙地上行走时,应该带一根手杖或棍棒探路;同时,也可采用“投石问路”的方法。
四、野外易发的疾病
风寒是无声的杀手
如身处寒冷的地方而又没有足够衣服,体温就会下降,耽久了甚至会致命。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体温过低。
山区拯救专家认为,风寒可能是不少登山者丧命的间接原因。人受风寒后,体力骤衰,判断力减弱,很容易发生其他意外,例如失足等。
风寒致病大多发生夏天,因为这个季节里登山的人,对突如其来的寒风暴雨毫无防备。病情的轻重因年龄和健康状况而异,即使是个非常壮健的人也可能在四小时内致死。
·危险的征象
疲倦、无精打采往往是患上体温过低的征象。其他症状有:皮肤冰冷、步履不稳、发抖、肌肉痉挛、口齿不清、产生幻觉,以及举止怪异、烦燥易怒。
·应变方法
如发觉自己有上述征象,应脱掉湿衣服,换上干的。尽可能裹住头、面、颈和躯体,以保存身体热量。大约百分之五十体热是从头部和颈部散失的。
尽快找个地方躲避风雨,并钻进睡袋或塑料维生袋(连
人和睡袋整个包住的防水袋)内。
吃些甜食,喝点热饮。
·怎样救护体温过低的患者
别让有体温过低症状的人继续走动。
让患者在睡袋内休息;若能与患者一起进入睡袋,就会更温暖。
如病情严重,湿衣服也不要更换,此时换衣服徒然散失大量体热。
搭帐篷或用塑料布遮挡风雨;找些衣服或野草垫在睡袋下,隔开湿冷地面。
如患者清醒,给他一些非冷冻饮食。
·怎样避免受风寒
登山前一晚要好好休息。许多冻伤的人后来忆述,事发当天早上已感到不适;病因通常是因为连赶路或出发前喝酒太多。
出发前吃一顿水分充足的丰富早餐;在旅途中,则吃些高热量的零食,例如巧克力等。
背包里应常备维生袋,以能连人和睡袋整个包起来的为合。
穿着当风、温暖的衣服。外衣裤须完全防水;牛仔裤和普通防水夹克都不能抵御狂风暴雨。
带一套干衣服备用。
途中若感到热;应该脱下衣服,以免身体给汗水沾湿,因为水分从身体吸取热量的速度比空气快。
不要携带过重的物品,天气寒冷时尤其容易引致疲劳和
受寒。为了保持体力,脚步不要太大。
即使气温低,也要提防因风大而受寒。有一个简单方法可以精略计算“风寒因素”:风力时速每一里,就把当时气温减华氏一度,即时速三公里减摄氏一度;例如气温为华氏六十度(摄氏十五度)时吹着时速四十八公里的烈风,与气温为华氏三十度(摄氏零下一度)但无风的天气同样冷。可参照蒲福风级表估计当时风速。
这时最重要的是保持患者体内而非体表温暖。患者喝酒或接受按摩反会使表层血管扩张,抽掉其内部器官的热量。
如患者昏迷,应置其身体成复卧式。这时喂食会引致哽塞。
症状减轻后,最好用担架抬患者,即使看上去已完全康复,也要先把患者头部、面部、颈部裹起来。
如找到村舍,而患者神志清醒,让他泡个温水浴(不是热水浴),以肘试水温,感到舒适为合。
患者开始出汗时,抹干其身体,使躺于床上休息,保持温暖。
若患者昏迷,切不可浸浴。应脱去其湿衣服,让他躺于床上,并在身体周围放些热水袋。热水袋须用厚毛巾包住,以免烫伤患者。
怎样调理肠胃不适
在野外容易患上剧烈腹痛,最常见的原因是吃了有毒植物或喝了不洁的水。
如怀疑腹痛由食物或饮用水引致,又无适合药物,可用手指抠喉咙或喝清洁盐水,使自己呕吐;或吞些木炭、白垩,
以吸收毒素。白垩可从附近岩石找到,火堆木块中有炭。将之磨成粉,取一两汤匙,用大量清水送服。
五、生火
在野外,火往往是度过危难的救星。取暖、煮食物、烧水、烘衣服、发信号、驱虫等等,都是基本需要。郊游一定要带打火机或防水火柴,普通火柴则放在防水的盒子里。
寻找引火物
干草、小树枝、树叶、碎树皮、小木块都可用来引火。如果是雨天,可在树底下或岩石下寻找干燥的引火物。
利用点火器生火
如汽车抛锚,又没有火柴,可利用下述两项车上设备来生火。但千万勿用所油作引火物,因汽油是爆炸性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烈焰或爆炸可能置人于死地。
如车上装有雪茄点火器,可用纸捻、边缘散开的干布条或干树皮(最好是桦树皮)来引火。
点火器烧红后,点着纸捻作火种。
如车内没有雪茄点火器,可利用汽车蓄电池。把电池拆出来。搬电池时要保持垂直,以防酸液溅到身上。
利用蓄电池生火
·除下蓄电池两极的电线,把电池取出来。注意不要让扳手同时碰到两极。
·如没有多余的电线或跨接线,可从事内截取两条绝缘电线,越长越好。
·把两条电张分别接上蓄电池的电极,另一端互碰,激出火花来燃引火物。
截取两段不太重要的电线,例如车厢照明灯的电线;或使用跨接线。两线各接一个电极,然后小心把两线的另一端互碰,激出火花点燃旁置的引火物。
生火技巧
生火之前,先清理周围的地面,移开易燃的东西。同时应准备灭火工具,例如一桶水或者用来拍熄火焰的树枝。
有一种既简单又好用的火堆,叫做猎人火,最适用于煮食物。
所谓猎人火,是用圆木、石块、泥土或草皮砌一个长十二至十八时(三十至四十五公分)的八字形笔。阔的一端向风,约宽十二时(三十公分);窄的那端背风,约宽三至四时(七点五至十公分),像发挥天然烟道的作用。可用潮湿的木条或金属棒来承锅子。
在笔宽的一端生火,窄的一端最热,因此只要前后移动平锅,就能控制煮食物的温度。
另一种堆猎人火方法是用小刀在草地上割两道口子,割出的草皮堆起分别放在两侧。离开时可把草皮重新铺好。
怎样保持火堆彻夜不灭
要保持火堆彻底不灭,可用泥土或石块堵住四周,以减少空气流动;然后添上耐烧硬木或潮湿木块。
为了尽量取暖,可躺在火堆与任何天然屏障(例如堤坝、
石壁等)之间。屏障能把热量反射到身体背火的部分。如有需要,可把石块或圆木滚动到适当位置,充当热反射器。
与同伴挤在一起以取暖和保存热量。
六、野外饮食
在野外煮食物
·不要用武火,应该用文火。
食物要煮得熟透,特别是鱼和肉。炎热和潮湿的地方细菌容易滋生,煮透食物可杀死细菌,还可中和某些毒素。
·水熬烹调法最安全,且能煮软韧肉。
如果不清楚某些动、植物是否可吃,应先进行可食性试验。
怎样吊起锅子
以一条叉状树枝插地,在丫权上放一条树枝,就可把锅子安稳地吊在火堆上。
饮用水不洁怎么办
水须经煮沸才可饮用,且应烧开十分钟;或用化学剂净化饮用水。
过滤并不能净化饮用水,但通常能除去异味,并使它清洁。
如无滤水器,可临时自制一个应急。帆布袋、聚乙烯塑料袋、大铁罐、一端打结的衣袖以至袜子,都可用来滤水。
在容器底部铺一层细砾石。然后铺一层沙子、一层炭粉,如此重复铺多次,层数越多越好。每层约厚二点五公分。如无沙子,就用细砾石代替。
在容器底部钻一些小孔,把水倒进容器,下面用杯子承接。
应在烧水或使用化学净化剂前进行滤水;否则,水在过滤时可能再受污染。
利用冰雪
有雪就有水,但须先予融化。切勿吃生雪,雪内含空气,会引致腹泻、脱水。
一般来说,冰的利用价值比雪大,因为融雪时连其内的空气也一起加热,比融冰消耗燃料多一半。
如何在树林里维持生命
从某些方面看来,被困树林里总比被困于其他环境较易挣扎求生存。比方说,食物和饮用水通常都不会缺乏;树木既可作燃料,又能遮挡风雨烈日。
怎样滤水
·取干净袜子甚至裤管权充滤水器,倒进砾石,整层约厚两公分半。
·然后依次侧一层沙子、一层炭粉(木炭磨成),重复多铺几层。
最大的敌人通常是尤心:看见飞禽走兽、蛇虫鼠曦,难免吓得心惊胆战。
找个天然的藏身之地,或者盖一间离地的简隔披屋。
热带雨林中往往长有很多竹子,这种植物的用途甚广,除了是很好的建筑材料以外,竹茎还可制成长予和大竹茂,或用来当柴烧;竹笋更美味可口、营养丰富。
水必须过滤、煮沸,食物要煮熟。林中潮湿,细菌繁殖的速度不弱于茂盛的草木。颜色鲜艳的植物多半有毒,特别是红色和橙色的;找寻食物时应加倍留心。
常洗澡可少惹昆虫及预防皮肤病。
衣服积汗会发霉腐烂,须每天洗衣。
生起火堆,以驱虫蛾、蚊纳等。施用杀虫剂,这对付水蛭也有效。
在林木茂盛的树林中步行,速度一定大受限制;但千万不要心急。若身体给藤萝缠着,倒退而行可能较易脱身。
可食性试验
如被困偏僻的荒野,没有食物,就不得不“靠山吃山”,以野生植物维持生命。有毒和无毒的野生植物,种类繁多,难以一一记住,因此必要时只好仿效“神农尝百草”,亲自尝试哪种植物可供食用。
不过,在家中切勿尝试,更不要让小孩子这样做,只有在因饥饿而濒临死亡边缘,才可冒这个险。
每人每次只可尝试一种植物;每种植物只可由一人尝试。应该紧记鸟类和走兽所吃的植物,不一定适合人类食用。
可用试验一下在周围数量最多的那种植物,但不要试伞菌类植物。除非确知某种伞菌无毒,否则不要贸然煮来吃。
有些伞菌即使煮熟了仍然含有剧毒。
选定一种植物之后,用两只手指紧捏叶子或茎部,看看流出来的汁液是什么颜色。
汁液呈乳白色,大多有毒。但蒲公英则属例外,不但整株可吃,营养丰富,更可治疗腹泻。
以汁液涂在下唇里面柔软的部位;同时把一小块植物(不大于指甲)放在舌尖,等四、五分钟。如有发麻、火汤或恶臭的感觉就要扔掉。
如没有这些感觉,就在植株上撕下约五公分见方的小块,嚼烂后吞下,等两个钟头。如果胃部不适或作呕,植物可能
有毒。
如果没有这些征状,就嚼烂并吞下一块较大的,约十五公分见方,再等两个小时。没有感到不适,则植物大概无毒。
经试验找到相信无毒的植物后,把它煮熟,倒掉汁液,再煮一次,以防万一。
随后几天,可继续尝试其他植物,除叶子和茎部外,还可试吃根块、果实、浆果和花朵。
找寻出路时,可顺着水流方向朝下游走去。泉水汇水溪,水溪入江河;江河进大海;必要时可以循着这条路线一直走去。
顺着水流方向而行,迟早会遇到人,因为水道是热带雨林区的主要交通线。
如何在山中维持生命
躲进洞穴中或在凸出的岩石下暂时栖身。这些地方能遮挡风雨烈日,通常也有水或较湿润;但须提防雷暴、电击。
避开山崩或雪崩的险地,例如满布碎石的斜坡。
如被困山谷,周围高地比谷底安全。
把多余衣服或颜色鲜艳的布块铺在地上,以显示自己的位置。
吹哨子或高声呼喊,吸引别人注意;在山中,声音可传得很远。按国际求救信号呼救:一分钟六次,停顿一分钟;
不断重复做下去。这样比不定时呼叫更令人注意。
制作露水收集器
被困沙漠,可挖一个浅坑,铺以塑料布,上置干净、光滑石头。翌晨移去石头,收集塑料布上的露水。
制作太阳能蒸馏器
置一铁罐于阔坑内,坑口覆以塑料布,并用石头压着。
大阳热力蒸发地下的水分,在塑料布底面凝结成水点,滴到铁罐中。
若是汽车抛锚,千万不要撇下汽车徒步高开,留在车内才是上策。
在阴凉的地方,成人每天需要四品脱(二点二五公升)水以维持生命。最好在清晨和黄昏时才喝水;如在炎热时喝水可能导致身体大量排汗和盐分流失。
利用露水收集器或太阳能蒸留器收集水;也可在干涸河床找水源。潮湿地方或植物根部四周,可能挖掘到地下水。
留心观察野生动物活动。有昆虫、苍蝇、走兽、飞鸟的地方附近一定有水。
如果缺乏食物,可试试周围的植物,大多数沙漠植物的某些部分都是可吃的。
自制露水收集器
在夜间,水分会凝结在玻璃、金属、鹅卵石等光滑的表面上。到清晨时分,用布吸露水,然兵拧布块,就能得到饮用水。此外,也可自制露水收集器。
挖一个浅坑,铺上一块塑料布或其他不吸水的料子。其上堆放一些清洁的光滑石头。石上凝露会滴在塑料布上。
到翌晨移去石头,收集塑料布上的露水。露水须消毒才可饮用,因为石头可能带有细菌。
自制太阳能蒸馏器
在沙漠中另一种获得饮用水的方法是,用太阳能蒸馏器
把地下的水吸上来。一个构造良好的太阳能蒸馏器,每天收集的水可达三点五品脱(两公升)。
挖一个直径至少三尺(九十公分)的坑。在坑中央放一个清洁的铁罐或其他阔口容器。
如附近有树叶或灌木,可采来散放在坑内,以增加水的收集量。
用一块塑料布盖着坑口,用石头或其他重物压紧边缘。
在塑料布中央放一块石头,使塑料布的最低点正好在容器上方,但不可碰到容器。水会凝结在塑料布向着坑的一面,然后滴下容器内。
如有胶管,可把一端放在容器内,另一端伸出坑外。这样就能用管吸水,不必移动蒸馏器。
只要容器和塑料布干净,用蒸馏器收集的水就不必消毒,可直接饮用。